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9)
2023(10435)
2022(8492)
2021(7710)
2020(6632)
2019(14857)
2018(14509)
2017(28061)
2016(14820)
2015(16638)
2014(16425)
2013(16324)
2012(15172)
2011(13179)
2010(13734)
2009(12928)
2008(13318)
2007(12443)
2006(11077)
2005(10295)
作者
(41932)
(35194)
(34924)
(32794)
(22561)
(16635)
(15948)
(13460)
(12986)
(12629)
(11762)
(11686)
(11413)
(10952)
(10875)
(10504)
(10477)
(10136)
(10077)
(9879)
(8763)
(8526)
(8520)
(8098)
(7960)
(7832)
(7688)
(7673)
(7049)
(6845)
学科
(80792)
(75903)
企业(75903)
(74397)
经济(74307)
管理(62587)
方法(30670)
业经(29270)
(26113)
(23721)
数学(21893)
数学方法(21696)
技术(19791)
(19607)
财务(19595)
财务管理(19571)
企业财务(18531)
农业(17496)
中国(16526)
(16063)
贸易(16056)
(15711)
(14508)
(14198)
(14024)
(14019)
理论(14013)
企业经济(12884)
产业(12615)
(12522)
机构
学院(224086)
大学(218205)
(101834)
经济(100188)
管理(94472)
理学(80615)
理学院(79943)
管理学(79074)
管理学院(78672)
研究(67527)
中国(54925)
(47580)
(45149)
财经(37538)
科学(37242)
(35139)
(33971)
(33942)
(32864)
中心(31201)
经济学(30917)
研究所(29089)
业大(29087)
经济学院(28083)
北京(28062)
商学(27632)
财经大学(27426)
商学院(27404)
(27348)
农业(26507)
基金
项目(140552)
科学(113881)
研究(107273)
基金(104262)
(88746)
国家(87607)
科学基金(77840)
社会(72116)
社会科(68639)
社会科学(68624)
(55848)
基金项目(55147)
自然(47495)
教育(46858)
自然科(46447)
自然科学(46436)
自然科学基金(45728)
(44157)
编号(42780)
资助(41646)
(34479)
成果(33729)
(33553)
(31212)
(31113)
国家社会(30522)
创新(30298)
重点(30282)
(28762)
人文(28054)
期刊
(119512)
经济(119512)
研究(66505)
中国(43064)
(41522)
管理(41258)
(33130)
科学(28752)
学报(27312)
农业(23112)
大学(22422)
技术(22039)
业经(21640)
学学(21296)
(20229)
金融(20229)
财经(19848)
经济研究(18710)
教育(18264)
(17422)
问题(15790)
技术经济(15107)
(14999)
(14497)
世界(13117)
国际(12355)
现代(12311)
财会(12114)
商业(11891)
经济管理(10939)
共检索到344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宇  陆艳红  周晓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嘉仪  苏启林  张庆霖  
由于知识的外部性,知识溢出这个新的区位因子正逐渐构成企业空间竞争的新变量,成为企业选址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是否选址产业集群,实质上是对集群内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的权衡。一方面,知识溢出具有典型的局域性特征,吸引企业选址同一区域,强化了集群现象;另一方面,作为知识溢出载体的产业集群,通过本地生产网络、合作创新、人才流动、非正式交流等机制促进了知识的流动,在为企业减少创新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集群内企业知识损失的风险。因此,不同特征的企业有不同的选址行为:处于学习和模仿创新阶段的中小企业趋于选址集群内,但是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研发技术能力的企业而言,为了防止信息的泄露,往往定位于集群之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宇  陆艳红  张洁  
如何利用创新网络提高自身知识创造水平是当前企业创新的关键议题。本文立足企业层面对集群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创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创新网络功能如何通过有意识的知识溢出实现知识创造。研究发现网络功能对知识创造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有意识的知识溢出在网络功能与知识创造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位置对网络功能与有意识的知识溢出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并且网络位置对有意识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创造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就政府如何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形成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宇  陆艳红  张洁  
如何利用创新网络提高自身知识创造水平是当前企业创新的关键议题。本文立足企业层面对集群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创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创新网络功能如何通过有意识的知识溢出实现知识创造。研究发现网络功能对知识创造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有意识的知识溢出在网络功能与知识创造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位置对网络功能与有意识的知识溢出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并且网络位置对有意识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创造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就政府如何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形成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建亮  
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关于知识溢出的理论来分析浙江省的企业集群现象。认为知识的溢出是导致企业集群的重要原因 ,它不仅决定了集群的规模 ,也影响集群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知识的溢出还会导致集群内部产品的雷同和恶性竞争的发生 ,而依靠知识产权的完全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最有效的手段。当集群内部的企业对专用性知识的要求上升时 ,集群组织就会发生分化 ,可能被企业的一体化所取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嘉仪  张庆霖  
随着集群的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知识溢出等软性因素正逐渐取代资源禀赋、地缘优势等传统集群动因而成为影响企业加入集群的关键。企业追寻知识溢出的选址行为,本质上是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维持竞争的关键性资源。但集群内知识溢出在为企业减少创新成本、降低创新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知识损失的风险,使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激励。因此不同特征的企业有不同的选址行为,企业产业集群选址的决策,实质上取决于企业对集群内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的权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锋  李娟  李宇  
