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0)
- 2023(11625)
- 2022(10119)
- 2021(9289)
- 2020(8181)
- 2019(18741)
- 2018(18732)
- 2017(36220)
- 2016(19740)
- 2015(22461)
- 2014(22091)
- 2013(21670)
- 2012(20021)
- 2011(18180)
- 2010(18616)
- 2009(17238)
- 2008(17083)
- 2007(15716)
- 2006(13465)
- 2005(11687)
- 学科
- 济(84993)
- 经济(84932)
- 业(59185)
- 管理(57943)
- 企(49874)
- 企业(49874)
- 方法(41452)
- 数学(36604)
- 数学方法(35983)
- 农(22388)
- 中国(20522)
- 技术(20016)
- 业经(19272)
- 财(18078)
- 地方(17460)
- 学(16077)
- 农业(14792)
- 理论(14729)
- 贸(14725)
- 贸易(14718)
- 制(14258)
- 易(14249)
- 技术管理(12948)
- 产业(12799)
- 和(12409)
- 银(11943)
- 银行(11902)
- 行(11328)
- 环境(11302)
- 务(11220)
- 机构
- 学院(283807)
- 大学(281241)
- 济(116600)
- 经济(114196)
- 管理(112826)
- 理学(98123)
- 理学院(97060)
- 管理学(95129)
- 管理学院(94592)
- 研究(91526)
- 中国(67663)
- 京(58686)
- 科学(57718)
- 财(49998)
- 农(48969)
- 所(46422)
- 业大(44449)
- 江(43204)
- 中心(42682)
- 研究所(42406)
- 财经(40281)
- 农业(38748)
- 北京(36558)
- 经(36353)
- 范(35950)
- 师范(35570)
- 经济学(35258)
- 州(34383)
- 院(32545)
- 经济学院(31988)
- 基金
- 项目(191464)
- 科学(151376)
- 研究(138379)
- 基金(137362)
- 家(119895)
- 国家(118915)
- 科学基金(102731)
- 社会(87063)
- 社会科(82723)
- 社会科学(82696)
- 省(78606)
- 基金项目(72956)
- 自然(67234)
- 自然科(65788)
- 自然科学(65773)
- 教育(65187)
- 划(65104)
- 自然科学基金(64649)
- 资助(56288)
- 编号(56150)
- 创(44993)
- 成果(44637)
- 重点(43463)
- 发(42213)
- 部(41498)
- 创新(41240)
- 课题(39476)
- 科研(36460)
- 计划(35725)
- 大学(35585)
- 期刊
- 济(123709)
- 经济(123709)
- 研究(77042)
- 中国(55843)
- 农(43867)
- 学报(43685)
- 管理(42218)
- 科学(41209)
- 财(38870)
- 大学(32942)
- 教育(32773)
- 学学(31023)
- 农业(29787)
- 技术(28299)
- 融(22131)
- 金融(22131)
- 业经(21729)
- 经济研究(20199)
- 财经(19448)
- 业(17213)
- 经(16859)
- 技术经济(16781)
- 统计(16400)
- 问题(16371)
- 策(16078)
- 科技(15788)
- 商业(14033)
- 决策(13627)
- 版(13436)
- 图书(12744)
共检索到407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安佑 高沫丽 郭琳
产业集群创新要素由两部分构成:内部核心要素(inner core factors)和外部支撑要素(outer supporting fac- tors),这两部分要素组成"产业集群创新IO要素模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参与者是多元的,他们在创新过程中承担一定的、不尽相同的创新职能,进行一定的与创新有关的活动。美国硅谷的电子和软件产业集群在创新发展中符合"IO模型",其特点为:在产业集群创新中,既有内部核心要素,也有外部支撑要素发挥作用,内部核心要素与外部支撑要素两者紧密相连、融为一体。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产业集群 创新要素 IO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慕静
文章根据复杂系统理论观点,分析了物流企业集群服务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行为演化的框架体系;基于复杂系统涌现机理,构建了物流企业集群服务创新行为演化的状态层级模型;最后以天津保税物流园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剖析其创新演化过程,期望为天津以至我国物流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皎平 纪成君 郑毅
文章构建了集群创新&知识溢出的SD模型,通过分析发现随着知识溢出率的增大,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集群共有知识,但却不利于长期创新,最终导致创新惰性风险;针对知识溢出的负效应,采用SD模型分析了不同创新政策对集群创新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政策 知识溢出 系统动力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梅
知识创新运行过程涉及多方面主体要素行为,受到内部、外部动力与障碍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市场价值为目标要素,形成了一个由知识创新构思子系统、知识创新构思评价子系统、知识创新研发子系统、知识创新商业化子系统、知识创新反思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的复杂知识创新运行过程的网络协同系统。知识创新运行网络协同模型,揭示了知识创新运行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及其运行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促进知识创新运行过程良性循环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创新 要素分析 网络模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福江 高志刚
农业产业集群是合理布局农业生产、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荷兰花卉产业集群是全球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典范,应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本文运用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析荷兰花卉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和竞争优势,探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与规律,得出对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启迪意义的有益经验。其一,生产要素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物质基础;其二,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的核心;其三,政府宏观调控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制度保障;其四,专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后勤保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保雨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已形成一批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有赖于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最后提出构建以政府、企业、教育科研、中介服务为主体要素,政策导向为辅助体系的高效区域经济创新体系,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集中配置资源,建立支持发展平台,科学地选择差异化发展方向,大力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进行横向和纵向集聚,积极培育集群品牌,使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俊浩 李加明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利用波特经典的"钻石"模型分析了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形成要素与竞争优势,来寻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与规律,提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钻石”模型 农业产业集群 蔬菜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詹绍文 曹桢
