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1)
- 2023(3520)
- 2022(2959)
- 2021(2583)
- 2020(2188)
- 2019(4918)
- 2018(4567)
- 2017(9105)
- 2016(4380)
- 2015(4850)
- 2014(4668)
- 2013(4830)
- 2012(4326)
- 2011(3728)
- 2010(3651)
- 2009(3359)
- 2008(3384)
- 2007(3009)
- 2006(2487)
- 2005(2074)
- 学科
- 济(25256)
- 经济(25242)
- 业(19494)
- 管理(17374)
- 企(16039)
- 企业(16039)
- 方法(10406)
- 数学(9108)
- 数学方法(9053)
- 产业(8549)
- 业经(7188)
- 农(7185)
- 地方(6240)
- 销(5429)
- 供销(5428)
- 技术(5251)
- 中国(5080)
- 结构(4920)
- 财(4668)
- 农业(4650)
- 地方经济(4066)
- 产业结构(3676)
- 环境(3671)
- 贸(3467)
- 贸易(3466)
- 制(3407)
- 易(3333)
- 务(3216)
- 财务(3202)
- 财务管理(3197)
- 机构
- 学院(66600)
- 大学(63791)
- 济(33262)
- 经济(32876)
- 管理(29776)
- 理学(26192)
- 理学院(26022)
- 管理学(25800)
- 管理学院(25694)
- 研究(19831)
- 中国(14129)
- 财(12943)
- 京(12367)
- 科学(10688)
- 财经(10617)
- 经济学(10406)
- 经(9533)
- 经济学院(9503)
- 江(9244)
- 中心(9159)
- 业大(9046)
- 所(8892)
- 经济管理(8827)
- 农(8718)
- 商学(8112)
- 商学院(8050)
- 研究所(8029)
- 财经大学(7813)
- 北京(7529)
- 州(7341)
- 基金
- 项目(47784)
- 科学(39327)
- 研究(35721)
- 基金(35547)
- 家(30167)
- 国家(29984)
- 科学基金(27018)
- 社会(25188)
- 社会科(24303)
- 社会科学(24298)
- 省(20019)
- 基金项目(18817)
- 自然(16324)
- 自然科(15964)
- 自然科学(15963)
- 自然科学基金(15731)
- 划(15572)
- 教育(14979)
- 资助(13945)
- 编号(13410)
- 发(12050)
- 创(10856)
- 国家社会(10804)
- 重点(10565)
- 部(10326)
- 发展(10315)
- 创新(10220)
- 展(10163)
- 人文(9662)
- 制(9495)
共检索到90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郁义鸿
在现代经济中,产业链控制策略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相应的经济规制也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热点论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根据产品本身的特性与技术条件对产业链类型进行划分,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产业链整体效率为对象的产业链效率评判基准。这将为基于产业链的市场竞争策略以及相应的经济规制的理论研究提供概念性基础。
关键词:
产业链 产业链类型 产业链效率 效率基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郁义鸿
在现代经济中,产业链控制策略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相应的经济规制也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热点论题,但现有理论对于市场绩效及经济规制的研究是建立在单个市场效率基准的基础上的,因而严重削弱了其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和政策指导意义。本文首先根据产品本身特性与技术条件对产业链类型进行划分,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产业链整体效率为对象的产业链效率评判基准。这将为基于产业链的市场竞争策略以及相应的经济规制的理论研究提供概念性基础。
关键词:
产业链 产业链类型 产业链效率 效率基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兰凌 陆培丽 董战峰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到重要助推作用。在节能降碳行动中,各工业部门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上游行业承担了大部分的碳排放责任。而现有的碳排放责任核算方式对整体产业链,尤其对直接碳排放量相对较少的下游行业,缺乏更行之有效的节能降碳激励机制。因此,探讨如何合理地分配产业链碳排放责任,以达到降低整体碳排放量、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十分必要。论文从产业视角分析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的碳排放与经济特征,构建了基于碳基准的产业链碳排放责任再分配模型,并以电力产业链为例,针对碳排放责任进行了核算与再分配。结果表明,该模型推进了分配碳排放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碳减排责任 产业链 再分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兰凌 陆培丽 董战峰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到重要助推作用。在节能降碳行动中,各工业部门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上游行业承担了大部分的碳排放责任。而现有的碳排放责任核算方式对整体产业链,尤其对直接碳排放量相对较少的下游行业,缺乏更行之有效的节能降碳激励机制。因此,探讨如何合理地分配产业链碳排放责任,以达到降低整体碳排放量、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十分必要。论文从产业视角分析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的碳排放与经济特征,构建了基于碳基准的产业链碳排放责任再分配模型,并以电力产业链为例,针对碳排放责任进行了核算与再分配。结果表明,该模型推进了分配碳排放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碳减排责任 产业链 再分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最大的不锈钢企业,主营钢铁冶炼、加工、制造、销售等。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之一和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2008年产钢920万吨,其中不锈钢179万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基南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库诺特模型实证分析品牌联合的经济学意义,提出了基于产业链的品牌联合的划分类型;分析了品牌联合的作用;品牌联合导致的排挤行为与进入壁垒能实现规模经济,能更好地表明产品的品质或特性,能降低促销费用,能提高品牌资产价值。并根据品牌联合的风险,提出了实施品牌联合的要点。
