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8)
2023(13162)
2022(11292)
2021(10570)
2020(9184)
2019(21257)
2018(21057)
2017(40734)
2016(21916)
2015(25109)
2014(25032)
2013(24709)
2012(22591)
2011(20207)
2010(20286)
2009(18754)
2008(18439)
2007(16263)
2006(13581)
2005(11693)
作者
(63267)
(53132)
(52814)
(50314)
(33419)
(25447)
(24157)
(20838)
(19973)
(18733)
(17924)
(17720)
(16634)
(16631)
(16512)
(16273)
(16155)
(15737)
(15258)
(15054)
(13150)
(13126)
(12991)
(11984)
(11894)
(11881)
(11698)
(11636)
(10697)
(10588)
学科
(94303)
经济(94218)
管理(62450)
(62300)
(51274)
企业(51274)
方法(47894)
数学(42622)
数学方法(41925)
(25290)
(22053)
中国(21729)
业经(20671)
地方(18072)
(17664)
农业(16624)
(16528)
贸易(16523)
(16178)
(16032)
理论(15722)
技术(14938)
(14419)
财务(14358)
财务管理(14324)
(13810)
企业财务(13516)
产业(12864)
环境(12823)
(12165)
机构
学院(316088)
大学(314828)
(129685)
经济(126949)
管理(126065)
理学(110203)
理学院(109063)
管理学(106822)
管理学院(106243)
研究(101100)
中国(73291)
(65062)
科学(62299)
(55898)
(52477)
(49947)
业大(48671)
中心(47419)
(46168)
财经(45777)
研究所(45706)
(41588)
农业(41507)
北京(40138)
(40025)
经济学(39960)
师范(39587)
(36864)
(36710)
经济学院(36326)
基金
项目(218962)
科学(173002)
基金(158981)
研究(158483)
(138550)
国家(137421)
科学基金(119000)
社会(99946)
社会科(94925)
社会科学(94899)
(87345)
基金项目(83905)
自然(78308)
自然科(76567)
自然科学(76547)
自然科学基金(75163)
教育(74999)
(73137)
资助(66091)
编号(64666)
成果(50680)
重点(49581)
(48435)
(47571)
(46658)
课题(44377)
创新(43472)
科研(42368)
教育部(41759)
国家社会(41235)
期刊
(133917)
经济(133917)
研究(85194)
中国(57304)
学报(47714)
(46368)
管理(44725)
科学(44631)
(43975)
大学(36685)
教育(34878)
学学(34640)
农业(31991)
技术(31034)
业经(23266)
(22883)
金融(22883)
财经(21948)
经济研究(21841)
(18967)
统计(18022)
问题(17781)
(17748)
技术经济(16789)
(16537)
商业(15084)
(15074)
决策(14865)
科技(14487)
理论(13765)
共检索到441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臣  
文章基于产业集群演进源于产业迂回度增加这一理论本质,针对产业集群产生及演进的内生机理,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构建普遍意义上的内生专业化一般均衡模型,通过不同的条件参数设置,将中间产品产出变化和最终产品生产予以模型化表示,并分三个不同阶段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在产业集群内生演进中"中间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经济程度"和"互补性经济程度"是两个关键指标。当前者大于后者时,产业集群演进将呈现一种稳定的递阶过程;而当后者大于前者时,产业集群演进则是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也是一种可逆且不稳定的演化过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庞春  
引入"里昂惕夫"生产技术,建立一个超边际-新兴古典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交易效率对最终品的迂回生产结构的影响,以揭示资本市场形成的微观机制。研究显示,随着资本品和最终品的综合交易效率相对于生产者自用资本品的效率的充分改进,资本市场将出现在分工结构中,并对最终品市场产生促进作用;而资本品和最终品的交易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交互的正效应。从模型中得出的一项政策含义是:经济增长有赖于更大程度地改进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必达  魏涛  
通过构建一个含有交易成本的迂回生产模型,分析过度集聚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劳动的空间集聚导致的分工过于细化,超过了最优分工程度,导致交易成本过高,通过对我国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分类分析,提出过度集聚的识别方法及其破解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晓君  王云飞  
从资源外包的角度看,企业的某项业务可以选择外包、接包和自给三种经营方式。本文基于迂回生产函数建立外包决策模型,进一步细化影响企业外包的成本效率因素和财务因素,明确进入壁垒对企业外包决策的影响,并阐释跨国公司离岸外包的动机、区位选择和产业选择等问题,在跨国公司转移业务的两种主要方式,即离岸外包和FDI之间建立了联系,试图解释跨国公司转移业务的方式选择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向红玲  陈昭玖  
农业分工深化关键在于提高农业迂回生产程度,将规模经济与分工经济相结合进行分析,探寻适度规模经营下分工深化的路径和发展模式,从而推动规模经济向分工经济转化。以分工深化——农业迂回生产为理论突破口,结合分工深化、农业规模经营相关理论,基于江西623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规模经营意愿、农业分工深化迂回生产之间影响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资本迂回和人力资本迂回显著影响农户规模经营意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迂回程度越高,农户规模经营意愿越强,物质资本迂回对农户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相对更强;农业机械服务、化肥农药种子服务、雇工服务等方面生产性服务对农户规模经营呈显著正向影响,劳动用工来源、农户兼业等情况对农户规模经营影响相对较弱。因此,提出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雇工经营等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农业迂回生产程度,推动农业分工进一步深化,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全裕吉  
