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0)
2023(11640)
2022(9619)
2021(8620)
2020(7290)
2019(16380)
2018(16340)
2017(31742)
2016(16901)
2015(18888)
2014(18600)
2013(18515)
2012(16893)
2011(14869)
2010(15059)
2009(14285)
2008(14481)
2007(13216)
2006(11712)
2005(10871)
作者
(46360)
(38787)
(38662)
(36790)
(24807)
(18348)
(17527)
(14910)
(14683)
(13984)
(13223)
(13025)
(12484)
(12374)
(11931)
(11742)
(11490)
(11317)
(11144)
(11127)
(9556)
(9484)
(9306)
(8918)
(8652)
(8648)
(8594)
(8549)
(7612)
(7561)
学科
(83060)
(76922)
经济(76800)
(76394)
企业(76394)
管理(69603)
业经(30167)
方法(28417)
(27393)
(26307)
(20166)
财务(20149)
财务管理(20128)
(19967)
数学(19880)
数学方法(19757)
企业财务(19039)
农业(19012)
技术(18800)
中国(17192)
地方(16846)
(15362)
(14837)
(14564)
理论(14063)
(13938)
体制(13337)
产业(13251)
(12345)
贸易(12333)
机构
学院(246027)
大学(238615)
(107071)
经济(105080)
管理(101606)
理学(86752)
理学院(85928)
管理学(85075)
管理学院(84589)
研究(75039)
中国(60719)
(52526)
(49889)
科学(41700)
财经(40536)
(39307)
(37396)
(36468)
(35768)
中心(34934)
业大(32572)
经济学(31903)
研究所(31477)
北京(30921)
(30617)
财经大学(29486)
商学(28971)
农业(28968)
经济学院(28755)
商学院(28701)
基金
项目(156951)
科学(126644)
研究(121199)
基金(114550)
(96265)
国家(95335)
科学基金(85181)
社会(79956)
社会科(75894)
社会科学(75879)
(63628)
基金项目(61493)
教育(53278)
自然(52480)
自然科(51225)
自然科学(51215)
(50675)
自然科学基金(50389)
编号(49084)
资助(44550)
成果(38526)
(36724)
(36080)
(35695)
(35367)
(34500)
重点(34336)
课题(33549)
创新(33315)
国家社会(32745)
期刊
(129783)
经济(129783)
研究(74307)
中国(49377)
(45640)
管理(44047)
(36524)
科学(30494)
学报(27834)
农业(25129)
业经(24432)
技术(23301)
(23153)
金融(23153)
大学(23044)
学学(21858)
教育(21016)
财经(20877)
经济研究(19121)
(18180)
问题(17293)
(15728)
技术经济(14575)
现代(14016)
财会(13527)
商业(12635)
(12406)
世界(12186)
经济管理(11562)
会计(11560)
共检索到376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若愚  
与技术、资本相比,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创新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条件下企业、产业和区域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通过集群生产方式构建地方性生产网络对国家或区域制造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天津自行车产业的发展表现为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演进过程,即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大而全”和“小而全”的高度纵向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向“专业化+网络化”的集群式生产组织方式转变,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得益于地方生产网络的构建。文章通过这一案例研究,探讨如何利用这次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和演进中隐藏的潜在后发优势,提升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赖红清  
以白色家电产业集群佛山基地为例,阐述了产业集群对群内企业提供的竞争优势,分析了集群内企业间的信息融合及生产方式转变,最后从战略、客户、生产计划、仓储管理及生产管理等不同方面提出了依靠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勇军  汤筱晓  
针对中国沿海地区数量众多、规模巨大、布局分散的产业集群,本文作者曾提出了进行跨区域产业集群整合的必要性,并根据各集群之间联结方式的差异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整合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集群内与集群间产业链整合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沿海地区计算机制造业集群的现状,提出计算机制造业进行集群间产业链整合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研究如何突破计算机制造业集群进行产业链整合的障碍以及具体的发展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春辉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分析了集群化发展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演进规律的分析,指出了装备制造业应该选择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牛建国  张世贤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采用贸易增加值研究我国以纺织、鞋、服行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阶以及传统制造业2008年前后相对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并实证研究基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竞争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纺织、鞋服行业1995-2011年期间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整体攀升,尤其是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显著,高于我国制造业同期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整体水平;相对国际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之后呈弱化趋势;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等基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呈U形,要素成本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博弈"是产生U形效应的主要原因。积极推动创新提升生产效率、积极推进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过程以及不断拓宽产业链和产品链是保持和提升我国传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德升  
制造业竞争力不强是近年来天津外贸出口竞争力出现了下降趋势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天津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陈旧、出口过于依赖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民营制造业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不强等方面分析了天津制造业竞争力不强导致外贸出口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和专项规划,持续推动天津制造业转型升级"、"围绕国家新基建脉络,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数字化变革的机遇,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采取多种举措提升天津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聚焦痛点堵点,为民营企业开展对外贸易营造更好营商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品  范家琦  
文章针对浙江传统制造业自身发展的特点,选择传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此指标体系利用统计数据,对浙江传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提出提升浙江传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雪玲  邓志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比较该产业内贸易指数和竞争力指标,发现该产业内技术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高,竞争力指数却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低,竞争力指数却高,但竞争力不易长期保持。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与竞争力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却呈负相关关系。从时间序列来看,整个产业和每个产品的两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扩张可以提升该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张明倩  
加入WTO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禹霆  唐晓华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强表面上体现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上,但其重要的根源在于传统体制制约下的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因此,促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形成,扶持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共生的寡头主导型产业组织结构是培育和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决定性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明娟  王子成  张建武  
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评价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广东省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明娟  王子成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测度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测度珠三角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珠三角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爱乐  余海艳  
本文在对温州电器产业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际钻石”理论,对构成国际竞争力的诸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定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蓝天  殷杰敏  蔡强  
文章基于区域产业视角,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大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从投入、产出和市场绩效三个层面综合评价了其竞争力及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连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较强,但是存在着产业资金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市场扩张能力较差、产业产品区域输出程度较低等问题;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大连装备制造业的主导行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蕴诗  徐向龙  陈涛  
论文基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与标准竞争等文献研究,发现由于创新主体分散、联盟创新动力不足和缺少研发经验积累与资源共享,导致中国制造产业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不足,致使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品牌企业利润微薄。论文提出要加快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明确核心技术突破方向与关键零部件创新目标,借助合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协同整合各种创新主体,建立广泛国际与国内技术联盟,加快研发资源共享与海外研发中心建设,跟踪国际前瞻性研究,集中资源构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体系,培育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最终实现产业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