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2)
2023(11052)
2022(9212)
2021(8539)
2020(7187)
2019(16132)
2018(15657)
2017(30443)
2016(15458)
2015(17498)
2014(16849)
2013(16376)
2012(14541)
2011(12532)
2010(11876)
2009(10529)
2008(9713)
2007(8398)
2006(6732)
2005(5450)
作者
(40327)
(33903)
(33626)
(32025)
(21242)
(15928)
(15337)
(13309)
(12936)
(11675)
(11387)
(11204)
(10487)
(10420)
(10278)
(10162)
(9984)
(9895)
(9674)
(9629)
(8118)
(8088)
(8080)
(7790)
(7591)
(7523)
(7180)
(7153)
(6608)
(6600)
学科
(67017)
经济(66966)
(51305)
管理(50757)
(43755)
企业(43755)
方法(32789)
数学(28679)
数学方法(28307)
(17776)
技术(16966)
业经(16824)
中国(15182)
(14766)
产业(12606)
地方(12580)
(12266)
贸易(12264)
(11966)
农业(11931)
理论(10590)
(9871)
(9836)
(9791)
技术管理(9760)
财务(9742)
财务管理(9722)
(9699)
环境(9526)
企业财务(9213)
机构
学院(211327)
大学(209387)
管理(92797)
(91530)
经济(90009)
理学(81455)
理学院(80764)
管理学(79563)
管理学院(79145)
研究(61241)
中国(44873)
(41479)
(37335)
科学(35047)
财经(31349)
中心(30588)
业大(29532)
(29327)
(28851)
经济学(28399)
(27367)
(26630)
经济学院(25878)
(25546)
师范(25297)
经济管理(24877)
北京(24659)
研究所(24403)
商学(24220)
商学院(23980)
基金
项目(155797)
科学(126600)
研究(116454)
基金(116288)
(99800)
国家(99039)
科学基金(88630)
社会(77698)
社会科(74036)
社会科学(74021)
基金项目(61979)
(61345)
自然(56354)
自然科(55188)
自然科学(55178)
自然科学基金(54199)
教育(53758)
(50445)
编号(46106)
资助(45769)
(35042)
(34750)
重点(34470)
成果(34212)
(34139)
国家社会(33272)
创新(32402)
人文(31108)
教育部(31095)
课题(30198)
期刊
(91722)
经济(91722)
研究(53539)
中国(36194)
管理(34931)
(28876)
科学(27141)
学报(26274)
技术(24360)
(23775)
大学(21833)
学学(20587)
教育(20466)
农业(17057)
业经(16775)
财经(14958)
经济研究(14861)
(13906)
金融(13906)
(13079)
技术经济(12875)
问题(11880)
科技(11473)
商业(10525)
(10044)
统计(9875)
图书(9819)
理论(9626)
现代(9490)
(9489)
共检索到288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筱恬   关月   于淼   朱方伟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抢占技术制高点、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制约战略领域实现产业链备份的破局点,国家加快打造的现代产业链链长有助于从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国资央企在科技创新上的引领作用等方面破解技术攻关难题。但是,产业链链长如何依托重大工程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如何发挥链长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了产业链链长如何依托重大工程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作用路径,以及链长企业在重大工程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和施工阶段采取的支持式编配、集成式编配和协同式编配,分别实现了基础技术突破、制造技术突破和工艺技术突破,进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本研究深化了产业链链长、网络编配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相关研究,也为如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下的链长优势、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元   许智颖   王舒扬  
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国之重器占据重要战略位置,但关键核心技术的关键驱动要素机制与可实现路径尚未明晰。为揭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的驱动因素及组态路径模式,在厘清关键核心技术的概念特征基础上,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利用定性比较分析与必要条件分析法对我国28个省份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必要条件及可实现路径展开研究。结果发现:(1)数字化技术、R&D投入强度、市场化环境和政府支持度是决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关键因素;(2)存在3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有效路径,分别是高数字技术下市场导向型、高组织集聚下产业导向型和高研发资助下政府导向型,且均以技术层为基础、组织及环境层为支持;(3)产业协同能弥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要素匮乏的不足,同时政府资助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以丰富新一代信息技术资本存量与增加科技研发资本流量为两大着力点,在积极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政府资金支持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源投入,为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学国   刘凤梅   周诗雨  
创新质量决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成败,是解决“卡脖子”问题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质量视角定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质量并构建指标体系,以集成电路为例,测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质量,基于测度结果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质量对实现技术攻关的条件组态和多元路径。结果表明,创新质量中单一条件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较弱,而不同条件变量组合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存在两种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组态路径,即成果质量主导型条件组态和适用性-成果质量协同型条件组态。研究发现,成果质量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基础,适用性质量是关键。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慧敏   晁娜娜  
