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4)
2023(7256)
2022(6112)
2021(5390)
2020(4298)
2019(9812)
2018(9476)
2017(18192)
2016(9676)
2015(10629)
2014(10835)
2013(10872)
2012(10704)
2011(9969)
2010(10227)
2009(9364)
2008(9094)
2007(8396)
2006(7691)
2005(7241)
作者
(29038)
(24090)
(24060)
(22672)
(15259)
(11470)
(10894)
(9444)
(9227)
(8826)
(8284)
(7980)
(7762)
(7755)
(7639)
(7409)
(7183)
(6927)
(6838)
(6837)
(6288)
(5981)
(5936)
(5535)
(5464)
(5426)
(5410)
(5323)
(4969)
(4808)
学科
(54415)
经济(54371)
管理(25045)
(24667)
地方(22317)
中国(17814)
(17223)
企业(17223)
(16052)
业经(14077)
方法(13566)
地方经济(13129)
农业(11410)
数学(11159)
数学方法(11098)
产业(10881)
(10244)
(9346)
技术(9115)
(8955)
金融(8954)
环境(8645)
(8378)
(8316)
银行(8307)
(8228)
(8222)
(8082)
贸易(8071)
(7643)
机构
学院(143990)
大学(140267)
(65305)
经济(64025)
研究(56214)
管理(52643)
理学(44026)
理学院(43439)
管理学(42928)
管理学院(42632)
中国(41871)
科学(32726)
(31342)
(29455)
(28916)
研究所(25800)
中心(24750)
(23864)
(23299)
财经(21957)
(21217)
师范(21037)
北京(20549)
经济学(20197)
(20150)
(19730)
(19274)
业大(18876)
农业(18171)
经济学院(18137)
基金
项目(91131)
科学(72108)
研究(70519)
基金(63782)
(54859)
国家(54385)
社会(46056)
科学基金(46045)
社会科(43818)
社会科学(43812)
(37300)
基金项目(33652)
(30529)
教育(30110)
编号(28547)
(27983)
自然(26208)
自然科(25530)
自然科学(25527)
自然科学基金(25060)
资助(24999)
成果(23538)
发展(23279)
(22877)
重点(21053)
课题(21050)
(19519)
(19471)
国家社会(19186)
创新(18301)
期刊
(84185)
经济(84185)
研究(48998)
中国(34970)
(24282)
管理(21081)
(20976)
科学(19672)
学报(18781)
教育(17156)
农业(16744)
(15805)
金融(15805)
业经(15573)
大学(14583)
学学(13614)
经济研究(13512)
技术(13049)
问题(11231)
财经(10841)
(9570)
(8578)
商业(8036)
(7876)
世界(7820)
技术经济(7808)
经济问题(7618)
科技(7442)
(7406)
论坛(7406)
共检索到236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维海  
当前产业集群日益成为提升产业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打造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成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及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则是中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巨大推动力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崔新进  王锐兰  
纵观世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高新技术行业还是在一般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存在着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维,可以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令岩  
从FDI和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出发,对二者间关联性进行机理分析之后,利用29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工业企业数据(1986~2008)验证FDI与我国产业集聚水平的相关性,阐述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现状和水平,最后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利用FDI推动集群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文清  林罡  刘宏伟  
产业集群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以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的基本特性,通过对东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永娇  郑华珠  董锁成  钱娇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缓解经济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双重胁迫压力尤为至关重要。为此,基于2000—2018年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集,构建空间滞后模型,模拟产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中西部区域碳排放持续增长且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及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出现"高—高"和"低—低"空间分布。(2)产业资源配置效率(TI)及产业结构高级化(TS)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缓作用,现阶段优化TI比TS升级对减缓碳排放更有效,其直接和间接的边际效应强度分别达41.2%和32.2%、8.0%和6.1%,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增长对碳排放的边际效应强度。(3)为此,中西部地区应加强TI和TS优化升级,特别是近期内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进而解决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双重胁迫压力,减少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永娇  郑华珠  董锁成  钱娇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缓解经济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双重胁迫压力尤为至关重要。为此,基于2000—2018年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集,构建空间滞后模型,模拟产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中西部区域碳排放持续增长且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及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出现"高—高"和"低—低"空间分布。(2)产业资源配置效率(TI)及产业结构高级化(TS)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缓作用,现阶段优化TI比TS升级对减缓碳排放更有效,其直接和间接的边际效应强度分别达41.2%和32.2%、8.0%和6.1%,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增长对碳排放的边际效应强度。(3)为此,中西部地区应加强TI和TS优化升级,特别是近期内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进而解决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双重胁迫压力,减少碳排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樊丽明  李华  
财政税收政策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制定支持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和进步的财政税收政策时 ,我们应坚持合理制定中西部开发中的产业政策 ,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 ,逐步、稳固地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 ;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中应突出政府支持重点 ,并发挥市场作用 ,实现“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的结合 ;综合运用多种财政税收政策手段 ,并使之逐步规范化、法律化。应集中政府财力 ,为中西部产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吸引社会资金、鼓励人才流动 ,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 ;制定规范、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为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君  
西部地区企业网络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国家主要出于战略后方的考虑,通过指令性计划在西部地区建立了一些国防和重化工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聚集区①,但这些企业网络并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协同关系。因此培育发展新的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小明  王艺锦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富集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西部地区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能源产业集群,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地方合作网络,而且科技水平较低、能源开发浪费较大。西部地区应实施集群发展战略,科学规划,"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培育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性能源产业集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  
西部地区拥有自然资源的独特竞争优势,如何高效地利用西部自然资源对西部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是有效利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文章在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特征,提出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实现机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孟令岩  
FDI与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种动态循环运动,具有互动和累积因果关系。对全国29省工业企业数据(1986~2010年)的检验表明:FDI与我国产业集聚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落后,并呈现出俱乐部趋同效应,必须优化外资结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特有优势,加强各类园区建设,创造集聚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翟书斌  
中西部地区的落后,关键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低水平。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对于从整体上缩小地区差距,实现长期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目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推进农业产业化,对于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中西部农村工业化进程,具有更为关键的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拾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推进产业转移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转移是转出区的推力、目标区的拉力与接纳能力及转移通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国家层面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并加大宏观政策引导力度;在区域层面,要根据中西部不同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承接能力和承接水平,在中部地区实施"产业对接"策略,在西部地区实施"产业承接"策略,并寻求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产业转移的最佳模式和合理路径;在企业层面,要对不同转移状态、不同转移类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转移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尤晓  
本文就垂直产业迁移理论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迁出的方向与必然趋势和亚洲四小龙接受产业迁移移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经济腾飞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接受产业迁移的优、劣势,并据此对该地区接受产业迁移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凌华峰  杨晓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