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0)
- 2023(9418)
- 2022(8255)
- 2021(7599)
- 2020(6775)
- 2019(15898)
- 2018(15980)
- 2017(31098)
- 2016(16954)
- 2015(19607)
- 2014(19902)
- 2013(19839)
- 2012(18430)
- 2011(16698)
- 2010(17142)
- 2009(16009)
- 2008(15904)
- 2007(14497)
- 2006(12375)
- 2005(10887)
- 学科
- 济(77645)
- 经济(77588)
- 业(50686)
- 管理(48810)
- 企(40664)
- 企业(40664)
- 方法(39308)
- 数学(35157)
- 数学方法(34564)
- 农(21262)
- 中国(17681)
- 技术(16604)
- 财(16532)
- 业经(15946)
- 学(15263)
- 地方(15244)
- 农业(14411)
- 贸(13725)
- 贸易(13720)
- 易(13301)
- 理论(12517)
- 制(11982)
- 产业(11259)
- 和(11165)
- 环境(10030)
- 务(9857)
- 财务(9809)
- 财务管理(9783)
- 银(9643)
- 银行(9606)
- 机构
- 学院(253614)
- 大学(251691)
- 济(104407)
- 经济(102224)
- 管理(99169)
- 理学(86070)
- 理学院(85156)
- 研究(83502)
- 管理学(83242)
- 管理学院(82780)
- 中国(60993)
- 科学(53334)
- 京(53179)
- 农(45452)
- 财(44190)
- 所(43778)
- 业大(40604)
- 研究所(39957)
- 中心(38722)
- 江(38313)
- 农业(36086)
- 财经(35640)
- 北京(33483)
- 经(32172)
- 范(32109)
- 经济学(31809)
- 师范(31729)
- 州(30492)
- 技术(29716)
- 院(29439)
- 基金
- 项目(169733)
- 科学(132745)
- 研究(121413)
- 基金(121134)
- 家(106230)
- 国家(105398)
- 科学基金(89872)
- 社会(75077)
- 社会科(71317)
- 社会科学(71291)
- 省(68895)
- 基金项目(63923)
- 自然(59351)
- 自然科(58021)
- 自然科学(58009)
- 划(57517)
- 教育(57042)
- 自然科学基金(56944)
- 资助(51273)
- 编号(49848)
- 成果(39521)
- 重点(38684)
- 发(37440)
- 部(37111)
- 创(36310)
- 课题(34643)
- 创新(33942)
- 科研(32690)
- 计划(32235)
- 教育部(31416)
共检索到364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淼 郭纯宝 赵树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宏 孙林岩 何哲
建立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在5个变量系统内分析了1981~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政府科研投入、外资投入、技术进步自身和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自身在短期内促进作用明显,但也存在阻碍作用;政府科研投入推动作用滞后期较大,但持续作用时间较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持续力度作用不明显;此外,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作用不明显。实证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当前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为技术进步自身和政府科研投入。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VAR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小华
本文基于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流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及非线性框架下的动态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动态响应。文章研究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机理发现,流通领域的效率、技术、结构和渠道等创新驱动消费类别结构和消费类型结构的升级。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平滑参数估计值在以消费类别结构为转换函数门限条件下较小,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呈渐进演变的非线性响应;以消费类型结构指数为门限时平滑参数较大,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非线性响应更强烈。对比不同门限变量的非线性转换关系发现,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在消费类别结构指数低于门限变量时先是呈现线性的负响应,后随指数的增加呈现非线性的正响应;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在消费类型结构指数低于门限变量时先呈现线性正响应,后随指数的增加逐渐转为非线性负响应。
关键词:
流通创新 消费升级 非线性响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娜 郑少智
文章采用非参数平滑的方法来建立平滑转换自回归(STAR)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我国股票市场的非线性特性的应用中。对于平滑转换自回归(STAR)模型,常见的平滑函数包括逻辑斯蒂函数和指数函数,而本文以高斯核函数作为平滑函数来建立STAR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拟合股票数据,并且从RMSE值来看,其预测效果也很显著。
关键词:
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 非参数平滑 股票市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万旭 李江风 朱丽君
为研究我国中部6省近15a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效,探索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水平路径,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EMS3.1软件测度了我国中部6省80个地级单元2000~2014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结合GeoDa095i软件分析了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格局及空间关联性;在分析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中部6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间处于DEA有效的地市数量逐渐增加,处于波动上升的地市有52个,呈现下降趋势的有28个,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地区DEA效率值相对高于其他地区;(2)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空间分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空间群聚效应;(3)产业支撑因子、产业吸引因子、产业发展因子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影响较为显著,而产业鉴别因子影响相对较弱。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客运总量、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基于研究结果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海玲 丁晶珂 赵静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转型有密切联系。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以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关系为主线,时间跨度从1979~2012年,对山西11个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协调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效率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得三次产业内部投入产出逐步趋于合理。