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2)
2023(12947)
2022(11383)
2021(10419)
2020(8784)
2019(20000)
2018(19967)
2017(38909)
2016(20741)
2015(23478)
2014(23485)
2013(23364)
2012(21621)
2011(19715)
2010(19790)
2009(18108)
2008(17429)
2007(15477)
2006(13852)
2005(12019)
作者
(60843)
(50578)
(50353)
(48074)
(32184)
(24185)
(22963)
(19969)
(19298)
(18017)
(17175)
(17163)
(16194)
(16013)
(15613)
(15299)
(15039)
(14744)
(14547)
(14245)
(12509)
(12443)
(12081)
(11552)
(11402)
(11185)
(11094)
(10917)
(10217)
(9815)
学科
(107902)
经济(107725)
管理(58772)
(54631)
(46232)
企业(46232)
方法(42348)
数学(35222)
数学方法(34892)
地方(26156)
(23716)
业经(23678)
中国(23457)
(21640)
(18623)
(16820)
理论(16226)
地方经济(16177)
农业(15801)
(15020)
贸易(15010)
(14854)
环境(14595)
产业(14585)
(14431)
技术(13879)
(12081)
(11948)
金融(11944)
(11483)
机构
大学(306223)
学院(304512)
(130623)
经济(127972)
管理(122900)
理学(106678)
理学院(105499)
研究(104682)
管理学(103782)
管理学院(103231)
中国(74359)
(64890)
科学(63980)
(54999)
(51912)
研究所(47396)
中心(45923)
财经(44821)
(44730)
业大(43639)
(43354)
北京(41199)
(40544)
(40483)
师范(40195)
经济学(39597)
(37741)
(35422)
经济学院(35364)
农业(34596)
基金
项目(208782)
科学(164817)
研究(153577)
基金(151855)
(131234)
国家(130188)
科学基金(112396)
社会(99459)
社会科(93575)
社会科学(93546)
基金项目(81244)
(81050)
自然(71889)
自然科(70139)
自然科学(70126)
自然科学基金(68849)
教育(68623)
(67657)
资助(62142)
编号(62041)
成果(49916)
重点(46211)
(45774)
(45599)
(43133)
课题(42213)
国家社会(40486)
创新(40201)
教育部(39401)
人文(39042)
期刊
(149213)
经济(149213)
研究(92212)
中国(54084)
管理(45838)
学报(45792)
科学(43629)
(40877)
(39483)
大学(34770)
学学(32771)
教育(30310)
农业(28568)
技术(26348)
经济研究(24295)
业经(23222)
财经(22383)
(22173)
金融(22173)
(19297)
问题(19176)
技术经济(16739)
图书(16668)
理论(15005)
科技(14886)
现代(14483)
商业(13970)
(13898)
实践(13465)
(13465)
共检索到444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瀛  袁家冬  
产业集群与集聚区作为社会经济网络进行着组织体内外的信息、资源配置,实现自身网络结构及产业效能的进化。网络行为主体通过合作、联合以及信息技术的衔接构建网络格局,形成了生产与供应链条化结合的生产网络、基于信任实现分工协作的合作网络、加速知识积累与传播的创新网络、金融中介以政府协同支持的衍生网络。该社会经济网络的生命力来源于网络内外资源及环境的持续支持和交流。着眼于社会经济网络对产业集群及集聚区升级的重要作用,应构建政府层网络-创新层网络-生产层网络组合的立体网络体系,并实现区域——国内——国外共享信息的虚拟网络系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峰  沈惠璋  李莉  
作为着力于研究"理性人的互动行为"的一门学科,博弈论几乎可以被运用于经济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复杂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更是能够将博弈论工具应用到复杂的多博弈主体系统中。鉴于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尚未形成系统的梳理,文章先是按照竞争博弈和协调博弈的脉络来对非合作博弈与复杂网络的形成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之后对近些年涌现的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的最后部分给予了研究的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峰  李莉  沈惠璋  刘尚亮  
近年来,以博弈论作为研究工具来讨论社会经济网络的形成及其稳定性和有效性的文献大量涌现。本文主要针对合作博弈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研在用合作博弈对网络进行研究的文献中,主要有这两类:一是固定网络结构,相互连接的理性参与者之间进行博弈,针对不同的参与者选择一定的策略,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另一类是网络结构由博弈产生,理性参与被扩展为对参与人的选择与拒绝而不仅是针对特定参与者策略的选择问题(Kirman,2003)。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在于个体合作交互后能形成什么样的空间结构以及个体在网络中是否能够得到确定的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旺军  
社会经济网络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俱乐部,将区域空间内企业的知识传递、创新活动、企业采购和销售等外部问题内部化,其存在减少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组织之外的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科斯制度的形式。这一理论对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林峰  严北战  
