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8)
2023(7610)
2022(6294)
2021(5604)
2020(4353)
2019(10018)
2018(9514)
2017(18566)
2016(9995)
2015(11386)
2014(11704)
2013(11662)
2012(11286)
2011(10377)
2010(10658)
2009(9645)
2008(9482)
2007(8752)
2006(7999)
2005(7711)
作者
(30119)
(24911)
(24874)
(23411)
(15870)
(11869)
(11307)
(9657)
(9624)
(9190)
(8495)
(8408)
(8125)
(8054)
(7901)
(7738)
(7371)
(7239)
(7202)
(7012)
(6517)
(6146)
(6088)
(5823)
(5678)
(5616)
(5602)
(5579)
(5234)
(4887)
学科
(56844)
经济(56808)
(26320)
管理(24112)
地方(19782)
(19474)
企业(19474)
中国(18036)
方法(15823)
(15310)
业经(14341)
数学(13263)
数学方法(13210)
地方经济(11881)
产业(11106)
(10628)
金融(10627)
农业(10263)
(9990)
(9842)
银行(9834)
(9708)
(9212)
贸易(9199)
(9192)
技术(9166)
(8765)
环境(8064)
理论(8036)
(7951)
机构
学院(151687)
大学(146149)
(69277)
经济(67900)
研究(56812)
管理(55268)
理学(45674)
理学院(45141)
管理学(44593)
管理学院(44298)
中国(44221)
(32256)
科学(31298)
(30470)
(28742)
研究所(25437)
中心(25246)
(25022)
(24160)
财经(23371)
经济学(21421)
北京(21303)
(21269)
师范(21089)
(21037)
(20444)
(20276)
经济学院(19137)
业大(19022)
农业(18430)
基金
项目(91715)
科学(72585)
研究(72193)
基金(63348)
(53808)
国家(53310)
科学基金(45881)
社会(45685)
社会科(43500)
社会科学(43493)
(38504)
基金项目(33101)
教育(32864)
(30871)
编号(30000)
(27630)
自然(26662)
自然科(26027)
自然科学(26024)
资助(25904)
自然科学基金(25570)
成果(23998)
发展(23159)
(22740)
课题(22432)
重点(21073)
(19965)
(19722)
创新(18643)
国家社会(18570)
期刊
(88725)
经济(88725)
研究(52267)
中国(37404)
(24149)
管理(23165)
(21650)
教育(21279)
(20483)
金融(20483)
科学(19152)
学报(18010)
业经(16667)
农业(16525)
技术(16021)
大学(14288)
经济研究(14187)
学学(13273)
财经(12274)
问题(11789)
(10830)
商业(9024)
(8973)
(8648)
技术经济(8479)
世界(8254)
国际(8156)
经济问题(7886)
(7784)
论坛(7784)
共检索到252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勇军  金小星  
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正是以大量中小企业为主体、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柱及其与专业市场的良性互动,避开了浙江资源匮乏等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条件缺失的先天不足,有力地推动着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浙江发展为以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支撑、块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大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录青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对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分析入手,研究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互动机理,并分析了重庆市实现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障碍,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区内产业群企业和专业市场企业协同发展、与高等院校的合作、重组与整合市场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乃全  任光辉  
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在我国近30年的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同时以二者为经济支撑的区域中,市场和生产企业集群之间的相互拉动和彼此支撑呈现阶段演进的特征。本文在对互动演变过程做出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抽象出影响互动的相关因子体系:制度供给、网络组织、商品结构、组织结构、市场规模、历史基础等,通过不同因子在四个情形中的组合演绎推断可能造成的影响,认为要实现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较好发展,可以考虑糅合现有的理论成果并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在政策制定上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些思路。作为理论分析的佐证,文章对义乌的经济发展案例进行了讨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凌  张亚男  
专业市场是产业集群的市场主体。本文以重庆为例,结合其专业市场现状,提出建立、提升、整合专业市场的途径和措施,以促进产业集群的日臻完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金国  
本文认为,传统产业集群与现代流通业特别是专业化市场之间具有明显的互动效应,传统产业集群催育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市场推进传统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产业发展与贸易发展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形成传统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市场发展的协调机制。集群与企业方面,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通过等级市场、商务网络等不断获取外部市场的信息,加强革新,改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专业化市场在建设方面,要稳步推进体制改革,走市场化道路;政府和商会方面,要转变管理职能,增强服务职能,大力营造有利于集群与流通业协调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推进市场、集群和企业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专业化市场形成基于集群的区位品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芳  
嘉兴是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群互动发展的一个典型区域。本文通过对当地专业市场和特色产业群的实地考察,从实证角度研究了两者互动的机理,探讨了二者的共生模式,分析了影响它们之间互动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友丰  
报酬递增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特征日益凸显。本文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增长理论中的报酬递增思想,探究了地方型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联动的内在机制及其网络拓展。研究认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是一个渐进累积并同时不断强化的系统演化过程,其报酬递增机制来源于以二者为核心分工网络拓展与知识积累的相互作用。为实现地方型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高质量联动发展,市场管理部门应重视市场与产业联动网络相关制度的适应性完善与功能创新,注重高端要素的供给与培育,通过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忠华  李新生  
产业集群的产生过程伴随着人才集聚,专业集群是人才集聚的表现形式。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专业集群成长。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探究产业集群和专业集群之间的互动机理,提出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推动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的耦合发展,从而给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使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更好地深度融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恒  张国平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它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工业基础好、产业布局原本相对集中的地区对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城市化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效应也更强。在布局上,大城市往往能更好地吸聚人才、科技等创新型要素,进而支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小城镇由于资源禀赋上的限制,集聚比较多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要素集聚和产业培育功能,加强城市功能分工和空间优化,并推动工业园区成为城市新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娜  张向前  
知识型人才与产业集群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论述知识型人才流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知识型人才流动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阻碍影响。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产业集群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知识型人才流动的吸引与排斥影响,发现当前知识型人才流动与产业集群发展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缺乏合作观念、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人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合作共赢观念,全面统筹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机制改革、加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引导、完善人才网络等解决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德理  
产业集群是大城市郊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带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大城市郊区规划创建产业集群既有独特的天然条件,也能够享受到大城市功能和内涵,是自然和必然的有机结合。文章以上海郊区发展为背景,对郊区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于政府在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措施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志霞  潘松挺  
作为集群经济发展的动力因子,企业家通过创业、创新以及社会网络推动了产业集群的演进。同时,产业集群也为企业家及其个人网络的成长提供了必备的外部条件。本文在介绍企业家是集群经济发展中一种特殊的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家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发展过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维祥  唐根年  
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又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同时为区域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推进又反过来为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基础依托。本文对目前我国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三种互动发展模式,及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建军  
面对区位优势、发展基础不如东部,政策优惠、国家投资不如西部的困境,以比较优势产业为突破口,走集群发展之路是实现中部经济崛起的可行途径。然而,优势产业集群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又依赖于中部经济的发展,二者之间是双向的互动。研究二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机制是实现中部经济崛起必须要突破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