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2)
2023(13518)
2022(11817)
2021(11029)
2020(9309)
2019(21335)
2018(21347)
2017(41412)
2016(22648)
2015(25450)
2014(25508)
2013(25184)
2012(23132)
2011(20948)
2010(21052)
2009(19333)
2008(19120)
2007(16825)
2006(14913)
2005(13183)
作者
(65983)
(55003)
(54628)
(51996)
(35150)
(26295)
(24722)
(21521)
(20926)
(19766)
(18793)
(18637)
(17643)
(17398)
(17081)
(16820)
(16355)
(16347)
(15740)
(15657)
(13700)
(13657)
(13306)
(12632)
(12276)
(12234)
(12216)
(12175)
(11099)
(10842)
学科
(90997)
经济(90867)
管理(69203)
(65885)
(55214)
企业(55214)
方法(39891)
数学(33752)
数学方法(33352)
(25214)
(24106)
中国(23101)
业经(22331)
(20623)
(20445)
地方(18632)
农业(16891)
理论(15599)
技术(15552)
(15221)
贸易(15214)
(14952)
财务(14882)
(14858)
财务管理(14849)
(14725)
(14686)
环境(14509)
企业财务(14091)
(13855)
机构
大学(329132)
学院(326098)
管理(130191)
(129374)
经济(126574)
理学(113185)
理学院(111882)
管理学(109946)
研究(109514)
管理学院(109357)
中国(79336)
(70405)
科学(68256)
(60630)
(55028)
(52137)
研究所(50139)
业大(49038)
中心(48337)
财经(48290)
(47860)
北京(44303)
(43737)
(43442)
师范(43042)
农业(40828)
(39679)
经济学(38770)
(38482)
财经大学(35882)
基金
项目(224553)
科学(177363)
研究(164792)
基金(163419)
(142142)
国家(140986)
科学基金(121249)
社会(103932)
社会科(98430)
社会科学(98406)
(87701)
基金项目(87366)
自然(78900)
自然科(77014)
自然科学(76994)
自然科学基金(75629)
教育(74984)
(73830)
编号(66711)
资助(66710)
成果(54895)
重点(50284)
(49601)
(47949)
(47153)
课题(46190)
创新(43978)
(43653)
教育部(42588)
科研(42470)
期刊
(144085)
经济(144085)
研究(96854)
中国(61361)
学报(52252)
科学(48751)
管理(48550)
(48168)
(45847)
大学(39768)
学学(37422)
教育(35744)
农业(33284)
技术(27402)
(26030)
金融(26030)
业经(23929)
财经(23680)
经济研究(22199)
(20212)
问题(18893)
科技(16588)
图书(16381)
(16295)
理论(16048)
技术经济(15764)
(15538)
现代(15084)
实践(14631)
(14631)
共检索到473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娇俐  王文平  王为东  
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正逐步从通过外部拉动转向从集群内部挖掘升级潜力。但目前对内部升级途径的研究往往从某个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升级的几个因素,缺乏对集群内各动力要素及其作用机制完整的阐述和论证。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研究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四个内在动力要素及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知识网络;接着分析了集群动力要素间互动以促进集群升级的知识更新机制;进而构建了知识网络中四个动力要素在知识更新中发挥作用的"四力"模型及作用机制;最后,以浙江余姚灯具产业集群为例对模型作了应用分析。研究表明,核心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生产型服务机构及政府机构等集群知识网络要素的作用发挥及其匹配是集群顺利升级的关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岳芳敏  
产业集群有多种形式的创新能力形成机制与升级模式。在产业集群升级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中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乃也  刘蕾  鄢章华  
新常态背景下,传统产业集群面临转型升级问题,而互联网与产业集群的融合为集群转型升级提供动力。为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对集群升级的推动作用,通过引入集群升级"四阶段"划分标准,分阶段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推动集群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产业集群、市场三者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集群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乃也  刘蕾  鄢章华  
新常态背景下,传统产业集群面临转型升级问题,而互联网与产业集群的融合为集群转型升级提供动力。为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对集群升级的推动作用,通过引入集群升级"四阶段"划分标准,分阶段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推动集群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产业集群、市场三者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集群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泽  章潇萌  刘凤良  
一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包括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本文构建了综合上述两类影响因素的产业结构转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校准和模拟,本文发现需求方面的收入增长和供给方面的资本深化两个因素对我国结构转型的影响较大,而技术进步率差异的影响程度较小。因此,保持一定的投资速度,从而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深化资本劳动比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同时,为了在未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章宝林  王文平  
构建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FD I背景下产业集群内的人力流动所产生的知识转移效应及其对集群升级的影响。结论表明:东道国政府采取何种策略最大化人力流动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从而促使集群升级,不仅与集群自身产业特性、发展水平、技术差异有关,而且还与本土员工的能力素质、学习能力高低密切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萍  伊成山  