针对目前理论界关于集群式产业链及其治理研究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结合理论演绎和经验归纳两种方法,提出基于经济网络、社会网络的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机制的框架构想;并分别对经济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内容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剖析;认为社会网络治理与经济网络治理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交融,形成了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由此构成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军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 ,网络经济必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将因此发生巨大变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庆建  温作民  张华明  王磊  
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提出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明确定义了生态系统网络,提出它由生物子网络、物质循环子网络、经济子网络和社会子网络构成;提出了生态系统网络的层次性、幂律的度分布、鲁棒性、脆弱性与扰动恢复、时空动态性、网络与流的协同演化等性质和特征;建立了流域生态系统网络模型,并对生态与经济过程耦合机制以及基于生态系统网络的集成管理决策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玉奎  
一、问題的提出—— "方法"来源于对结构变易的把握在解块社会经济系统(以下称为社会系统)问题时,人们常常喜欢提出令人鼓舞的目标,而对于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则缺乏认识,于是他们很难或者根本选择不到满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目标",在现有条件下不存在满意的方法,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温艳萍  
20世纪后期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兴起,构成解决发展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剧了对非营利组织的功能需求,从而使之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力量,其积极效应在于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带动绿色GDP、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志宏  梁流涛  郝晋珉  
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区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可以导致区域在许多特性上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本文采用综合法对区域的社会经济进行评价,并根据不均衡发展原理,利用Moran空间相关指数,对黄淮海地区社会经济空间集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淮海地区各地社会经济在数量上具有差异性,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从时间变化的角度看,近年来区域社会经济空间集聚程度有下降的趋势,区域非农经济发展已经体现出显著的社会经济空间分异格局。黄淮海地区社会经济综合水平比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直辖市、省会、沿海地区和经济区位比较优越的地区,比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中部和南部。已经初步表现出4个非农社会经济集聚增长区,它们分别是京津冀经济区、山东半岛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苏皖北部经济区。但是目前中原经济区和苏皖北部经济区核心地带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今后应加强其核心辐射带动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和周边经济发展。文章最后根据黄淮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构建了区域社会经济集聚发展战略模式,其实质就是加强区域内部地区间农业生产和非农经济建设的分工与协作,以促进区域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和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竞争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薛蓉娜  王文树  
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文章分析了通信业对经济区社会经济的影响机制,并着重分析了通信业对经济区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社会经济统计学来源于社会经济统计的实际活动。我们研究社会经济统计学,应当从研究社会经济统计活动入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松  陆林  凌善金  宣国富  
湖区农户的社会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存与生产方式,进而影响着人类活动对湖泊湿地开发利用的方式、强度。因此,调查湖区农户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助于加深对湖泊周边人类活动的认识与理解。文章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庆沿江湖区农户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状况,提出了5点基本对策思考,以促进湖区农户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提高,加强农户对湿地的认识及其自觉保护湿地的意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建发  陈伯庚  
本文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要求,认为上海房地产业与地区社会经济基本协调,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问题,并提出未来上海房地产业和谐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