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1)
- 2023(10698)
- 2022(9035)
- 2021(8338)
- 2020(7125)
- 2019(16115)
- 2018(15724)
- 2017(30873)
- 2016(15987)
- 2015(17835)
- 2014(17216)
- 2013(16718)
- 2012(14746)
- 2011(12766)
- 2010(12354)
- 2009(10968)
- 2008(10246)
- 2007(8485)
- 2006(6716)
- 2005(5216)
- 学科
- 济(70373)
- 经济(70324)
- 管理(49967)
- 业(49901)
- 企(41638)
- 企业(41638)
- 方法(36796)
- 数学(33228)
- 数学方法(32704)
- 财(17862)
- 农(17845)
- 业经(15658)
- 中国(15256)
- 地方(13865)
- 农业(12112)
- 产业(11772)
- 技术(11633)
- 务(11241)
- 财务(11198)
- 财务管理(11177)
- 贸(10897)
- 贸易(10893)
- 学(10631)
- 易(10555)
- 企业财务(10361)
- 环境(9926)
- 理论(9890)
- 和(9586)
- 制(9318)
- 划(8712)
- 机构
- 学院(217734)
- 大学(215069)
- 管理(93157)
- 济(93046)
- 经济(91522)
- 理学(83317)
- 理学院(82517)
- 管理学(80870)
- 管理学院(80473)
- 研究(63233)
- 中国(45010)
- 京(42266)
- 财(38686)
- 科学(38008)
- 财经(32756)
- 业大(31773)
- 中心(30879)
- 经(30077)
- 农(29885)
- 经济学(29378)
- 江(28711)
- 所(28101)
- 经济学院(26834)
- 范(26214)
- 研究所(26025)
- 师范(25958)
- 经济管理(25214)
- 财经大学(24845)
- 北京(24828)
- 商学(24731)
- 基金
- 项目(164218)
- 科学(133504)
- 基金(123774)
- 研究(118509)
- 家(106877)
- 国家(106089)
- 科学基金(94896)
- 社会(79244)
- 社会科(75640)
- 社会科学(75624)
- 基金项目(66171)
- 省(64599)
- 自然(62312)
- 自然科(61033)
- 自然科学(61024)
- 自然科学基金(59914)
- 教育(54811)
- 划(53584)
- 资助(49790)
- 编号(46319)
- 重点(36437)
- 部(36423)
- 创(35621)
- 发(35464)
- 成果(34018)
- 国家社会(33890)
- 创新(33210)
- 教育部(32234)
- 人文(32133)
- 科研(31830)
共检索到281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许德友
产业链内不同环节的空间分离与转移是重塑中国产业地理的重要力量,但距离是决定产业链空间整合的核心因素。基于距离型成本,构建包含研发、生产、营销在内的产业链空间分离与转移模型,以此分析产业链的空间选择过程,并以中国制造业转移为案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距离型成本及其变化决定了生产环节相对于研发、营销环节的空间区位;距离型成本、要素成本、市场规模共同决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空间分离与转移;中西部与东部的交通运输距离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由东向西的转移;中西部地区较低的劳动力工资和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张则加快了转移趋势。
关键词:
距离型成本 产业链 空间分离 产业转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华 李珍珍
基于文献研究,从技术吸纳视角,研究多维距离对企业技术转移的影响,并探究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等异质性因素对多维距离与企业技术吸纳关系的影响。采用杭州技术交易市场技术吸纳数据分析,研究发现:(1)地理、经济、技术和社会距离均对企业技术吸纳有显著影响,其中技术距离对企业技术吸纳影响最大,其次是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最后是经济距离;(2)技术距离对小规模企业技术吸纳影响最大,而社会距离对大规模企业技术吸纳影响最大;(3)技术距离对非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影响最大,而社会距离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影响最大。
关键词:
多维距离 异质性 技术吸纳 技术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晓云 陈怀超
众多学者从知识的特点、企业和国家层面提出了知识跨国界转移的影响因素,而鲜有学者从国家之间制度差异视角就知识跨国界转移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总部和国外分支机构之间双向和单向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距离越远,跨国公司跨国界转移知识越困难。并且,管制距离下更难于转移明晰性知识,而规范和认知距离下更难于转移默会性知识。此外,本文进一步指出,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国际经验的累积和企业社会资本的构建,减弱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莉 和金生
文章从知识深度差距和知识宽度差距两个维度分别探讨了知识差距与组织内知识转移效率的作用关系,并据此提出促进组织内知识转移的有效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华 李美婷 李太创
基于劳动力流动理论,以家庭成员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假设,运用有序probit模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量老年照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照料对县乡村内短距离转移有促进效应,对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转移有牵制效应且距离越远牵制效应越明显。异质性研究表明,老年照料对男性劳动力转移兼具促进效应与牵制效应,已婚女性因偏好于近距离转移影响不明显;“夹心层”家庭子女牵制效应显著。鉴于此,应凝聚“依亲而居”社会合力,挖掘本地非农就业潜力,构建老年照料服务多元供给体系,缓解老年照料压力。
关键词:
老年照料 农村劳动力转移 空间距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兵 杨璐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生产基地产业转移规模数据,从产业链纵向关联视角考察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前向溢出效应显著提升了下游环节产业链韧性程度,而后向溢出效应则对上游产业链韧性起到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前向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提升下游企业生产效率、制定合理生产决策,进而对下游产业链韧性产生影响;后向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替代上游企业自主研发、抑制上游企业创新动力进而对上游产业链韧性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国际产业转移梯度和产业类别均会对我国产业链韧性的影响产生异质性效果。同时,从长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在产业链纵向关联下所发挥的正向溢出效应更加明显。此外,国际产业转移会推动国内产业链关联企业相继转移,形成产业间集聚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优化国际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纵向协同建设,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程度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蔚然 钟茂初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区位与工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工业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中国工业污染排放表现出向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大核心城市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局部区域范围内,工业污染排放同样向区域核心城市集聚。在不同核心城市的地区中,以上海为核心的地区出现了工业污染排放再次集聚的次级高地;而以香港为核心的地区中,区域核心城市则表现出更强的工业污染排放集聚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雷星晖 张柯 周雅洁