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产业结构 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齐丽暘 王维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加强国际经济联系、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直接投资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2001—2021年中国25个省份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面板数据,利用Matlab采用面板平滑转化回归模型,研究以R&D研发经费投入、R&D研发人员投入为转换变量的FDI水平溢出效应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1)FDI水平技术溢出与该行业技术进步呈非线性关系,且线性关系有明显的区域差异;(2)从全国的层面来看,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但研发人员投入超过门槛值后,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阻碍作用;(3)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人员投入超过各自的门槛值后,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阻碍作用;中、西部地区FDI水平技术溢出与该行业技术进步呈线性关系。(4)东部地区FDI水平技术溢出的增加,会带来该行业技术进步途径的转变,即由依赖技术溢出转向自主研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红 彭馨
本文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和科技创新视角,就1990~2012年技术进步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影响进行了协整分析、VAR模型回归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和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技术扩散、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对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方向升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然而,技术进步并不是出口结构调整的原因,我国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路径还未实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宁阳 龚梦
本文根据劳动力迁移理论和相关研究,对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和家庭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和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位性质对于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影响,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在省内转移;打工年限在5年以上的人更倾向于跨省转移;打工收入在2万元以上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对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家庭耕地面积在2亩以上对是否跨省转移的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统筹城乡户籍制度,鼓励农民实施多种经营,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利用,从而促进中国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钱水土 周永涛
金融发展对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0-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从技术进步还是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两者在跨过某一分位点后,其系数值迅速提高;然而,外商直接投资的表现却差强人意;此外,研发投入对技术进步的系数变化曲线表现出斜向上"W"型,从整体上看研发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会变得越来越好。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产业升级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志 王海
文章基于1998~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变斜率的门槛回归方法,对以平均受教育程度为门槛的FDI创新溢出门槛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地区,FDI的创新溢出反而越小。这一结果表明中国应根据地区差异有针对性地引进外资,低教育水平的地区可以加大引资力度,促进地区创新发展;高教育水平的地区重点鼓励自主创新,谨慎引进FDI,确保自主创新与FDI创新溢出的双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小勇 欧阳秋珍
本文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运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0~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和模仿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技术扩散的途径中,技术转移能够促进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而且影响最大;其次是来自FDI渠道的技术溢出,然而技术溢出会产生负面的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模仿也能促进技术进步,但是其影响不显著;由于制度等原因,本国的技术创新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上述结论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基本相同,两者相互佐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亚婕 董锋
产业转移政策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分析产业转移的技术进步效应不仅是对当前政策效果的检验,也是确定政策进一步实施方向的关键。以2008-2016年中国30个省区为样本,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分析区域差异性。结果显示,从全国来说,承接产业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对于发展落后的地区而言,承接产业转移会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工业一些部门或生产环节的转出,东部地区的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大幅上升,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是目前产业转移政策下最大的受益地区,承接外部产业转入,同时加速了地区技术进步;西部地区承接外部产业转入,也会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转移效应 技术进步 区域差异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成祖松 李郁
回归式城乡产业转移作为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新模式,对于缓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回归式城乡产业转移是在个人、政府、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外出打工人员对产业转出地和家乡的相关收益进行比较后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回归式城乡产业转移,为中西部广大欠发达地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
城乡 新型城镇化 产业转移 回归 成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霞 宁满秀
采用双向分量回归法探讨1985—2009年中国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在模型中引入共同边界技术效率比,以解决一般固定效应模型无法捕捉不随时间变动的因素对两者间内在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人均GDP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弹性系数越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逐渐平缓,低、中收入地区的EKC不呈倒U型,高收入地区的EKC呈不明显的倒U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