“揭榜挂帅”机制是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也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效途径。论文在分析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运行现状及成效的基础上,剖析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作为农业科研管理改革的抓手,被广泛应用于探索实践。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榜单多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揭榜注重匹配和务实,项目过程管理不断简化,配套政策逐步完善。由于技术需求信息不对称、项目管理创新要求高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运行中仍然存在榜单需求重复、市场主体积极性不足、缺乏容错机制等问题。为优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运行机制,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需明确“揭榜挂帅”适用范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完善机制设计和制度保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军  侯小星  陈之瑶  
新型举国体制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相结合,加快了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理顺央地协同关系,采用央地联动的方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丰富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研究基于对央地联动相关实践和探索的深入分析,研究搭建起包含三个层级的央地联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系,针对央地联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做法,研究出了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创新资源投入以及产业创新生态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胡海波   毛纯兵   陈劲   卢海涛  
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会经历从攻关启动到市场应用的创新过程,其中的过程机制需要系统解构。而现有创新理论难以解释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的复杂性特征。本文将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的创新过程理论定义为替代式创新,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以14个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实例为研究样本,探究关键核心技术替代式创新从攻关启动到市场应用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1)关键核心技术替代式创新过程分为冷启动、破冰和纵深三个阶段;(2)冷启动阶段,面对内外环境压力的替代情境,企业通过主体适配机制和要素适配机制,实现从上而下替代就绪;破冰阶段,企业的替代情境变为研发经验失效,企业通过解锁机制,实现从无到有技术替代,推动企业对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纵深阶段,面对创新链松散的替代情境,企业通过正向耦合机制和逆向耦合机制,推动技术转化与应用,最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从有到优产品与市场二维替代;(3)替代式创新存在三种类型,分别为跳跃型替代式创新、连贯型替代式创新和循环型替代式创新。研究结论对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宜泽   胡鞍钢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突破了传统西方经济学和市场失灵理论的解释范畴,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命题。它既是适应技术生产社会化演进一般性规律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面对当前美国技术霸权主义挑战的经济制度回应,成为推动中国科技实力由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的制度“加速器”以及打破技术霸权主义封锁和霸凌的制度“杀手锏”。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应强化党对科技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升政治保障,强化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筑牢战略基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组织流程,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壮大外部力量。如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激荡交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尽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刻不容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成军  方明  胡登峰  
本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的研究方法,选择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四重螺旋理论分析长征火箭在研发期、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作用演化机制,旨在回答为什么长征火箭相关技术能够走到世界前列,以及如何实现技术赶超。研究发现:首先,长征火箭能够实现技术赶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坚持自主创新、组建全国协作网络、广泛聚集人才等;其次,通过对长征火箭技术的研发过程以及火箭产品的市场化过程分析,其技术创新组织方式是权变的;再次,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动态四重螺旋模型,即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产前研发同盟→建立用户参与的技术更新体系→形成企业与高校的双轮驱动格局→形成官产学公联动机制;最后,对公众在四螺旋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展开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为揭示长征火箭能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提供战略纵深思考,也为其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有益借鉴和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维维  于贵芳  温珂  
