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0)
- 2023(10690)
- 2022(8751)
- 2021(7800)
- 2020(6738)
- 2019(14786)
- 2018(14648)
- 2017(28504)
- 2016(15152)
- 2015(16972)
- 2014(16802)
- 2013(16854)
- 2012(15113)
- 2011(13287)
- 2010(13633)
- 2009(13221)
- 2008(13441)
- 2007(12420)
- 2006(11034)
- 2005(10374)
- 学科
- 业(87399)
- 企(81071)
- 企业(81071)
- 济(72725)
- 经济(72607)
- 管理(70581)
- 业经(30200)
- 方法(27953)
- 财(27032)
- 农(25416)
- 务(20539)
- 财务(20515)
- 财务管理(20494)
- 数学(19508)
- 企业财务(19420)
- 数学方法(19406)
- 制(19275)
- 技术(18674)
- 农业(18529)
- 中国(16608)
- 体(15046)
- 划(14741)
- 策(14228)
- 和(13631)
- 体制(13359)
- 产业(13046)
- 理论(13036)
- 企业经济(12868)
- 地方(12475)
- 经营(12112)
- 机构
- 学院(228919)
- 大学(220193)
- 济(103766)
- 经济(102064)
- 管理(97587)
- 理学(83522)
- 理学院(82846)
- 管理学(82070)
- 管理学院(81633)
- 研究(68087)
- 中国(55350)
- 财(50542)
- 京(45034)
- 财经(39198)
- 科学(36473)
- 江(36210)
- 经(35301)
- 农(34367)
- 所(32576)
- 中心(31096)
- 经济学(31026)
- 业大(29690)
- 财经大学(28578)
- 研究所(28561)
- 商学(28498)
- 商学院(28250)
- 经济学院(27980)
- 北京(27941)
- 州(27786)
- 经济管理(26730)
- 基金
- 项目(144054)
- 科学(117307)
- 研究(110172)
- 基金(106773)
- 家(89662)
- 国家(88821)
- 科学基金(80097)
- 社会(74041)
- 社会科(70456)
- 社会科学(70444)
- 省(58234)
- 基金项目(56405)
- 自然(49508)
- 教育(48472)
- 自然科(48397)
- 自然科学(48387)
- 自然科学基金(47639)
- 划(45916)
- 编号(43594)
- 资助(42475)
- 业(35051)
- 创(34427)
- 制(34341)
- 成果(33600)
- 部(32123)
- 发(31953)
- 重点(31496)
- 创新(31117)
- 国家社会(30772)
- 课题(29557)
- 期刊
- 济(123643)
- 经济(123643)
- 研究(67692)
- 中国(44640)
- 财(44314)
- 管理(44087)
- 农(34054)
- 科学(27976)
- 学报(24973)
- 业经(23683)
- 农业(23331)
- 技术(23020)
- 融(21559)
- 金融(21559)
- 大学(21114)
- 财经(20490)
- 学学(20376)
- 经济研究(18818)
- 经(17843)
- 教育(16537)
- 问题(16091)
- 业(14763)
- 技术经济(14562)
- 财会(13127)
- 现代(12887)
- 商业(12843)
- 世界(11876)
- 贸(11821)
- 经济管理(11375)
- 会计(11018)
共检索到347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叶振宇 庄宗武
随着产业链现代化的紧迫性日益凸显,通过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优势来释放产业链红利,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投入产出表,以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和投入产出关系界定产业链龙头企业,并探讨其对本地制造业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链龙头企业能够显著促进本地企业成长,该结论在考虑样本范围、企业成长指标测度、产业链龙头企业界定,以及利用中华老字号企业数量构建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企业成本和企业生产率在其中起着明显的中间机制作用。而且,产业集聚环境强化了产业链龙头企业对本地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链上游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下游龙头企业均有利于本地企业成长,并且后者的作用更强;产业链龙头企业对营商环境较好城市的企业、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内销导向型和内销—出口兼顾型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的研究对于借助地方化优势更好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以大带小”作用具有较强的理论启示,同时也为现阶段扎实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产业链龙头企业 企业成长 集聚外部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叶振宇 庄宗武
随着产业链现代化的紧迫性日益凸显,通过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优势来释放产业链红利,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投入产出表,以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和投入产出关系界定产业链龙头企业,并探讨其对本地制造业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链龙头企业能够显著促进本地企业成长,该结论在考虑样本范围、企业成长指标测度、产业链龙头企业界定,以及利用中华老字号企业数量构建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企业成本和企业生产率在其中起着明显的中间机制作用。而且,产业集聚环境强化了产业链龙头企业对本地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链上游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下游龙头企业均有利于本地企业成长,并且后者的作用更强;产业链龙头企业对营商环境较好城市的企业、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内销导向型和内销—出口兼顾型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的研究对于借助地方化优势更好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以大带小”作用具有较强的理论启示,同时也为现阶段扎实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产业链龙头企业 企业成长 集聚外部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宗武 叶振宇 张可云
产业链龙头企业是超大规模市场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本文从集聚外部性的视角考察了产业链龙头企业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对超大规模市场在该过程中的调节效应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产业链龙头企业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超大规模市场能够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相关的劳动力池、中间投入共享和技术外溢效应是产业链龙头企业发挥作用和超大规模市场调节效应的重要机制。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过程中,超大规模市场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的中间品共享和技术外溢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但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劳动力池之间存在替代效应。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充分利用产业链龙头企业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探索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金明 钟键能 黄进良
产业链一般可分为产业“龙头”、产业“七寸”和产业“配套”三个环节,与此对应,形成了各具特色与功能定位的“龙头企业”、“核心企业”与“关联企业”及其在产业链培育中的“需求拉动”、“创新驱动”和“传导”三类机制。就产业链的培育与创新而言,与产业“七寸”和“龙头”环节相对应的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一国或区域的产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完全取决于其是否掌控着产业的“七寸”和“龙头”环节。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通过产业技术的三类创新和品牌创新,培育、打造“核心企业”与“龙头企业”,提高对产业“七寸”与“龙头”环节的控制力;产业链的创新与升级是三类技术创新方式有机整合的结果,实现产业链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菊萍
采用专家评价法分别判别了三个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其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各集群中龙头企业行为基本没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出三个集群中龙头企业的四类行为:组织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合作、技术努力和集群声誉建立。最后对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强国令 王一婕