互联网的发展为居民消费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成为新时代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内生动力。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引入互联网发展因素的扩展AIDS模型,并基于2010-2016年我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内生动力,且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推动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步伐相比于城市居民而言依然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依然处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同时过渡的阶段,而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已经跨越了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升级的阶段,开始进入由享受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模式转变的第二阶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俊荣  
集群效率与企业间信任密切相关。关系型信任是我国集群发展初期的推动器,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与技术高度不确定环境下也是造成集群"低端锁定"的成因。突破锁定的路径是制度型信任的建立,而制度型信任的建立须依靠完善的产权制度和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为参与博弈的主体提供多次博弈的机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恒江  陈继祥  周莉娜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 ,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内涵进行了归纳 ,然后从理论基础、建模和量化、个性化、动力机制与集群治理结构、动力机制与集群竞争力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新动态 ,并总结了对发展我国产业集群的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志立  
如何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有针对性地解决"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问题,是各级各部门普遍面临的管理难题。自2013年年底开始,河北省财政厅着眼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建立持续激发干部内生动力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创造性地将标准化管理和绩效管理融合起来,下大力推行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靠机制持续激发干部内生动力,破解了传统行政管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蔡华林  
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指出,企业集群内社会资本是一种摄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它随着企业集群这一产业组织的成长发展而不断演进,据此提出了企业集群内社会资本演进的一般过程。对其演进过程,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集群内社会资本演进的动力机制———声誉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娇俐  王文平  束慧  
本文运用集群网络理论,在分析内生型产业集群中不同主体及其作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生型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特征对集群中的知识学习和更新机制进行剖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生型产业集群多元主体知识网络支撑下,多主体间连接关系和企业主体间连接关系都有利于集群企业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的实施,促进集群的知识更新,最终影响产业集群的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博成  朱忆天  
新时代乡村振兴需要在研究乡村人口结构变化基础上,发掘能够全面整合乡村内外生产要素的主体力量。其中身心俱在乡村的“中坚农民”在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研究和重点关注的农民主体力量。在由表及里深入研究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缺失表现的基础上,要以增权赋能为指导思路,重塑“中坚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以内外融合思路保障“中坚农民”发展权益,以上下联结激发“中坚农民”内生动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动力机制建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密   王威华   李月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重大要求之一。本文提出“城市节点-城市群块-流关系链-双向循环网”的研究框架,以289个城市的循环能力衡量城市供需的特征性事实,并运用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国内大循环网络,探究以城市循环能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模式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样本期城市循环能力面临着联动性不畅、均衡性不足和协调性不强的三重结构性困境;第二,破解三重结构性困境需要认识城市在国内大循环网络中的中间人角色及其联动模式。联动性不畅是由于联络人不多,均衡性不足是由于协调人角色较少,协调性不强是由于守门人和联络人较少;第三,在上述联动模式的基础上,本文从城市循环能力内生性、网络结构动力双重性和中间人作用异质性等多重角度,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实证探究城市循环能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模式与机制。本文对于如何从城市层面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天柱  银路  程跃  邱杉  
在产业集群理论的总体框架下,本文以国外五个典型集群为研究对象,归纳了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的关键动力要素,即科学研究、风险投资、传统大企业介入、政府支持、中介机构、市场需求、创新文化、相关产业支撑、龙头企业以及"龙头企业-专家型公司-科研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要素的演进和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基于政府的视角得出若干促进我国生物园区发展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