当前,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决策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选取日、美两国政府引导建立VLSI和SEMATECH半导体产业研发联盟的案例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新网络理论,从知识生产视角出发构建了学习型创新网络"构建—运行"两阶段分析框架,文章依据该框架对政府作用于联盟的组织机制、激励机制、共享机制和协调机制等四个机制分析发现,通过合理有效的政府干预方式来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协同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据此,从组织模式、参与主体、支持工具等方面就我国政府如何引导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震  崔曦元  
进入新发展阶段,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制度优势,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化解“卡脖子”风险隐患的根本途径。高校有组织科研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清华大学核研院参与高温气冷堆技术攻关为例,归纳高校有组织科研特点及其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的作用机制,提炼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本土概念,探讨其关键优势及下一步发展空间。结果表明,高校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以基础研究和技术突破为主要方向,主动瞄准国家战略前沿、组建跨学科集成创新团队、贯通“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设立特殊制度、担当社会责任,以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本研究有助于完善高校有组织科研理论体系,为高校参与关键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超发  韦晓荣  谢永平  柴建  杨德林  
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技术创新理论目前仍缺乏系统性认识,本文以中国空间站为例,分析了该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模式。第一,分析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内涵和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内涵。第二,基于对两者内涵的认识,构建了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创新理论基础。第三,从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过程、市场应用的发展历程、创新分工等维度解析了中国空间站复杂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从实施主体、主导要素、创新触发点等角度探明了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要素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空间站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2+4+3”模式。第四,结合创新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推广条件和基础对该模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阳镇   王文娜  
通过匹配关键核心技术类型与恰当的产业链链主的技术创新模式,推动产业生态共生群落组织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致的信念和行动,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机制。从主体地位适配性、能力适配性、安全诉求适配性、竞争诉求适配性和价值攀升诉求适配性五个维度,阐释产业链链主牵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角色适配性,并将关键核心技术依据其关键特征提取,分为面向知识高度层级化和复杂化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向具有颠覆式创新意义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向数字技术的关键核心技术三类。针对面向知识高度层级化和复杂化的关键核心技术,应在科学逻辑、技术逻辑和用户逻辑的主导制度下,采用以产业链链主为核心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针对面向具有颠覆式创新意义的关键核心技术,应在科学逻辑、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的主导制度下,采用以产业链链主牵引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模式;针对面向数字技术的关键核心技术,应在科学逻辑、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的主导制度下,采用以产业链链主为建构者的产业数字平台创新生态模式。未来要准确识别和评估关键产业的链主企业,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体系建设,系统构建面向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的产业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晓艺   周程   张赤东  
半导体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典型的国家支持特征,相关的日本和美国经验得到广泛重视,而韩国经验却仍待深入探究。作为Chip4联盟之一的韩国,其半导体技术创新赶超起始于1986年实施的4M DRAM联合研发项目。本文基于大量韩文资料,深入分析韩国半导体4M DRAM技术攻关项目从启动到目标定位与任务分解、过程组织与管理以及成效与经验的政策全过程,总结出“国家主导”与“企业主导”并行,以国立科研院所为统筹单位,通过大型科技项目,支持多家企业联合研发的韩国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模式。在分析其成效与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中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宪佳  袁建湘  雷瑾亮  
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是打破技术垄断与封锁,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中国科技项目管理的现实状况出发,分析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特点与管理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DARPA项目经理制度的优势,提出一种面向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的新型分布式项目经理制度,实现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提升管理效能,并对其实际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翁士增  曾益坤  
湖州锐格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锐格)是一家输送和分拣设备系统提供商,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2010年成立以来,锐格积极与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攻关智慧物流关键技术,先后承接17个国家创新基金、浙江省和湖州市科技专项计划项目,拥有各类实用型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9项,实施物流装备技术应用项目1000多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