- 年份
- 2024(5892)
- 2023(8241)
- 2022(7115)
- 2021(6358)
- 2020(5361)
- 2019(11826)
- 2018(11491)
- 2017(22101)
- 2016(12028)
- 2015(13078)
- 2014(12703)
- 2013(12536)
- 2012(11471)
- 2011(10213)
- 2010(9953)
- 2009(9079)
- 2008(8848)
- 2007(7975)
- 2006(6936)
- 2005(5644)
- 学科
- 济(53962)
- 经济(53802)
- 管理(33097)
- 业(32820)
- 企(27857)
- 企业(27857)
- 方法(25658)
- 数学(20876)
- 数学方法(20582)
- 农(14297)
- 业经(14212)
- 财(12477)
- 中国(12463)
- 地方(12182)
- 学(10988)
- 产业(10755)
- 技术(9516)
- 农业(9449)
- 和(9318)
- 贸(8532)
- 贸易(8531)
- 理论(8391)
- 易(8263)
- 环境(8008)
- 制(7994)
- 务(6883)
- 财务(6867)
- 财务管理(6848)
- 划(6717)
- 地方经济(6687)
- 机构
- 学院(171777)
- 大学(171212)
- 济(71896)
- 经济(70668)
- 管理(68862)
- 理学(60905)
- 理学院(60244)
- 管理学(59112)
- 管理学院(58829)
- 研究(58335)
- 中国(41218)
- 科学(38648)
- 京(35282)
- 农(35063)
- 业大(30939)
- 财(30427)
- 所(29785)
- 农业(27956)
- 研究所(27584)
- 中心(26381)
- 财经(24939)
- 江(24435)
- 经(22593)
- 经济学(21822)
- 北京(21485)
- 院(20942)
- 范(20672)
- 师范(20358)
- 经济学院(19891)
- 经济管理(19414)
- 基金
- 项目(125965)
- 科学(99343)
- 基金(92273)
- 研究(85593)
- 家(82760)
- 国家(82099)
- 科学基金(70156)
- 社会(58381)
- 社会科(54532)
- 社会科学(54509)
- 省(50782)
- 基金项目(49508)
- 自然(46336)
- 自然科(45302)
- 自然科学(45285)
- 自然科学基金(44500)
- 划(42502)
- 教育(37593)
- 资助(36806)
- 编号(31904)
- 重点(28535)
- 发(27685)
- 部(26911)
- 创(26727)
- 计划(25262)
- 创新(24985)
- 科研(24563)
- 国家社会(24230)
- 成果(23865)
- 业(22729)
共检索到236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妩妮 朱华友
文章探讨了集群去地方化的社会影响及衡量问题。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和现实可行性以及产业集群去地方化的特点,构建了一个产业集群去地方化活动的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次13个指标,这4个层次分别为区域和制度的格局、区域变迁、区域基础设施的变化和个人和家庭层面的影响,每种类型都包含若干指标,从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去地方化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去地方化 社会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华友 王缉慈
集群的形成是地方化过程。为在全球经济中保持竞争力,本地区域需要通过大量的努力,通过嵌入性的地方化来发展核心能力。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外贸加工集群中,嵌入性的地方化尚未真正形成,集群中的一些企业受到全球贸易商的控制,逐订单而居,就已经开始了去地方化的过程。研究中将全球力和地方力相结合,揭示中国外贸加工集群的实质及由此产生的去地方化问题。首先定量分析了外贸加工业集聚于中国沿海的事实,然后从理论上分析去地方化的表现形式与机理,并以东莞鞋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分析了去地方化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最后对中国沿海外贸加工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思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华友 王缉慈 俞国军
去地方化是产业转移的空间表现,是企业供应链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离与再组合的功能整合过程,涉及地方产业的前后向联系、社会资本和就业等方面。文章首先分析了去地方化与三角制造网络的关系,选取典型案例——东亚地区三角制造网络和欧洲地区三角制造网络,着重分析其网络关系特征和地区利益分配特征。借鉴国际情况,以中杰鞋业公司和宝成国际集团的去地方化为例,提炼出我国的三角制造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三角制造网络中不同地区的价值分配,着重提出我国地区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可能。研究一方面为我国三角制造网络的形成提供可能的理论解释,另一方面为地区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一个动态的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璠 于涛 葛纯宝
文章首先立足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有限理性”假设,建立“问题提出—演化特征—演化机制”研究框架,然后利用1978—2019年泰州市214家微观生物医药企业数据,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外部制度环境和企业异质性两个层面分析地方化生物医药产业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考察期间,泰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基本要素集聚—地方专业化产业集聚—关系网络集聚”三个阶段,其动态空间演化过程受异质性行动主体动态知识塑造和制度环境“粘合”的双重作用。(2)泰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空间选择行为的核心驱动力源自政府作用。(3)泰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受“历史积累”影响且存在一定程度“路径依赖”。文章旨在破除产业集群演化“路径依赖”的“低端锁定”,提出需要从外部制度环境与内生微观机制这两个层面在“旧路径”上进行资源与能力重新整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根良 张峰
全球化突出了地方化生产体系的重要性。与组建超大超强型跨国集团这种战略并行 ,中小企业在地理上的产业簇群已成为一国经济获取全球竞争力的另一条重要途径。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类似于硅谷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而忽视了它对传统产业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丹麦和芬兰家具业发展经验的分析 ,强调了学习与持续创新能力同样是传统产业通过地理簇群获取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并对我国传统产业如何创建地方化生产体系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传统产业 竞争力 地方化生产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华友 王缉慈
