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9)
- 2023(13069)
- 2022(10984)
- 2021(9886)
- 2020(8567)
- 2019(19506)
- 2018(19377)
- 2017(37940)
- 2016(20273)
- 2015(22757)
- 2014(22384)
- 2013(22511)
- 2012(20869)
- 2011(18778)
- 2010(19219)
- 2009(18238)
- 2008(18680)
- 2007(17324)
- 2006(15013)
- 2005(13675)
- 学科
- 济(98325)
- 经济(98221)
- 业(90634)
- 企(82966)
- 企业(82966)
- 管理(75128)
- 方法(41709)
- 业经(32237)
- 数学(31931)
- 数学方法(31685)
- 农(29092)
- 财(29019)
- 技术(22544)
- 中国(21845)
- 务(21583)
- 财务(21567)
- 财务管理(21538)
- 农业(20739)
- 企业财务(20378)
- 制(19073)
- 理论(18273)
- 地方(18099)
- 和(17355)
- 贸(16253)
- 贸易(16243)
- 策(15951)
- 划(15907)
- 易(15669)
- 学(15318)
- 体(14993)
- 机构
- 学院(302162)
- 大学(296523)
- 济(133103)
- 经济(130642)
- 管理(123772)
- 理学(106070)
- 理学院(105073)
- 管理学(103757)
- 管理学院(103191)
- 研究(95354)
- 中国(74946)
- 京(61289)
- 财(60890)
- 科学(55308)
- 农(50283)
- 财经(48146)
- 所(47710)
- 江(47246)
- 中心(43881)
- 经(43393)
- 研究所(42760)
- 业大(42332)
- 经济学(40217)
- 农业(39398)
- 北京(38416)
- 州(37279)
- 经济学院(36434)
- 范(35235)
- 财经大学(35154)
- 师范(34938)
- 基金
- 项目(191013)
- 科学(152714)
- 研究(143639)
- 基金(138592)
- 家(118265)
- 国家(117174)
- 科学基金(102753)
- 社会(93341)
- 社会科(88597)
- 社会科学(88575)
- 省(77506)
- 基金项目(73795)
- 教育(64611)
- 自然(64380)
- 自然科(62913)
- 自然科学(62895)
- 划(62604)
- 自然科学基金(61894)
- 编号(58189)
- 资助(55130)
- 创(46053)
- 成果(46029)
- 发(43131)
- 重点(42518)
- 部(42379)
- 业(42146)
- 创新(42074)
- 课题(39407)
- 国家社会(38192)
- 制(37164)
- 期刊
- 济(153534)
- 经济(153534)
- 研究(87571)
- 中国(58195)
- 财(51699)
- 管理(50911)
- 农(47249)
- 科学(39869)
- 学报(39454)
- 农业(31954)
- 大学(30694)
- 学学(29133)
- 技术(29109)
- 教育(27950)
- 业经(27707)
- 融(27132)
- 金融(27132)
- 财经(24754)
- 经济研究(23658)
- 经(21578)
- 问题(20256)
- 业(20024)
- 技术经济(19384)
- 商业(16231)
- 贸(15828)
- 现代(15399)
- 科技(15312)
- 财会(15021)
- 世界(14530)
- 策(14144)
共检索到453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涛
集群有利于降低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获得合作伙伴的隐性知识。企业选择合作创新,其动机主要是解决技术的外部性、分担研究开发成本和风险、获得合作伙伴的缄默性知识、实现技术转移以及获得巨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等。对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表明,企业要形成合作创新的联盟,该联盟必须满足超可加性;否则,其成员没有动机形成联盟,已经形成的联盟也将面临解散的威胁。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是合作创新的基础。该方案是合作各方讨价还价的结果。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合作创新 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洁
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实质上是一个动态演化发展过程。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演化的内在机理,认为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演化方向取决于参与合作创新的时点收益,而产业集群内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的比例对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产业集群内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比例不会无限扩张,会稳定在一定边界。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合作创新 动态演化 博弈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剑 王树恩
针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在研发中创新和模仿的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和模仿的博弈模型,分不同的时间区间计算出企业在创新和模仿策略下的收益,解出了企业创新选择的混合策略解,从而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并对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 博弈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乔彬
利用山西省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集群企业的纵向合作和横向合作对综合创新、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的作用。结果表明:纵向合作是影响山西省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的重要因素,横向合作对产品创新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发友 刘友金
文章运用行为生态学的进化博弈理论,对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构建了鹰—鸽博弈、鹰—鸽—反击者博弈和鹰—鸽—应变者博弈三个进化博弈模型。对这些模型的分析表明,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不存在纯策略进化稳定均衡,但存在混合策略进化稳定均衡或"行为策略"进化稳定均衡,这反映了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的协同竞争性以及这种协同竞争创新行为的进化稳定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彦