以分工理论为基础探讨虚拟型学习团队中的知识累进效应是一种有益探索。分工导致的迂回经济使得生产效率提高和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然而迂回经济中由专业化所带来的知识积累引起更高的团队协调要求,虚拟型学习团队把若干分散化知识生产的个人紧密聚集在一起,在团队内部对个人的知识生产进行管理,其整体的效率大于其通过市场交易分散化的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业虎  
基于知识核心内涵的智力资本,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但由于缺乏智力资本内生形成的逻辑线索,目前对智力资本驱动价值创造的理论解释尚不清晰。从基于迂回生产方式实现价值创造的本原出发,通过迂回生产方式中预付资本(货币资本)与资本品相统一的资本本质的分析,可以探寻出智力资本的形成与演化路径,及其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随着知识的动态形成,智力资本逐步内生演化成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关系资本等形式,从而促使了价值创造的逐步拓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雅兴  王松  李丹  
需求与供给的相互决定,暗含了迂回生产水平决定生产力水平和收入水平,从而进一步决定共同富裕程度,而共同富裕程度决定的市场规模又反过来决定迂回生产水平的循环逻辑关系。基于2003—2014年城市级别数据并将共同富裕纳入斯密—杨格定理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生产链长度增大带来的城市迂回生产水平提升对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第二,在城市迂回生产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城市迂回生产会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从而避免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快速扩大,并且城市迂回生产还会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而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第三,考察城市迂回生产的分工深化趋势的影响后发现,嵌入全球分工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富裕程度的提升,还能够更有效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上述结果意味着,如果要从生产分工的角度来助力实现城乡共同富裕,需要鼓励城市积极嵌入生产链进行协同分工,特别是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路世昌  樊星  邵良杉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其自身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交易费用是使产业集群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结合交易费用内部化理论,在对产业集群交易费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集群交易费用超边际模型和逻辑模型,并通过模型超边际结构模式分析得出:产业集群有助于减少交易间服务费用和学习费用,使得交易费用降低,促进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明林  陈华  
依据分工理论和超边际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进行基础模型和结构模式构建,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发展产业集群关键在于降低交易费用,并提出降低交易费用的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钢  沈丞  
基于对探索与利用两类组织学习的拓展分析,细化了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不同阶段的学习与创新活动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技术追赶的3类迂回模式。研究表明:工艺利用、产品利用、工艺探索和产品探索是技术追赶过程中4类主要的学习活动;根据后发企业开展学习活动的差异,技术追赶有技术迂回、市场迂回和曲折迂回3种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钢  沈丞  
基于对探索与利用两类组织学习的拓展分析,细化了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不同阶段的学习与创新活动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技术追赶的3类迂回模式。研究表明:工艺利用、产品利用、工艺探索和产品探索是技术追赶过程中4类主要的学习活动;根据后发企业开展学习活动的差异,技术追赶有技术迂回、市场迂回和曲折迂回3种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钢  沈丞  
基于对探索与利用两类组织学习的拓展分析,细化了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不同阶段的学习与创新活动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技术追赶的3类迂回模式。研究表明:工艺利用、产品利用、工艺探索和产品探索是技术追赶过程中4类主要的学习活动;根据后发企业开展学习活动的差异,技术追赶有技术迂回、市场迂回和曲折迂回3种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美玉  王成璋  
本文对一个简单的新兴古典经济模型进行了生产函数的C-D型改造,通过超边际分析得出两个命题:(1)生产两种产品的人数及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生产该两种产品的技术水平成反比。(2)分工效率由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及外部经济决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阮兢青  陈文标  
从区域文化的形成出发,根据文化演变的路径揭示了产业集群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这些影响文化因素的构成要素,构建出一个模型并概括出相应的函数,为进行集群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政府培育与引导区域文化、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