关键词:
产业链 品牌联合 品牌资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贵富
本文在对已有产业链定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的科学定义;并提出了产业链的组织属性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是"有组织的市场"和"有市场的组织"双重属性的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的观点;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产业链 内涵 组织属性 基本特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乃欣
当前,中国进入了以壮大发展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统领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竞争力所在,更是打造中国商业版图和产业版图必备强大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是构成产业链供应链的“螺丝”和“铆钉”,不同类型的企业构成了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的各个支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王玉霞 魏艳 任杰
由专业化集聚阶段向产业链集聚阶段推进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发展趋势,按照生态产业链构建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生态产业链构建包括产业集群产业和企业发展分析、核心行业(企业)的选定、生态产业链的系统集成、生态链(网)的设计及管理与设施建设等。产业集群生态产业链构建定量分析评价方法有代谢分析、资源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彩慧 陈宇学 孙小泽
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和加速重构期,以及国际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应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当前我国产业链发展在外面临欧美发达国家对高端领域的阻击、东南亚等后发经济体对低端领域的侵蚀、数字+绿色时代提速产业链迭代升级步伐等环境压力,在内存在支持产业跃升的现代制造业发展不充分、支撑产业竞争的关键核心技术主导力不强、支配产业生态韧性多元的经济双循环不畅等短板。诸多重大变局和“两线作战”的困境给中国产业安全保障带来难题,我国产业发展战略要遵循其中的市场规律、发展规律、竞争规律,探索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独特产业链成长模式,着力化解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与风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炜
文章在对信息标准进行定义与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出两种类别信息标准产业链的关键主体。通过结合我国信息标准化进程,研究两种主体推动下的产业链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信息标准产业链的作用机制和整体框架,并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信息标准 产业链 主体 结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晓刚
高标准助力产业链质量发展的核心结论有两点:第一,标准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第二,高标准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创新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一直在向更高水平的开放迈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菊欣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双变量互促模型,基于2017-2019年中国三大经济带17个典型省域经验数据,就消费驱动和新流通产业链组织效率之间的双向互促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消费驱动指数抑或是新流通产业链组织效率指数,均表现为“东-中-西”梯度递减趋势;消费驱动与新流通产业链组织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互促效应,且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但新流通产业链组织效率对消费驱动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基于购买力差异的分析发现,在购买力较高省域,存在消费驱动与新流通产业链组织效率的双向互促效应,但在购买力较低省域,只存在新流通产业链组织效率对消费驱动的单向促进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松林
各地区在粮食产业链上的分工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定量描述了中国粮食产业链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区域分工效率。通过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得出,影响粮食加工业区域分工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各地区的从业人数、资本投入和粮食产量。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析得出,河南、辽宁、内蒙古和天津在粮食加工环节上的综合效率最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