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39)
- 2023(3873)
- 2022(3305)
- 2021(2894)
- 2020(2436)
- 2019(5274)
- 2018(5161)
- 2017(9964)
- 2016(5282)
- 2015(5891)
- 2014(5982)
- 2013(6054)
- 2012(5673)
- 2011(5138)
- 2010(5305)
- 2009(4768)
- 2008(4690)
- 2007(4260)
- 2006(3748)
- 2005(3201)
- 学科
- 济(29394)
- 经济(29374)
- 管理(13456)
- 业(12277)
- 中国(10187)
- 地方(10151)
- 企(9916)
- 企业(9916)
- 方法(8883)
- 产业(8507)
- 数学(7260)
- 数学方法(7204)
- 业经(7043)
- 城市(6078)
- 农(5920)
- 地方经济(5383)
- 结构(5089)
- 技术(4760)
- 环境(4581)
- 城市经济(4404)
- 学(4375)
- 发(4130)
- 理论(4047)
- 制(3926)
- 农业(3836)
- 和(3697)
- 产业结构(3681)
- 财(3419)
- 银(3141)
- 银行(3140)
- 机构
- 学院(78726)
- 大学(75334)
- 济(34467)
- 经济(33605)
- 管理(30433)
- 研究(27549)
- 理学(26041)
- 理学院(25698)
- 管理学(25363)
- 管理学院(25209)
- 中国(19235)
- 科学(16781)
- 京(16381)
- 财(13342)
- 所(13099)
- 中心(12480)
- 江(12260)
- 研究所(11871)
- 财经(10801)
- 经济学(10762)
- 农(10677)
- 业大(10638)
- 范(10538)
- 院(10488)
- 师范(10467)
- 州(10221)
- 北京(9941)
- 经济学院(9757)
- 经(9659)
- 技术(8478)
- 基金
- 项目(55488)
- 科学(44511)
- 研究(41174)
- 基金(39334)
- 家(33626)
- 国家(33386)
- 科学基金(29525)
- 社会(27583)
- 社会科(26413)
- 社会科学(26407)
- 省(23228)
- 基金项目(21671)
- 划(18720)
- 自然(17736)
- 教育(17397)
- 自然科(17315)
- 自然科学(17310)
- 自然科学基金(16967)
- 编号(16395)
- 资助(14776)
- 发(14017)
- 重点(12499)
- 成果(12204)
- 创(11959)
- 课题(11737)
- 发展(11736)
- 国家社会(11611)
- 展(11572)
- 创新(11186)
- 部(11107)
共检索到114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及城市群竞争力的核心。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产业链条化、企业生态化和产业关联性的耦合。产业集群是形成城市群的基础,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塑造并实现领域性价值。沿海城市群的产业集群的构建,必须根据各城市的区位特点与资源优势调整产业侧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以旅游业、房地产业和边贸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关键词:
沿海城市群 产业集群 核心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成群
城市化质量表现在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生产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趋于一致,城乡差距逐步被淡化和消除,最终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本文借助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的城市化质量作出分析与评价,并为提高南北钦防城市群城市化质量提出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城市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潜能的沿海开放型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创新的策源地,为广西和东盟双边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经济全球化,南北钦防城市群生产力发展有明显的不足。要发展沿海城市群,必须正确把握城市化与生产力布局之间的关系:战略上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新型产业集群;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水平、模式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
沿海城市群 生产力布局 战略 选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经南 王存颂 Jefferey Sellers
关键词:
城市区域 城市流 长三角 武汉城市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经南 王存颂 Jefferey Sellers
经济全球化以来,城市群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空间集聚形态。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较早的沿海三大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等,对于内地的城市群则涉及较少。而两者间对比研究则更为缺乏。本文选取沿海与内地城市群的典型代表——长三角和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构建GIS城市流强度模型,从客运流、信息流两个方面对两大城市圈的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与沿海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内地武汉城市圈城市流强度较小;在结构方面,沿海的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已经发育成熟,形成了多级中心结构,而武汉城市群仍是单中心结构。据此,从空间规划角度提出旨在提高内地城市群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
城市区域 城市流 长三角 武汉城市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鹏 刘曙光 陈才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研究表明:沿海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效率整体一般,呈现辽中南>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纯技术效率差别不大,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处于纯技术效率前沿,规模效率有效的城市与综合效率有效的城市完全一致;沿海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标变化的平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直接源于技术进步,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影响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亚男 唐晓彬
着力推动我国沿海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对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基于我国沿海四大城市群36个代表性城市的宏观统计数据,从高质量发展的量与质关系出发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沿海城市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结合PCA-EM测度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测度,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和CVM测算法研究了四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同时采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四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异的各因子的解释力。研究表明,沿海四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得分最高,京津冀城市群内部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最大;整体上,绿色发展维度的平均得分最高,创新发展维度的平均得分最低;四大城市群之间及其内部各城市间在六个维度上的表现差距较大,一些城市在各维度上的发展不平衡性显著;经济发展因子的驱动作用最强,协调发展因子的作用力最小且不显著,任意两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力均大于各单一因子的作用力。沿海各城市群应从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出发,继续以创新发展战略为引领,提高创新成果的产出与质量;应结合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制定阶段性的规划方案,实现区域内部各城市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发展质的稳步提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曙光 尚英仕