本文基于创新集群中独特的知识生产和知识联结的组织情境,运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企业动机出发,通过多组访,谈从当前知识溢出实践中萃取、提炼出企业有意识知识溢出的概念内涵,并与文献推演相结合构建结构维度,通过预测式与正式问卷获得数据,实证检验开发量表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有意识的知识溢出在创新集群中大量存在,是意愿与行为过程的统一,完整的有意识的知识溢出过程包括溢出意愿、溢出准备和溢出行为效果三个核心要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研究提出了促进创新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江鹏  吴翠花  
本文在归纳国内外有关集群中知识溢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知识溢出、高技术产业集群和研发三个研究要素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提出了这三个要素之间作用关系的研究框架,分别探讨了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对高技术集群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无论是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都可通过研发合作互动实现溢出、提高集群企业的研发产出水平,并最终导致其竞争能力的提升。最后,确定了三个研究要素的测量指标,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小将  
文章有效整合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将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三个关键要素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体系中,构建了知识溢出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同时,研究还通过传统产业集群中209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知识溢出可以直接推动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图为集群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获取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志国  王伟  
从知识溢出对企业集群形成与演进的作用、企业集群中知识溢出的机制、企业集群与知识溢出的相互影响三个方面,对将企业集群与知识溢出相结合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并从打造构建型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角度分析了研究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长峰  杨蕙馨  
在企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是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可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强大动力。企业集群知识溢出途径主要有四种,分别是供应商与客户关系、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研发、企业间人才的流动以及创业和衍生企业。在进行企业集群组织和制度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影响知识溢出的因素,以提高企业集群中知识传播的效率,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和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小将  
培育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企业是集群中最活跃的行为主体,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溢出、集群企业吸收能力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关键要素。首先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溢出、集群企业吸收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本文的研究要素,明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当前集群企业的现实,从吸收能力视角提出了知识溢出支撑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跨越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跨越进行了分析,知识溢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伟  杨眉  
自主创新和知识溢出是技术落后企业提高知识存量、实现技术追赶的两个主要途径。知识溢出作为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之一,对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先,以Verspagen&Cani?ls的知识溢出模型为基础,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构建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模型。然后,以此模型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知识溢出和自主创新共同作用的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知识存量差距范围,以及知识溢出各影响因素对技术追赶的影响,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波  
引入FDI通过知识溢出带动本土集群企业成长是我国区域政府实施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政策工具。针对学术界出现的对立的"强化观"与"弱化观",从本土集群企业的视角,基于对嘉善木业集群企业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FDI知识溢出对本土集群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DI企业主导的全球网络与本土集群企业参与的本土网络虽然并非完全隔离,但是由于FDI与本土集群企业分别沿着两条相对独立的知识发展轨迹演化,因而获得FDI企业知识溢出并不能直接推动本土集群企业成长。并且由于吸收能力的对象专用性特征,本土集群企业较高的吸收能力在促进企业按照原有路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本地锁定问题,阻碍了企业利用FDI的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江鹏  吴翠花  
本文在AJ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溢出的R&D合作博弈模型,并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分别探讨了R&D合作、R&D投入合作与R&D非合作三种情况下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对R&D产出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溢出使得企业在R&D合作情况下的R&D水平、利润最大,若合作企业能积极地提高创新能力,企业也可能实现在R&D合作情况下的产量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