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1)
- 2023(10175)
- 2022(8890)
- 2021(8212)
- 2020(7189)
- 2019(16383)
- 2018(16222)
- 2017(31393)
- 2016(17111)
- 2015(19380)
- 2014(19048)
- 2013(19022)
- 2012(18108)
- 2011(16552)
- 2010(16920)
- 2009(15791)
- 2008(16001)
- 2007(14849)
- 2006(12771)
- 2005(11317)
- 学科
- 济(73581)
- 经济(73512)
- 业(52074)
- 管理(49783)
- 企(43367)
- 企业(43367)
- 方法(31828)
- 数学(26929)
- 数学方法(26653)
- 农(20598)
- 技术(18921)
- 中国(18887)
- 业经(17560)
- 财(16609)
- 地方(16192)
- 学(15410)
- 制(13888)
- 农业(13708)
- 贸(13554)
- 贸易(13548)
- 易(13093)
- 技术管理(12579)
- 产业(12085)
- 银(12023)
- 理论(11994)
- 银行(11984)
- 融(11761)
- 金融(11758)
- 和(11612)
- 行(11475)
- 机构
- 大学(250759)
- 学院(250569)
- 济(105926)
- 经济(103778)
- 管理(96570)
- 研究(87283)
- 理学(83000)
- 理学院(82023)
- 管理学(80680)
- 管理学院(80175)
- 中国(64965)
- 科学(53302)
- 京(53162)
- 财(46878)
- 所(45126)
- 农(43687)
- 研究所(41068)
- 中心(39886)
- 江(39223)
- 业大(37254)
- 财经(37200)
- 农业(34546)
- 范(33775)
- 北京(33599)
- 经(33494)
- 师范(33464)
- 经济学(32455)
- 州(31054)
- 院(31009)
- 经济学院(29406)
- 基金
- 项目(163586)
- 科学(129216)
- 研究(120863)
- 基金(117136)
- 家(101931)
- 国家(101079)
- 科学基金(86074)
- 社会(76459)
- 社会科(72493)
- 社会科学(72474)
- 省(65921)
- 基金项目(62661)
- 教育(55537)
- 划(55180)
- 自然(54398)
- 自然科(53163)
- 自然科学(53143)
- 自然科学基金(52265)
- 编号(48741)
- 资助(46600)
- 成果(40516)
- 创(39596)
- 重点(37329)
- 发(37227)
- 部(36273)
- 创新(36166)
- 课题(34494)
- 国家社会(31215)
- 教育部(30874)
- 科研(30753)
共检索到374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强 邓学民 韩秀杰
在对产业集群创新的中间性组织模式优势、集群技术创新的分工优势、集群创新的扩散作用优势、优越的学习能力优势等分别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利用和培育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相关政策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优势 创新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友金
大量的事实证明,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往往可以更有效地产生创新,获得集群创新优势。国外很多经济学家在探讨外部经济、区位经济、群落经济以及技术创新等理论时,直接或间接地讨论了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对这些相关研究成果的追踪、总结和提升,将有利于我们在阐释知识经济和学习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现代创新理论,也可以为我们探求一种能够实现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提供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小芳 张永庆
本文梳理了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发展的两阶段过程。该科技园的发展体现了从外部资源积累向区域自主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型,推动地区产业集群和形成,拉动了本地经济的持续增长。该科技园的演进历史及"电信谷"的巨大成功,对我国科技园的建设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均有很大启示。
关键词:
电信谷 科技园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秀武 林春鸿
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这种创新的扩散。而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扩散过程有特殊的优势,本文将从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机制分析入手,建立产业集群内技术扩散的空间展开模型,并分析扩散条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空间扩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郑宏星 马佳
与美国的汽车产业相比,日本汽车产业集群具有低交易成本与高专用性双重优势,对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可以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战略提供借鉴与指导。政府的产业规划不仅是产业区域发展的地理空间规划(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更应该是企业间分工的产业价值链规划;政府的经济干预不应该局限在税收等产业政策的安排,更应该注重以信誉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英明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是规模变小的国家创新体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不仅没有被全球化的浪潮淹没,反而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关键在于产业集群拥有的创新优势。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表现为相互作用的行为主体间优越的学习能力。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实现主要通过地方环境的孵化作用、知识技能的扩散集聚作用以及跨国公司的催生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培育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群过程 创新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郝莹莹 杜德斌
硅谷作为最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一直引领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最初的国防工业发展到今天的网络产业集聚地,硅谷经历了四次大的技术变革。当今的硅谷已经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硅谷”,而是以互联网为主导产业集群的“网谷”。本文在翔实分析了硅谷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了硅谷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脉络,归纳了硅谷产业不断革新的原因,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硅谷 网谷 创新产业集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符正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坤 袁静
创新评价是创新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其对企业创新投资决策及管理活动意义重大。以2000-2010年创新评价为篇名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共词分析方法进行高词频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去综合研究创新评价的研究热点,指出"模型"、"体系"、"方法"、"技术"等属于创新评价研究的重点领域,并结合典型文献研究分析创新评价的发展趋势,指出知识创新评价问题也日益成为创新评价的一个新兴领域。知识创新评价可以借用技术创新评价研究的模型、体系和方法,但要对其内涵及边界进行准确界定,否则容易混淆
关键词:
创新评价 创新投资 技术创新 知识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丁晓芹 汤怡洁 徐雯
简要介绍和比较国际上5个重要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围绕指数取值,从指数的数据来源、概念范围、统计单位、数据时限以及数据标准化处理方式五个方面对不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指标体系主要评价静态竞争力水平、等权重设置对评价结果的负面影响、产品范围分类不同影响评价结果以及相对指标过多、偏好规模小的经济体等得到的主要结论和观点,为优化我国创新评价提供启示。
关键词:
创新评价 评价体系 国际创新指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胜利
本文通过分析揭示台湾产业集群的网络特质在于:产业网络里中小企业的独特性格,分工网络的出口(外销)导向;“社会网络——地方企业家——地方政府”区域产业集群系统,并指出台湾经验对于大陆集群发展的启示为:全球化市场与本地社会资源必须有效整合。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网络特质 协力网络 包容式行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羿芳,朱斌
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海峡西岸典型区域的高新区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福建省高新区产业集群在持续创新能力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福建省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产业集群 持续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温正胞 胡敏
德国高校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有效的科技与市场协同,以及所构建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三赢的良性循环机制和合理的创新激励政策与法律体系。我国需要结合高等教育系统与产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科技与市场的协同方式,落实顶层设计意图,区分不同类型高校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功能,完善技术转让激励机制,并在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路径上实现突破。
关键词:
德国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路径突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阳华
德国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战略思路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推进生产组织的优化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与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有所区别。文章系统研究了德国在制造业领域推行的"工业4.0"计划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并比较了该计划与其它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文章最后提出德国经验对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若干启示,包括重新认识工业和工业化的意义,产业政策向创新政策转变,拓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调整中小企业政策思路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兆刚
文章对我国重点省份的产业集群进行调研,采用研发投入、产品种类、名牌数量、销售额、利润等指标来衡量产业集群创新优势,选取网络中心度、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开放度、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关系质量、网络共享8个要素表征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拟将知识转移、知识整合、知识开发作为中间变量,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及基本产能分布作为控制变量,基于开放问卷的数据等,采用结构模型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探讨了创新优势与知识网络的关系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对创新优势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产业集群本地网络作为知识的活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网络 创新优势 知识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