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2)
2023(14477)
2022(12410)
2021(11626)
2020(9570)
2019(21872)
2018(21888)
2017(41698)
2016(22724)
2015(25273)
2014(25520)
2013(24888)
2012(22848)
2011(20548)
2010(20552)
2009(18579)
2008(17968)
2007(16006)
2006(13867)
2005(11913)
作者
(65337)
(54309)
(53918)
(51161)
(34308)
(26001)
(24540)
(21342)
(20629)
(19306)
(18584)
(18173)
(17264)
(17154)
(16657)
(16583)
(16252)
(16106)
(15522)
(15310)
(13436)
(13412)
(13158)
(12360)
(12092)
(12057)
(12006)
(11754)
(10897)
(10889)
学科
(91488)
经济(91393)
管理(68176)
(63979)
(54554)
企业(54554)
方法(38292)
数学(32311)
数学方法(31960)
中国(24224)
(24029)
地方(23805)
业经(21999)
技术(20669)
(20563)
(20426)
(17086)
理论(16561)
农业(15996)
(15170)
环境(14466)
产业(13828)
(13772)
贸易(13763)
地方经济(13626)
(13598)
银行(13551)
技术管理(13303)
(13282)
金融(13273)
机构
学院(317086)
大学(315773)
管理(127667)
(122280)
经济(119530)
理学(110842)
理学院(109572)
管理学(107770)
管理学院(107179)
研究(105641)
中国(76788)
科学(67652)
(67521)
(54483)
(52797)
(50698)
研究所(48434)
业大(47907)
中心(47602)
(46734)
财经(43715)
(43060)
师范(42625)
北京(42368)
农业(39639)
(39608)
(39260)
(38292)
技术(35946)
经济学(35396)
基金
项目(223022)
科学(175716)
研究(165100)
基金(159266)
(139046)
国家(137860)
科学基金(118415)
社会(102711)
社会科(97228)
社会科学(97203)
(89883)
基金项目(85302)
自然(76548)
教育(75308)
(74971)
自然科(74738)
自然科学(74719)
自然科学基金(73369)
编号(67919)
资助(63809)
成果(54947)
(49920)
重点(49910)
(48917)
(47776)
课题(47625)
创新(45902)
项目编号(41910)
科研(41842)
国家社会(41506)
期刊
(134519)
经济(134519)
研究(90991)
中国(62915)
学报(50329)
管理(47828)
科学(46975)
(45871)
教育(40816)
(39712)
大学(37538)
学学(35224)
农业(31971)
技术(29085)
(23904)
金融(23904)
业经(23803)
经济研究(20866)
财经(20275)
科技(18289)
图书(17591)
(17414)
问题(17334)
(16658)
技术经济(15690)
理论(15017)
商业(14388)
(14269)
现代(14242)
实践(13831)
共检索到458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邦英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网络,它能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区域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系统向高效率的创新网络演进,从而吸引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在本区域内聚集、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作者认为,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来构建西部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西部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1)加强产业集群主体建设,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模范来形成区域创新网络;(2)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促进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中介机构之间信息高效流动,合理配置资源;(3)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林生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创新网络,产业集群有利于知识扩散、企业合作、创新人才的聚集及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等;我国目前许多区域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产业集群,但存在集群以中小型的非公有企业为主,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强,产业聚集基地的创新体系不健全,各地创新能力不平衡等问题;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政策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产业的集聚发展、创新体系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逐渐成为新世纪产业发展的主流,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又构成次一级的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规模变小的区域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活力所在,区域创新体系如果没有本地化的产业体系为依托,就失去了根本的发展动力。按照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产业与区域创新环境的整合度越高,越利于产业和区域的发展。因此,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坚实基础,是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与目标关联四方面的紧密联系。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表现在: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获得创新资源;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有利于加快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依托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思路为: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产业集群整体的创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凡萍  贾永飞  
本文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入手,从实现创新转型的重大战略、产业转型升级两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研究了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及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四种创新模式,从核心主体、支撑体系、关键保障体系、配套服务体系等四个层面构建支撑全产业链的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并提出了关于加快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巾  
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体系的成熟能促成产业集群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台州产业集群面临的创新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项目驱动的科技平台进行发展、完善集群与区域创新政策、培育企业孵化器、打造学习型和竞争合作集群文化方面,提出了加强区域创新和集群创新耦合发展的建设性方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良强  郑雨苹  周颖  
针对我国区域经济中存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和功能分离的现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性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从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及目标关联等四个维度评价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的评价与分析,为寻求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孟春  李泓欣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由于存在着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多项关联,二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积极培育和推进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洪军  张红霞  王鹏  
我国许多地方通过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竞争优势,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如何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以维持产业集群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省贵  顾新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研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包括了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建设、要素流转建设和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帮俊  王冬  
通过建设区域的产业创新网络,使得区域内产业体系在技术、市场的交互动态演进中不断扩张,实现新技术的更新和转化,有利于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对区域未来产业创新主导模式的思考,确立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网络协作式发展模式。确立主导产业之后,必须根据产业关联性建立起相互依存的产业发展网络。文章借鉴目前各地产业自身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各地政府对于主导产业及形成的产业价值链所给予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促进区域各个重点发展产业尽快壮大并鼓励企业间的竞争,鼓励各个相关企业形成相互支持的产业配套网络,实行紧密地围绕主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力  王燕燕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首次建立起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洁  刘思峰  施琴芬  
中国企业如何形成具有区域创新优势的产业集群,如何利用知识联盟参与竞争并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探讨了产业集群下的知识创新体系构建动机和体系框架,详细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知识特征,系统研究了产业集群下知识的转移途径和方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邢华  王旭辉  胡汉辉  
研究日本区域集群规划的背景、内容和推进过程对于我国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