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9)
2023(9526)
2022(7885)
2021(6925)
2020(5536)
2019(12227)
2018(11870)
2017(22775)
2016(11815)
2015(13101)
2014(13327)
2013(13515)
2012(13257)
2011(12459)
2010(12866)
2009(11878)
2008(11444)
2007(10337)
2006(9732)
2005(9231)
作者
(36671)
(30743)
(30472)
(29031)
(19524)
(14488)
(13827)
(11826)
(11699)
(10983)
(10678)
(10159)
(10015)
(10009)
(9591)
(9475)
(9059)
(8775)
(8686)
(8377)
(8082)
(7518)
(7469)
(7201)
(6985)
(6950)
(6697)
(6591)
(6297)
(6010)
学科
(82830)
经济(82780)
管理(28956)
地方(28175)
(27775)
中国(22145)
方法(20934)
(19527)
企业(19527)
(18746)
数学(17846)
业经(17774)
数学方法(17772)
地方经济(17679)
(13835)
农业(13335)
产业(12930)
(12494)
环境(11885)
(11728)
金融(11726)
(10976)
(10648)
银行(10639)
(10511)
(10000)
贸易(9989)
技术(9694)
(9472)
(9456)
机构
学院(184249)
大学(180823)
(91372)
经济(89685)
研究(74196)
管理(65473)
中国(55900)
理学(54618)
理学院(53881)
管理学(53214)
管理学院(52844)
科学(42471)
(39629)
(38141)
(37266)
研究所(34192)
中心(32108)
(30055)
经济学(29436)
(28851)
财经(28670)
(26566)
(26425)
师范(26217)
经济学院(26101)
北京(25936)
(25756)
(23799)
科学院(23300)
业大(23216)
基金
项目(114751)
科学(91317)
研究(87544)
基金(81499)
(70201)
国家(69625)
科学基金(59150)
社会(58522)
社会科(55696)
社会科学(55688)
(46485)
基金项目(42572)
(38006)
教育(37402)
编号(34527)
(33835)
自然(33820)
自然科(32934)
自然科学(32929)
自然科学基金(32326)
资助(32312)
发展(28388)
(27939)
成果(27901)
重点(26744)
课题(25547)
国家社会(24755)
(24553)
(24054)
创新(22644)
期刊
(118768)
经济(118768)
研究(63870)
中国(42934)
(28239)
管理(26933)
(25872)
科学(24865)
学报(23634)
(20737)
金融(20737)
经济研究(19737)
农业(19341)
业经(18995)
教育(18916)
大学(18145)
技术(17723)
学学(17161)
问题(15309)
财经(15068)
(13395)
技术经济(11741)
(10987)
世界(10904)
商业(10209)
经济问题(10157)
国际(9941)
(9831)
资源(9795)
统计(9473)
共检索到306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丽君  秦耀辰  
产业集聚不仅仅是一种地理空间邻近现象,更是企业保持不败竞争、区域保证强劲发展优势的重要策略。新野县是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县级地域单元,其棉纺织产业是以传统资源为依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回顾区域发展理论,从产业集群视角对新野县棉纺织产业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产业集群的壮大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不仅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工业化质量,而且促进了城乡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承功  刘恩财  田华  孙贵荒  
文章通过对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阐述了产业集群的形成要素及其现实中的主要类型;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如何依托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姗姗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前期,二者间相互促进的作用有限,产业集群未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有效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华锋  李玉娥  付秀彬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高阳县典型的纺织产业集群,研究区域经济中的县域农村经济层面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壮大机制以及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农村发展的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丽群  
江苏省宿迁市近十年来发展迅猛,凭借以洋河酒业为中心的洋河新区、南蔡乡高效农业、骆马湖生态旅游、沭阳县花木特色产业以及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的招商引资工作,踏上了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的轨道。2013年8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暑期实践团在充分调研宿迁市县域产业集群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宿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宿迁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成丽  赵礼强  张波  
目前产业集群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也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本文在分析沈阳市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产业集群促进沈阳市县域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并从加强政府引导扶持、打造主导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及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促进沈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栾贵勤  刘超  张可  
江西县域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县域工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传统工业比重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是提升江西县域经济的一项有效措施。产业集群利于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信息交流,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促进江西县域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余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县域。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化解“三农”难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着力打造特色、支柱产业,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河  
本文首先点明在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县域经济是一个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和建设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差异性、梯度性等特点,进而提出发展县域产业经济的路径和关键措施。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专业化产业区是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它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具有自组织功能。通过企业集群与产业关联,形成以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地方产业体系,推动县域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与成功之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起生  
产业集群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经济现象,是构成经济基本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和竞争力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推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切实发挥县域优势的重要手段。山东省乐陵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在传统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发展了一些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实力与县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呈现出良好的互动共增的发展态势。当然,产业集群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明显的不足之处与发展难题,如发展空间受限,企业融资困难,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文章指出,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丽群  姚超  胡涛  
该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运用实地调研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江苏北部的全国百强县沭阳花木产业集群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沭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从而为明晰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提供依据。沭阳县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集群(花木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经验值得广大农区县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宗宾  
河南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县域人口和县域国土面积都占全省总数的90%左右。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历来是关系全局的“重头戏”。没有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和县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就没有今天全省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同样,到本世末,河南经济再上新台阶的难点、关键、潜力和希望都较多的反映在县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上。据匡算,我们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半的目标,其增长速度就必须达10%。而要达到这个速度,完全依靠预算内工业和中心城市的发展回旋余地较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县域经济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我省实现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都集中在人均水平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河东  黄文炎  
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既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广西贺州现阶段发展态势的必然举措。本文概括了广西贺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从产业结构和动力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制约广西贺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动力结构升级是实现广西贺州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