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4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城市群及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借助障碍度模型测算了投入产出指标对各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障碍度。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城市群绿色发展综合效率水平由大到小依次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效率仅有珠三角城市群达到DEA有效,纯技术效率除山东半岛外其他城市群均达到DEA有效,规模效率四大城市群均未达到DEA有效;2011年和2016年绿色发展效率下降趋势明显,其它年份基本保持平稳;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贡献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三个期望产出指标是制约沿海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大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受投入指标阻碍大,中小型城市受期望产出指标阻碍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明月 王成新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障碍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了2008—2018年我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化格局存在异质性,东部沿海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相对优于内陆城市;单项指标的障碍度分析表明,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是对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共性影响的障碍因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鹏 刘曙光 陈才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研究表明:沿海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效率整体一般,呈现辽中南>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纯技术效率差别不大,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处于纯技术效率前沿,规模效率有效的城市与综合效率有效的城市完全一致;沿海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标变化的平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直接源于技术进步,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影响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的前5位障碍因子是城镇化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建成区面积;工业SO2排放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全方位提升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鹏 刘曙光 陈才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研究表明:沿海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效率整体一般,呈现辽中南>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纯技术效率差别不大,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处于纯技术效率前沿,规模效率有效的城市与综合效率有效的城市完全一致;沿海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标变化的平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直接源于技术进步,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大;影响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甄延临 张杰军 陈怀录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城市群内城市近10年城市区域地位演进规律,从区域内产业的组织层面、空间层面、产品和服务层面等角度来研究城市群内价值链空间配置,以及在这种空间配置与价值链地理聚集性共同作用下城市群内城市地位的演化特征及内在机理。
关键词:
城市群 价值链 城市地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俊 谭传凤 常旭
在阐述世界经济发展走势及城市带功能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应加强沿海城市带的建设。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东部沿海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得出中国东部沿海已基本具备了城市带发展条件的结论。最后,提出中国沿海城市带分段培育的基本构想,并对北部哈大城市带、中部京沪城市带和南部粤南城市带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城市带 中国沿海 培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天戈 张杰 时卉
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9个省份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东部沿海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和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对城市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上,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前期下降后期波动,综合效率仍有31.2%的提升空间,生产效率区域间差异趋向收敛,环境治理效率出现明显的城市群间分异,综合效率主要受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在生态效率的时间演进上,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呈“U”型,山东半岛城市群呈倒“U”型,长三角城市群缓慢下降;在空间演进上,标准差椭圆和生态效率的空间演进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影响因素上,经济密度和科技水平会对综合效率、生产效率和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综合效率存在负向影响,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区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天戈 张杰 时卉
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9个省份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东部沿海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和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对城市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上,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前期下降后期波动,综合效率仍有31.2%的提升空间,生产效率区域间差异趋向收敛,环境治理效率出现明显的城市群间分异,综合效率主要受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在生态效率的时间演进上,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呈“U”型,山东半岛城市群呈倒“U”型,长三角城市群缓慢下降;在空间演进上,标准差椭圆和生态效率的空间演进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影响因素上,经济密度和科技水平会对综合效率、生产效率和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综合效率存在负向影响,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区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