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36)
- 2023(18657)
- 2022(15879)
- 2021(14558)
- 2020(12449)
- 2019(27788)
- 2018(27461)
- 2017(52735)
- 2016(28965)
- 2015(32227)
- 2014(31229)
- 2013(31164)
- 2012(28484)
- 2011(25501)
- 2010(25376)
- 2009(23420)
- 2008(23290)
- 2007(20763)
- 2006(18232)
- 2005(16059)
- 学科
- 济(121427)
- 经济(121302)
- 业(104955)
- 管理(94527)
- 企(93470)
- 企业(93470)
- 方法(56109)
- 数学(45621)
- 数学方法(45195)
- 业经(36374)
- 农(35381)
- 财(34785)
- 中国(29576)
- 技术(25465)
- 务(25089)
- 农业(25049)
- 财务(25018)
- 财务管理(24987)
- 企业财务(23740)
- 地方(23062)
- 学(23038)
- 理论(22177)
- 制(21912)
- 贸(21576)
- 贸易(21565)
- 易(20898)
- 和(20264)
- 划(19099)
- 策(17713)
- 环境(17570)
- 机构
- 学院(412945)
- 大学(409041)
- 济(167226)
- 管理(166331)
- 经济(163940)
- 理学(144109)
- 理学院(142600)
- 管理学(140358)
- 管理学院(139624)
- 研究(134045)
- 中国(100506)
- 京(86977)
- 科学(84521)
- 财(75235)
- 农(75137)
- 所(67635)
- 业大(66004)
- 研究所(61640)
- 江(61426)
- 财经(60801)
- 中心(60560)
- 农业(59454)
- 经(55421)
- 北京(54289)
- 范(50334)
- 经济学(49975)
- 师范(49726)
- 州(49131)
- 院(48322)
- 经济学院(45414)
- 基金
- 项目(282324)
- 科学(222173)
- 基金(204587)
- 研究(203189)
- 家(179855)
- 国家(178300)
- 科学基金(153607)
- 社会(128785)
- 社会科(122290)
- 社会科学(122260)
- 省(112344)
- 基金项目(108999)
- 自然(101084)
- 自然科(98771)
- 自然科学(98744)
- 自然科学基金(97073)
- 划(93345)
- 教育(92523)
- 资助(83630)
- 编号(81357)
- 成果(63791)
- 重点(63302)
- 创(62605)
- 部(61223)
- 发(60748)
- 创新(57849)
- 课题(55918)
- 业(54264)
- 科研(53798)
- 国家社会(53057)
- 期刊
- 济(182152)
- 经济(182152)
- 研究(116411)
- 中国(77731)
- 学报(68538)
- 农(68178)
- 管理(65023)
- 科学(61830)
- 财(59723)
- 大学(51548)
- 学学(49077)
- 农业(47190)
- 教育(42593)
- 技术(38187)
- 融(33884)
- 金融(33884)
- 业经(32221)
- 财经(30388)
- 经济研究(29018)
- 业(27526)
- 经(26189)
- 问题(23779)
- 技术经济(23111)
- 科技(22131)
- 版(19676)
- 商业(19654)
- 现代(19494)
- 理论(18366)
- 图书(18253)
- 业大(17732)
共检索到599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婷婷 史安娜
文章对影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的研究运用了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对影响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微观层面因素,集群中观层面因素,区域宏观层面因素进行分析,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得出了假设。然后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选择可操作性的量化定义指标,梳理出了模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最终确定计量模型。最后设计了三种方案对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面板数据模型 技术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皎平 刘馨阳 王世明
从内部竞争、知识溢出、嵌入性和专业分工这4个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出发,构建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双向影响模型。据此模型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专业分工要素外,其余3个要素对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均存在倒U型规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再次印证了产业集群氛围对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 集群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飞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以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中187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不同类型的网络联结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在企业集群中,企业在供应链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对其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而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和相互持股关系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正向调节纵向供应链网络中心性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同时,这两类网络的网络密度也对供应链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缪胜光 陈国宏
以问卷方式抽样调查了福建福清光电产业集群内的27家企业,收集了其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的相关信息。运用云理论将问卷调查中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性评价以及随机性评价转换成具有解释意义的具体数值,并进行综合考量,判定出该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说明了云理论的适用性,丰富了集群评价的内容。
关键词:
云理论 云重心评价法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时丹丹
低碳技术创新是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基于中国企业角度提出了低碳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假设,以246家中国企业数据为基础,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低碳技术研发费用投入、IT研发技术投入、低碳技术研发人员投入、企业家精神、创新战略以及动态环境等内、外部因素对中国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动态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浩 韩维贺
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研究确定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价值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文献回顾,本文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价值实现的衡量标准,构建了知识价值实现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了10条基本假设。作者对12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有效数据,结果发现学习型文化、组织距离、群体激励、知识差距和信任水平是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价值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学习型文化和组织距离对目标变量影响最为显著,最后,对研究结论做了解释。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本文以对125家农业科技企业调研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同时运用26个指标对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结构不够健全,投入技术创新的人员和经费不足,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其中,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强于技术创新实施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企业内部因素是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
关键词:
农业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评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霞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在建设创新国家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高技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访问并结合已有研究文献,笔者建立了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理论,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表明:R&D投入、组织能力、制造水平、决策能力和营销能力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均显著,且相关系数依次减小。高技术企业只有根据本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强相关投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永久的生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小将
文章有效整合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将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三个关键要素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体系中,构建了知识溢出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同时,研究还通过传统产业集群中209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知识溢出可以直接推动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图为集群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获取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金波
本文基于对河南省261户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从创新经费等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企业内部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经费、创新体系、员工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组织沟通与技术创新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内部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义东 仲伟俊
本文以江苏省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能源3个行业领域156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3个行业样本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力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产出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研发人员比例与技术创新绩效产出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研发经费对技术创新绩效产出的贡献率远高于研发人员对技术创新绩效产出的贡献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创新绩效产出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产出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企业总资产对创新绩效产出的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员工总数对创新绩效产出的影响程度。研发投入和企业规模对创新绩效产出的影响程度存在行业差异。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创新 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巾
在浙江,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后危机期的持续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技术创新是实现中小企业的逆境突围和新的转型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技术创新,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因此,在产业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如何扬长避短,加快创新,实现迅速转型是重点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动因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丹丹
本文构建了集群网络结构、资源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者间关系的假设模型,并以178家旅游企业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规模、网络开放度和资源获取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回归效应;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部分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完成,网络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没有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完成,网络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来完成。
关键词:
集群网络结构、资源获取能力 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晓红 彭子晟 韩文强
在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以213个样本的实证表明:技术人员、研发技改投入越多、创新转化效率越高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但影响度依次降低,创新转化效率最为欠缺产生"短板效应",对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倩茹 许向阳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阶段,而企业技术创新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尤为重要。碳市场是碳配额和碳汇交易的结合,我国碳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文章在波特假说和创新补偿效应理论基础上,对2014-2021年62个林业上市公司的493个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在微观层面探讨碳价波动影响因素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碳价和汇率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促进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即国际碳价和汇率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和0.28。(2)煤炭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并不显著。(3)由于区域发展差异,汇率对深圳市影响程度更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湖北省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汇率对深圳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系数比湖北省多0.17;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对湖北省影响更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深圳市影响不显著。文章提出3点政策启示:(1)完善碳市场机制,减小外部影响;(2)激励企业创新,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