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8)
- 2023(13293)
- 2022(11053)
- 2021(9921)
- 2020(8186)
- 2019(18401)
- 2018(17719)
- 2017(34242)
- 2016(18281)
- 2015(19941)
- 2014(19426)
- 2013(19517)
- 2012(18472)
- 2011(16873)
- 2010(16929)
- 2009(15433)
- 2008(14898)
- 2007(13050)
- 2006(11824)
- 2005(10329)
- 学科
- 济(101569)
- 经济(101485)
- 管理(46326)
- 业(42923)
- 方法(32824)
- 企(31696)
- 企业(31696)
- 数学(28911)
- 数学方法(28665)
- 地方(28565)
- 中国(24010)
- 农(23458)
- 学(20625)
- 业经(20017)
- 地方经济(16948)
- 农业(16710)
- 财(15670)
- 环境(14966)
- 产业(14308)
- 贸(14159)
- 贸易(14153)
- 易(13557)
- 制(13033)
- 和(11781)
- 技术(11686)
- 发(11579)
- 融(11422)
- 金融(11418)
- 理论(10605)
- 体(10468)
- 机构
- 学院(267975)
- 大学(266718)
- 济(120247)
- 经济(118018)
- 研究(100703)
- 管理(97838)
- 理学(84982)
- 理学院(83813)
- 管理学(82373)
- 管理学院(81869)
- 中国(72107)
- 科学(63740)
- 京(56780)
- 所(51840)
- 农(50714)
- 财(48746)
- 研究所(47750)
- 江(44113)
- 中心(44003)
- 业大(42811)
- 农业(40032)
- 财经(39639)
- 经济学(38279)
- 院(36531)
- 范(36105)
- 经(35876)
- 师范(35634)
- 北京(34511)
- 经济学院(34390)
- 州(32183)
- 基金
- 项目(186529)
- 科学(146880)
- 基金(136060)
- 研究(130092)
- 家(121461)
- 国家(120518)
- 科学基金(101933)
- 社会(86615)
- 社会科(82214)
- 社会科学(82193)
- 省(74097)
- 基金项目(73179)
- 自然(65944)
- 自然科(64321)
- 自然科学(64299)
- 自然科学基金(63107)
- 划(62253)
- 教育(56642)
- 资助(53504)
- 编号(49188)
- 发(43924)
- 重点(43054)
- 部(39831)
- 创(38688)
- 成果(37939)
- 国家社会(36857)
- 创新(36415)
- 计划(35344)
- 科研(35179)
- 课题(35063)
- 期刊
- 济(138450)
- 经济(138450)
- 研究(79536)
- 中国(48960)
- 学报(46579)
- 农(45066)
- 科学(43247)
- 财(35489)
- 管理(34689)
- 大学(33902)
- 学学(32663)
- 农业(30386)
- 经济研究(23358)
- 业经(21417)
- 技术(21160)
- 融(20991)
- 金融(20991)
- 财经(19867)
- 问题(19639)
- 教育(18996)
- 经(17410)
- 业(15942)
- 资源(15039)
- 技术经济(14538)
- 贸(13367)
- 版(13156)
- 商业(12998)
- 科技(12813)
- 现代(12673)
- 统计(12564)
共检索到396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治栋 王亭亭
分析了产业集群、城市群及二者的互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运用全面FGLS和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的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八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作用,但城市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小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的良性互动也可提升区域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经济增长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项文彪 陈雁云
产业集群推动着城市建设的扩张以及各城市之间人口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城市集群则为产业的集聚提供了优质的城建设施、生产要素以及各种科技和制度的创新。在对中部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与互动分析中,发现中部地区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没有完全同步发展;同时构建了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与经济增长互动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证明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城市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小,而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互动对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项文彪 陈雁云
产业集群推动着城市建设的扩张以及各城市之间人口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城市集群则为产业的集聚提供了优质的城建设施、生产要素以及各种科技和制度的创新。在对中部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与互动分析中,发现中部地区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没有完全同步发展;同时构建了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与经济增长互动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证明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城市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小,而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互动对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利平
城市群、产业集群及其耦合关系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地理单元,城市集聚、产业集群、城市群产业集群耦合集聚、全球经济联系为解释变量,以区域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以耦合协调度衡量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互动水平,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构建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性影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城市群。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系统耦合协调状态下,城市群和产业集群耦合互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性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贡献并不明显,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力度还很欠缺,中原城市群需要持续扩大外商投资规模和提升外商投资质量。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群 耦合 集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艺敏 李文龙
根据城市集中度的影响因素,针对我国西部地区成渝、关中、兰白西三大城市群,本文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城市集中度的测定模型,进而采用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使经济增长最大化、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化的最优的城市集中度。实证结果分析表明,为使经济增长达到最大,成渝城市群应增加城市集中度,兰白西城市群应减小城市集中度;为使区域人均收入差距最小,成渝城市群应减小城市集中度,兰白西城市群应增大城市集中度。关中城市群处于过渡时期。本文进而得出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不可兼得,这为中国西部未来的城市化途径选择提供了有益见解。
关键词:
城市集中度 经济增长 城市群 城市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戢晓峰 张玲 陈方
提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水平评价模型,利用模型测度结果改进引力模型,定量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物流一体化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具有明显的"中心—外围"特征,且层级结构差异显著;长三角城市群与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呈现出明显的与"中心—腹地"经济关系相吻合的空间格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物流经济辐射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物流一体化水平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对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优化作用机制,并提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优化策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雄浪 陈贤青
