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2)
- 2023(15738)
- 2022(13013)
- 2021(11967)
- 2020(9562)
- 2019(21988)
- 2018(21955)
- 2017(42507)
- 2016(23356)
- 2015(26054)
- 2014(26255)
- 2013(25708)
- 2012(23383)
- 2011(20855)
- 2010(20660)
- 2009(18342)
- 2008(17475)
- 2007(15139)
- 2006(13285)
- 2005(11393)
- 学科
- 济(97314)
- 经济(97216)
- 管理(64162)
- 业(59458)
- 企(47929)
- 企业(47929)
- 方法(40236)
- 数学(34628)
- 数学方法(34261)
- 中国(27540)
- 农(26755)
- 地方(23894)
- 业经(23505)
- 学(21253)
- 财(19879)
- 农业(18366)
- 环境(18322)
- 理论(15499)
- 贸(15376)
- 贸易(15365)
- 和(15307)
- 制(15134)
- 产业(14990)
- 技术(14842)
- 易(14823)
- 划(13676)
- 发(13290)
- 银(12552)
- 银行(12503)
- 地方经济(12261)
- 机构
- 学院(322181)
- 大学(321381)
- 管理(127723)
- 济(127353)
- 经济(124510)
- 理学(111156)
- 理学院(109920)
- 研究(108208)
- 管理学(108065)
- 管理学院(107508)
- 中国(77729)
- 京(68977)
- 科学(68342)
- 财(54472)
- 所(52909)
- 农(50968)
- 业大(48822)
- 中心(48775)
- 研究所(48613)
- 江(46380)
- 财经(44526)
- 范(44203)
- 师范(43803)
- 北京(43092)
- 经(40379)
- 院(40261)
- 农业(39822)
- 经济学(38187)
- 州(38145)
- 师范大学(35439)
- 基金
- 项目(228393)
- 科学(179818)
- 研究(168861)
- 基金(164137)
- 家(142515)
- 国家(141314)
- 科学基金(121900)
- 社会(106392)
- 社会科(100759)
- 社会科学(100735)
- 省(90473)
- 基金项目(88266)
- 自然(78308)
- 自然科(76421)
- 自然科学(76406)
- 教育(76233)
- 划(75681)
- 自然科学基金(74993)
- 编号(69609)
- 资助(65556)
- 成果(55193)
- 重点(51070)
- 发(50669)
- 部(48985)
- 课题(47972)
- 创(47676)
- 创新(44444)
- 国家社会(43520)
- 科研(42942)
- 项目编号(42286)
- 期刊
- 济(138795)
- 经济(138795)
- 研究(93732)
- 中国(58265)
- 学报(50099)
- 科学(47209)
- 农(46875)
- 管理(45578)
- 财(39240)
- 大学(37934)
- 教育(36919)
- 学学(35564)
- 农业(32801)
- 技术(28161)
- 业经(24362)
- 融(23890)
- 金融(23890)
- 经济研究(22192)
- 财经(20405)
- 问题(19904)
- 图书(17754)
- 经(17582)
- 业(16627)
- 科技(16281)
- 现代(15308)
- 资源(15286)
- 技术经济(15269)
- 理论(14899)
- 版(14729)
- 商业(14309)
共检索到459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欢芳 胡振华
低碳经济将是今后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主流模式,而低碳产业集群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组织载体。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低碳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区别,重点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在对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低碳化问题进行整体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强调一个中心,实施五大战略"的产业集群低碳化升级的总体思路,并从企业、产业、政府等多层面进行了低碳化路径的具体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佳 李勇辉
产业协作是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商等对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协作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当前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低碳经济角度提出了深化产业协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长株潭城市群 产业协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洁 刘运材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经济的竞争由单一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地区产业集群间竞争的背景下,研究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的内涵,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对长株潭低碳经济产业链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如何通过相关产业之间科学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娅娇 谭丹
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进程中,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战略制高点,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推进低碳城镇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低碳城镇化的对策,为实现"两型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低碳城镇化 可行性 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志明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存在三种典型的集群模式,即产业关联型模式(长沙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专业型平台共享型模式(浏阳生物医药园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卫星围绕型模式(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技术公共平台能力、配套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是集群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集群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志伟 汤放华 易纯 宁启蒙
在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度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构架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度的定量化评价思路和框架。并选取我国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采用2009年统计数据,对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长沙、湘潭、株洲的新型度总体情况相对最好;在环境保护方面,娄底、常德相对较好;在经济发展方面,长沙的水平最高;在社会建设方面,长沙的情况最好;衡阳、岳阳均不具有比较优势。研究为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评价提供了定量化研究的新视域。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度 环长株潭城市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卫 肖琳子 朱有志