基于产业集聚的观点,以创意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园区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创新环境的中介作用,检验政策配置的调节作用。建立基于文化产业园区创新要素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中介作用模型,运用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创新要素对创新环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创新要素的三个维度中,社会网络、个人成长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②创新要素中的信息共享与知识溢出维度和创新绩效直接显著,而个人能力通过创新环境中介作用影响创新产出;③政策配置在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政策支持力度越高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越大。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要素集聚,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社会网络结构,降低区域的创新阻力,进而提升文化创造力的集聚与外溢能力。
关键词:
创新要素 创新环境 创新绩效 政策配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远亚丽 唐卫宁
低碳背景下,物流产业集群服务的创新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低碳视角下,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知识水平创新、低碳创新支撑机制与低碳创新政策四个维度构建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AMOS 17.0,对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强度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创新政策、低碳知识水平创新、低碳创新支撑机制与物流产业集群服务低碳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低碳技术创新对低碳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低碳创新支撑机制、低碳知识水平创新、低碳创新政策,而且低碳创新政策、低碳知识水平创新、低碳创新支撑机制对低碳技术创新具有不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宇沛 李嘉欣 余吉安
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11—2016年中国25个省份的动漫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创新效率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25个省份的动漫产业创新效率先呈现出缓慢的下降态势,后有所上升,最后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一致的阶梯型局面;对于动漫产业的创新效率,第三产业进程、居民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扶持力度、地区经济实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科技水平对东部地区动漫产业的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西部地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培育和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打造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强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产业跨界融合,改善政府资助结构、落实资金后期监督等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敦虎 矫健 唐孝文
在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移动互联网企业野商业模式创新关键要素模型冶,并对模型中各要素做了阐述。研究表明院价值目标、价值创造、价值获取与资源管理是商业模式的关键要素,在商业模式创新中产生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商业模式 创新 关键要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皎洁 张玉峰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的重要动力资源。面对日益激增、多结构化的企业数据,如何从中获取潜在的、高质量的知识模式,将决定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的能力。本文从语义挖掘的角度构建了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本体论、知识挖掘等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对分布式、异构化数据进行语义分析与集成,在语义集成的基础上阐述了实施智能知识挖掘的过程,说明了产业集群网络系统具备智能获取数据中的概念和概念间关系的能力,论述了知识获取在构建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知识 知识挖掘 产业集群网络 创新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龙 陈强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探讨创新效率的中间作用,对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面板数据,分别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索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创新效率起中介传导作用。从长短期效应、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不论长期或短期,数字经济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直接效应更为明显。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存在区域和时间差异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更为明显;在数字经济发展前期,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在特定时期后作用不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想 穆月英
笔者在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依据我国1990年~2009年农业科技创新时序数据,检验变量平稳性及协整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刻画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贡献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990年~2009年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研发支出贡献为正值,并自1994年以后一直稳步上升;而研发人员贡献为负值,从1992年开始一直下降,直到1999年才开始逐步收敛于一定值且持续至今。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要素稀缺性、质量差异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的产出贡献呈现不同的趋势与阶段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文 张云 蒋正云
运用熵值法构造各省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将其引入效率测度Super-DEA模型,测算我国各省份绿色经济效率,采用区位熵测度创新要素集聚,基于测量结果和分析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以全国30个省份及东、中、西部为单元,实证分析了创新要素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加入对外开放水平、城市化水平、能源强度、政府规制等控制变量后,R&D经费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抑制作用,R&D人员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且控制变量对不同区域的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各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