在全球化浪潮中,经济活动的地方化与去地方化一直交织在一起,影响全球制造业的空间秩序。目前企业去地方化的研究以欧美国家为多。欧美的研究主要运用全球商品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的方法和理论,研究的多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生产或制造业的移动。文章基于欧美文献综述的视角,首先对去地方化概念进行辨析,分析地方化的空间尺度;其次从三个方面分析去地方化与区域发展:一是区域竞争力,二是产业升级,三是社会影响;然后,结合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业发展的实际,提出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业既要重视全球视角下的去地方化与产业升级问题,也要重视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业去地方化所引起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
去地方化 区域发展 欧美 启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彬
一、教育地方化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地方化是指教育权责的一种下移趋势或曰教育分权化趋势.它包括把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权责由中央交给地方,使地方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教育统筹权并相应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与此同时要求教育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本地区发展进步服务,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两张皮”的状况.实行教育地方化,不仅是解决教育经费匮缺状况的权宜之计,更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尤其是总结建国后教育发展经验教训而作出的战略的抉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庆媛 张占录 杨华均
研究目的:引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机制,探索其方法。研究方法:借鉴比较方法。研究结果: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特点,分析其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和程序,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探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方法。研究结论: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竞峰 郭霁月 李京娥
社会影响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决策工具,在重大工程项目决策中应用的越发广泛。重大工程社会影响主要是指重大工程项目对当地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既包括正面影响,又包括负面影响。通过社会影响评价,可以放大重大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减轻重大工程项目潜在的风险。文章主要从概念、内容、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重大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社会影响评价 重大工程 文献综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立军 郑小碧
产业发展的地方化与全球化并存现象,生发了产业价值链"片段化"基础上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及其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产业利益在全球的分配却很不均衡,发展中国家的地方化产业极易陷入"悲惨增长"的境地。在此种产业国际分工与利益分配格局下,我国的众多地方化产业因而也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地方化产业的持续发展。鉴此,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驱动模式和治理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浙江纺织服装业为例,从"大集群"和"小集群"两重视角提出了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地方化产业实现升级的一般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金波 刘献君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正呈现出两种相反相成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与高等教育的地方化。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高等教育在追求全球化趋势的同时,高等教育的地方化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地方化战略旨在使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创新,其发展定位一直模糊不清。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已经达到300多所,占普通本科院校的1/3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这些学校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秋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洪小东
消费税的收入归属与其自身特质以及国家财政体制密切相关。当前的消费税改革,在收入归属上仍应坚持中央税的基本定位,其主要原因在于消费税所担负的经济调控功能以及地域税源上的巨大差异。消费税无论作为共享税还是地方税都是地方化的表现,而消费税地方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地方的财政收入,但同时也弱化了中央的财政调控能力,并且进一步加剧了地区财政不均衡。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以及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着重强化中央事权的背景下,消费税更加不宜地方化。
关键词:
消费税 中央税 地方税 共享税 地方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耀宗
世纪之交的最近十余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校管理新体制基本确立,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展,其中地方高等教育承担了规模扩展的主要部分,但也带来了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的持续恶化,省域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差异不断加大,这些表现与全球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后出现的财政危机具有相同的趋势。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财政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教育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