产业集群内的合作创新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下构成的组织模式中进行的,它涉及到复杂的知识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对静态的组织模式研究发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集群中既存在分工对集群合作创新施加影响,也同时存在集群合作创新促进分工深化的反馈并改变原有组织模式的过程。通过对其组织模式与合作创新所处阶段进行动态研究,则得出”少数龙头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集群组织模式是形成完善的集群合作创新网络的前提的结论,这也是我国众多传统产业内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趋势所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群合作创新 知识溢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槐
产业集群作为当前世界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本文分析了集群内同质企业或异质企业之间在竞争上的不同,讨论了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与竞争共生的关系和长期发展中的动态合作与竞争博弈。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合作 竞争 动态博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孟韬
老工业基地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有助于促进企业制度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产品技术创新,形成网络化、专业化、集聚化的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有力地推动老工业基地的转型与振兴。本文在解析老工业基地集群创新的内涵基础上,从经济演化的视角,分析了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发展为产业集群的路径和类型,提出了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特殊的"演化型"集群模式。并且对分别依靠"凤凰涅槃式"和"鸾凤和鸣式"两类途径形成的天津自行车集群、瓦房店轴承集群两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了老工业基地集群创新路径的假设,为其他老工业基地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老工业基地 集群创新 网络组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甄杰
创新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模式受到来自个人、组织与集群三个层面的系统影响,并通过影响企业间的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形成企业间的四种合作模式,即社区型、会所型、团队型与集团型。创新集群内企业间的具体合作模式包括不同的表现类型,合作企业在由诸多因素影响并彼此作用的复杂过程中选择相匹配的合作模式。
关键词:
影响因素 合作模式 企业间关系 创新集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磊 綦振法
文章从企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出发,构建了集群内耦合创新的结构模型,并针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论述;同时用数学方式对集群内的创新网络进行了表示,并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得出创新主体与集群内企业及相关环境的耦合互动程度越高,其创新效果越好。
关键词:
企业集群 耦合 耦合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猷花 陈国宏 蔡彬清 梁娟
以影响链式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合作者决策的因素为变量,构建了链式产业集群企业创新合作意愿度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集群企业创新合作行为的演化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链式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合作风险系数和知识创造系数与创新合作意愿度负相关;共享知识中互补性知识比例与创新合作意愿度正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皎平 刘馨阳 王世明
从内部竞争、知识溢出、嵌入性和专业分工这4个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出发,构建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双向影响模型。据此模型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专业分工要素外,其余3个要素对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均存在倒U型规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再次印证了产业集群氛围对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 集群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用组织距离衡量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组织接近",在双寡头古诺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组织距离对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水平、产量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情况下,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越高,则企业联合利润越大;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都是其创新投入水平的增函数,但若逆需求函数的斜率较大,则不完全信息对不拥有完全信息的企业的影响较小。最后求得要实现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随着组织距离的加大而增加则企业的创新水平要满足的条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阳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资金瓶颈。文章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出发,在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地域根植性的特征和产业集群的融资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创新型关系融资的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缪胜光 陈国宏
以问卷方式抽样调查了福建福清光电产业集群内的27家企业,收集了其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的相关信息。运用云理论将问卷调查中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性评价以及随机性评价转换成具有解释意义的具体数值,并进行综合考量,判定出该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说明了云理论的适用性,丰富了集群评价的内容。
关键词:
云理论 云重心评价法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