本文对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三个理论传统以及国内有关城乡发展理论进行回顾,结合城市群的一般特征,构建了基于城市群中城乡劳动力报酬差异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型,以长株潭城市群1978—2007年的经验数据对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最后提出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统筹城乡发展 长株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明生 侯芳芳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低碳产业的发展无疑对我国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低碳产业特点,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以长株潭低碳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在城市与区域视角下,应用DEA方法定量评价了其低碳经济发展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能源消耗投入冗余、低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多、产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效率 DEA模型 定量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俊毅 罗能生
城市化的不断加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剧了对区域资源的消耗,区域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的辩证关系。本文在建立经济综合城市化水平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模型,结合湖南省经济中心区域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十五”期间历年的数据,测算了长株潭区域历年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比较协调,“十一五”规划起步良好。
关键词: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协调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晓红 程鑫
本文认为,必须不断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构建符合"两型标准"的产业发展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为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从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三个维度对碳排放强度的效果差异做了深层次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强度是影响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强度,而产业结构优化则是抑制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强度的重要举措,本文最后就两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及企业发展环境方面探讨了相关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峰 周颖 叶茂
[目的]随着美丽中国建设和三大攻坚战等战略的推进,旅游生态环境成为旅游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动态影响及其环境规制作用,促进旅游节能减排。[方法]本文以两型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构建关于旅游产业评价的集成指标体系,采用重心模型和回归模型计量方法,探究旅游产业和雾霾污染发展轨迹,考察旅游产业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空间动态关联性,分析雾霾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程度,检验雾霾污染与其他自变量交互作用下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要素,最后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进一步讨论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1)旅游产业重心偏移方向由长沙向衡阳方向移动,雾霾重心偏移方向在常德和株洲两地之间往返,无显著移动规律,旅游产业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动态关联性,且两者之间存在反向抑制作用。2)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影响,就研究区域而言,增加1%的雾霾污染会减少3.3%的旅游产业发展,且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旅游人数和环境规制。3)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发现雾霾污染随着环境规制类型的不同而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不同影响,无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指数为0.8%,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显著;宽松型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为0.2%,影响程度略小;严密型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为0.1%,影响性最小。[结论]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负面影响,但政府环境政策可有效缓解雾霾污染,因此在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减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常 游达明
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健康程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将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划分为社会发展子系统、环境压力子系统、产业经济子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四部分。根据上述四个子系统的内涵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健康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2—2012年长株潭地区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健康程度逐渐好转,各子系统改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正处于从一级产业生态系统向二级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期。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产业生态创新系统 健康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放华 陈立立 曾志伟 易纯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空间将出现三个趋势:区域一体化、信息化与知识化、生态文明趋势。在此三个趋势的影响下,长株潭城市群必然要进行空间重构,其进行空间重构的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区域一体的"流动空间"体系,构建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五个支撑网络;构建以生态基础设施为空间分割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等级空间结构的扁平网络化,实现要素流动的无阻隔。在上述三个趋势及措施的指引下,长株潭城市群将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已实现其作为中部重要增长极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演化趋势 空间重构 长株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景涛
"两型社会"建设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也是一项重要的"集体行动",因为不同建设主体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而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因此,这就必然引发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省政府、相关地级市政府、企业和公民构成了博弈的主体,这四个主体的博弈行为直接决定了"集体行动"的结果。通过设置博弈规则,模拟相关主体在不同联盟情况下的支付矩阵,并确定"最优解"是论文的研究主题。论文通过解释"最优解"可以为决策者优化利益协调机制,诱导建设主体开展合作博弈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博弈 最优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