企业升级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而目前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升级的内在机理仍处于“黑箱”状态。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减少员工流动性、吸引人才流入、缓解融资约束显著促进了企业升级,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升级的影响在员工薪酬较低、非杠杆融资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揭示了员工在企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对促进我国企业升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员工持股 企业升级 利益趋同 利益输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静梅 傅立立 申宇
本文选取2004-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风险投资与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发现风险投资总体上并没有改善企业的生产效率。总体无效率主要由低声誉风投机构导致,其与企业生产效率显著负相关,但是高声誉风投机构与企业生产效率却显著正相关。情景转换模型显示,高声誉的风投机构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比低声誉的风投机构高1.24-1.65%。本文的研究为企业选择风投机构提供了参考,也为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增值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双方而言,饥也需择食,择其善者而从之。另外,本文也提出了关注风投行业系统风险、规范行业行为、做好政府定位和突破风投行业反腐禁区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利学 叶素云 傅晓霞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动态与生产率的特征事实分析,我们使用动态Olley-Pakes方法和1998~2007年大中型企业微观数据,对1998~2007年制造业生产率变化的来源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TFP增长90%来自企业成长,而企业进入与退出对制造业TF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0%左右。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克服了现有研究中对企业进入退出状态定义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变化测度的偏差,准确地捕捉了不同因素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并证实本文结果与其他研究的差异来源于分解方法本身。这意味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成长和企业进入与退出的作用,特别是应当根据这些效应的行业、所有制和区域特征制定差别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春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产业价值链理论,是一种企业寻求确定和改善其竞争优势的分析方法。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在产业价值链的定位和转型、与上下游企业价值链的相互关系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企业经营全球化成为主旋律,产业和市场范围及领域进一步扩大的态势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产业的定位、调整和转型。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处于全球产业增值链末端的我国企业,越来越呈现出市场份额日益增长而利润不断下降的"大而不强"的态势。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看,这种产业布局和形态是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长此以往会进一步削弱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必...
关键词:
产业价值链 战略转型 国际化经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齐平 宋威辉
文章基于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以测算的企业国内价值链长度与企业全球价值链上游度两个微观指标,表征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其次,按照已公示链主企业的标记、已公示链主企业的排序、一般性门槛指标的构建、全国链主企业的识别四个步骤,定量识别链主企业。再次,通过构建链主企业数量矩阵、制造业投入产出系数矩阵和链主企业资产比重矩阵,定量测度链主企业影响力。最后,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厘清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链主企业能够通过提高成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业化外部性和多样化外部性能够强化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而波特外部性表现出抑制作用;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内陆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更具推动力。文章提出了定量识别链主企业与定量测度链主企业影响力的方法,拓展了链主企业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边界,这对发挥链主企业影响力进而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链主企业 制造业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娟梅 薛兵旺
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并非空穴来风,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目标一致性、责任一致性及职业教育跨界属性。因此,企业在经济动力、制度动力、道德动力三因素的驱动下,应该会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但是,现实阻力因素导致企业参学质量不高。在此形势下,充分发挥动力因素功能,降低阻力因素影响,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动力 阻力 企业 实践教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綦好东 郭骏超 朱炜
发展混合所有制是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突破口,分析改革的动力与阻力,明晰其实现路径有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力主要在于提升经济绩效、改善企业治理、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而改革的阻力则主要来自部分既得利益者的阻碍、落后激励机制的制约、意识形态的固化及公众对变革的担忧。因此应多方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国有资产经营机制改革力度,切实加强各类产权的法律保护,维护公众利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怀政
国际生产体制已进入网络化发展的新阶段,全球制造业正面临着产业链的重构,跨国公司将逐步把我国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实现全球一体化的生产、销售和研发。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为契机,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定位,然后通过配套生产、OEM、合同制造、战略联盟等方式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向“小而精”、“专而强”方向发展。同时要适度进行产业链节点的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从而实现产业链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德鲁 宁昕 郭红军
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而实现企业成功转型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准确识别转型阻力状态,为此以企业产业转型阻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转型阻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产业转型企业转型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改造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结合企业转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超 孟续铎
本文以北京市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VAR模型分析了在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的条件下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在其他影响就业水平的因素不变时,最低工资对北京市制造业就业起推力作用。政府应根据地域、行业性质、劳动力市场结构等因素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在不损失就业的情况下,提高最低工资以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制造业 就业效应 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