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6)
- 2023(13755)
- 2022(12061)
- 2021(11302)
- 2020(9517)
- 2019(21537)
- 2018(21476)
- 2017(41193)
- 2016(22482)
- 2015(25272)
- 2014(24599)
- 2013(24196)
- 2012(22059)
- 2011(19827)
- 2010(19842)
- 2009(17848)
- 2008(17307)
- 2007(15211)
- 2006(13172)
- 2005(11207)
- 学科
- 济(87204)
- 经济(87121)
- 管理(66793)
- 业(65190)
- 企(56005)
- 企业(56005)
- 方法(39833)
- 数学(33543)
- 数学方法(33153)
- 农(23388)
- 中国(22805)
- 业经(21926)
- 技术(20832)
- 财(19956)
- 地方(19005)
- 学(18809)
- 理论(16851)
- 农业(15611)
- 制(14905)
- 和(14567)
- 贸(14153)
- 贸易(14144)
- 产业(14011)
- 环境(13768)
- 易(13664)
- 技术管理(13418)
- 划(13039)
- 务(12813)
- 财务(12747)
- 财务管理(12724)
- 机构
- 学院(309238)
- 大学(308250)
- 管理(127022)
- 济(120334)
- 经济(117729)
- 理学(110925)
- 理学院(109708)
- 管理学(107870)
- 管理学院(107315)
- 研究(99431)
- 中国(71515)
- 京(65264)
- 科学(62973)
- 财(52421)
- 所(48646)
- 农(48504)
- 业大(47451)
- 中心(45096)
- 江(44793)
- 研究所(44666)
- 财经(42548)
- 范(41552)
- 师范(41165)
- 北京(40814)
- 经(38635)
- 农业(38019)
- 州(36557)
- 院(36286)
- 经济学(34932)
- 技术(34444)
- 基金
- 项目(217889)
- 科学(172302)
- 研究(161674)
- 基金(156262)
- 家(135443)
- 国家(134258)
- 科学基金(116486)
- 社会(101120)
- 社会科(95894)
- 社会科学(95869)
- 省(88028)
- 基金项目(84070)
- 自然(75253)
- 教育(74493)
- 自然科(73492)
- 自然科学(73477)
- 划(72763)
- 自然科学基金(72186)
- 编号(66559)
- 资助(62633)
- 成果(53430)
- 创(49393)
- 重点(48399)
- 发(47094)
- 部(46915)
- 课题(46102)
- 创新(45339)
- 项目编号(41422)
- 科研(40826)
- 国家社会(40820)
- 期刊
- 济(128460)
- 经济(128460)
- 研究(87807)
- 中国(60115)
- 学报(47581)
- 管理(47033)
- 科学(44523)
- 农(43386)
- 教育(40423)
- 财(38610)
- 大学(36107)
- 学学(33712)
- 农业(30605)
- 技术(28638)
- 业经(22762)
- 融(22138)
- 金融(22138)
- 经济研究(20248)
- 财经(19643)
- 科技(17862)
- 图书(17779)
- 经(16865)
- 问题(16461)
- 业(16332)
- 技术经济(15937)
- 理论(14839)
- 商业(14086)
- 现代(14051)
- 实践(13706)
- 践(13706)
共检索到439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泯非 魏江
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和交叉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详细分析了其内涵特征;然后归纳、筛选和提炼了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采用关联开放性和关联协作性两个维度对这些要素进行了结构化分类,并构建了一个集群创新能力的系统研究框架;最后还探讨了构建和更新集群创新能力的实践思路和重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根尧 云鹤
在讨论了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考察相关评价体系之后,建立了跨层面的统一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基于典型案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生产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三类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典型案例中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比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要强,但比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相对要弱一些,并根据各自特点概括出启示意义。
关键词:
生产要素密集度 产业集群 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军晓 方永恒 付丽莎 梁倩
通过评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可以总结其创新活动的经验,为集群间发展水平的比较提供科学的判断标准和依据,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文章运用理论阐述与数理模型构建相结合的方式,以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并运用该理论模型,以陕西宝鸡市钛及钛合金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验证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 评价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琦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兴起,融合了创新理论、战略管理以及进化经济学等学派的众多观点,提供了分析长期竞争优势的工具。文章基于核心能力提出了区域核心能力的概念框架,并用这一框架对区域核心能力的构建及提升进行了研究。经过理论分析,认为区域创新的发展关键是构成区域核心能力各要素创新的动态过程,是以在技术创新和区位要素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创新为核心的区域核心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
要素创新 区域创新 区域核心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安佑 高沫丽 郭琳
产业集群创新要素由两部分构成:内部核心要素(inner core factors)和外部支撑要素(outer supporting fac- tors),这两部分要素组成"产业集群创新IO要素模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参与者是多元的,他们在创新过程中承担一定的、不尽相同的创新职能,进行一定的与创新有关的活动。美国硅谷的电子和软件产业集群在创新发展中符合"IO模型",其特点为:在产业集群创新中,既有内部核心要素,也有外部支撑要素发挥作用,内部核心要素与外部支撑要素两者紧密相连、融为一体。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产业集群 创新要素 IO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婷婷 史安娜
文章对影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的研究运用了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对影响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微观层面因素,集群中观层面因素,区域宏观层面因素进行分析,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得出了假设。然后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选择可操作性的量化定义指标,梳理出了模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最终确定计量模型。最后设计了三种方案对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面板数据模型 技术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永杰,柴剑峰,陈光
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是创新集群的重要形式,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正确理解和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二次创业必须在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之间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才能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
技术集群 产业集群 内在联系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赫连志巍 王岚
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创新能力传递可以有效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认识并克服创新能力传递障碍可以加速传递进程,对于产业集群升级至关重要。由此,提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的概念并构建概念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与集群升级负相关,通过相关性权重分析,得到5个障碍维度对集群升级阻碍的强弱程度,并针对主要障碍提出改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志勇 袁建华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与构成要素是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差础理论与首要环节。依据系统工程的思想,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系统模型的总体架构,包括内部运行系统与外部支持系统。基于系统结构与创新过程的视角,探讨了内部运行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基于突出关键要素的思想,探讨了外部支持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并剖析了两大系统之间的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并对其涵义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系统模型 构成要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娟
文章构建了新兴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用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提出了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主要模式。并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六个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法得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集,根据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语言作为评价标度,构建了基于改进灰关联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娟
文章构建了新兴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用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提出了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主要模式。并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六个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法得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集,根据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语言作为评价标度,构建了基于改进灰关联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言虎 罗福周 方永恒
创新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对国外创新集群的发展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践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对创新集群理论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创新集群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总结国外创新集群发展的经验,得到科技力量的聚集、创新合作网络的形成、发展模式的选择、风险投资和政府作用五个方面的启示,为我国政府决策制定、产业发展、学研机构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国外创新集群 理论梳理 经验总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素霞 陈井安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中国制造"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拐点","中国制造"能否转型升级为"中国智造"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过程正是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的过程。本文基于对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认为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的演化有5个阶段:产业集群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创新集群萌芽阶段)、产业集群衰退或转型阶段(创新集群发展阶段)、创新集群成熟阶段。因此,加快我国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转变的政策建议如下: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集群建设的体制机制;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加快构建以企业为研发主体的创新体系。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集群 创新驱动 工业4.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力 王燕燕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首次建立起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洲 丁长青
文章通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灵活性和约束性的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并针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能力 生命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