人口流动改变了创新资源的空间配置,会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创新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则导致人口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空间效应。采用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人口流入会促进本地创新,而人口流出会抑制本地创新;本地和邻近地区的人口净流入均有利于创新能力提升,人口流动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口流动促进人口净流入地的创新能力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会抑制人口净流出地的创新能力并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劳动力人口流入正向影响创新能力并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老年人口流入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及空间效应不显著,但老年人口流入达到一定规模后有利于创新能力提升;人口流动对人口规模较大城市和距离中心城市较近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较强,不同的城市群也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因此,应采取差别化的人口流动引导政策,充分挖掘各年龄段流动人口的潜力,有效促进各地区的创新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轲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视角探究商贸流通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商贸流通业聚集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在地理邻接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1%水平下呈正向显著性。在经济距离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产生的负向作用超过直接效应的正向作用。为更好推动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本文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积极展开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间交通运输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叶连广 何雄浪 邓菊秋
当前,中国正进入城市群驱动经济增长、经济带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群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和经济带的辐射与连接推动区域资源与要素在更广的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以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空间引力模型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产业联动网络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产业联动网络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并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和集聚趋势;产业联动网络对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效应显著为正,产业联动网络有利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产业联动网络通过改变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配置不平衡和促进区际技术溢出来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云强 权泉 朱佳玲 王芳
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对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通过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产业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联效应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水平具有明显的梯级差异;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显著正向作用发生在整体层面和下游地区;在产业集聚引导下,整体及下游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有所增强,上游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未因产业集聚而改变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解释这一现象的可能途径是处于产业集聚初级阶段的政府主导型集聚使企业倾向于低成本战略,而处于产业集聚高级阶段的市场诱致型集聚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意愿采用差异化战略。依据结论提出缩小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不平衡状况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航 张雅雯
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在对其2010-2019年的物流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ESDA方法对这些城市经济增长水平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判断,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且其空间关系较为稳定;城市群内空间集聚模式变化较小,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锁定性;物流产业集聚对于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雁云 秦川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发展构成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的耦合系统。基于我国14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的检验证明,产业和城市集聚的耦合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且具有滞后性。应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发展的协调和规划,从整体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耦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雁云 朱丽萌 习明明
基于中国15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的检验证明,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与城市聚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中西部更明显,且东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耦合效应(具有滞后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中西部更大。为缩小中西部产业集群和城市群与东部之间的发展差异,文章提出加快构建跨省域城市群、进一步培育中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乃至巨大型城市(如重庆)等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耦合 经济增长 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守德 赵德海
借鉴控制系统方法,阐释了城市群要素集聚合理化发展的一般过程,在此框架下提出了通过观测要素集聚程度对经济效率增益作用的方向和强度来判断要素集聚合理性的理论构想。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2005—2014年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经济效率变动情况,并以此经济效率为被解释变量,以哈长城市群的不同要素集聚程度为解释变量,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估算了2005—2014年哈长城市群的不同要素集聚程度对其所在区域经济效率提高的增益作用的变化。实证结果充分证实了理论构想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守德 赵德海
借鉴控制系统方法,阐释了城市群要素集聚合理化发展的一般过程,在此框架下提出了通过观测要素集聚程度对经济效率增益作用的方向和强度来判断要素集聚合理性的理论构想。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2005—2014年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经济效率变动情况,并以此经济效率为被解释变量,以哈长城市群的不同要素集聚程度为解释变量,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估算了2005—2014年哈长城市群的不同要素集聚程度对其所在区域经济效率提高的增益作用的变化。实证结果充分证实了理论构想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