提出将材料采购中的后向交易成本从材料成本中分离出来,采用与前向交易费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核算。首先分析其理论依据,其次建立基于马氏距离的判别分析模型,选取参与供应链的典型制造型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判别结果验证了观点的正确性,为供应链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供应链 交易成本 判别分析 马氏距离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梅林 张杰 杨先花
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下,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基于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涵、动力机制等既有研究,从考虑运输成本的"推-拉"模型与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效应的市场动力机制,以及信息不对称下强弱势政府间竞争博弈机制两个维度,剖析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在机理。从创新顶层设计、发挥比较优势、降低交易成本3个方面探讨了促进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的政策保障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琦晟 郭于玮 鲁政委
基于FDI和增加值贸易数据,从狭义和广义的产业转移视角分析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新摆布的特征和趋势,进而探讨中国在当前全球产业链重塑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当前全球产业转移表现出的特征看,全球产业链格局逐渐呈现出以中、美、欧为中心,周边多个新兴经济体承接多样生产环节的多国、多中心趋势。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下,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势必面临产业外迁带来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国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扩大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关键词:
全球产业链 产业转移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檀竹平 耿鹏鹏 罗必良
利用9省(区)农户数据,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距离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的距离越远,越能够强化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倾向。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劳动力转移对农地转出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即只有当农户中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达到一定比例时,才会对农地转出产生影响;使用替代变量法和工具变量法均证明了该结果的稳健性。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高兼业程度农户的劳动力非农转移、体力型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其农地转出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分区域来看,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影响呈现中部、东部、西部依次弱化的区域格局。另外,农户参与分工经济,进行农业生产性服务外包,会显著降低劳动力非农转移对农户农地转出的促进作用,这表明农业劳动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地流转三大要素市场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永清 张金隆 李楠 杨光
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及网络外部性理论,对近距离移动支付的消费者用户接受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证实影响消费者用户接受该服务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便利性、服务交互性和网络外部性对用户感知价值有积极影响,消费者需求程度、创新意识、感知价值对用户接受意向影响较大,感知风险则对用户感知价值和其接受意向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而感知成本和服务兼容性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最后,对研究结果、创新点和研究价值进行讨论,提出促进近距离移动支付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刚 沈坤荣 胡汉辉
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31个省域统计数据,基于地理距离视角实证研究了中国省际外显、内隐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地理边界。本文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外显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内隐知识空间溢出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外显、内隐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外显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在1 000千米范围外快速下降,而内隐知识在1 100千米范围外已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简单增加研发人员和资本相比,促进研发人员交流互动及优化资本结构更能促进地区知识增长。
关键词:
外显知识 内隐知识 空间溢出 地理距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化尧 叶欣园
虽然我国引入了大量的外资,但大量本土配套企业并没能因进入全球价值链而实现升级,而是牢牢地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因此,其中的知识转移阻碍机制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输出方、知识接收方和知识特性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在全球价值链下知识从跨国公司到本土企业的转移受阻原因,确定了影响知识传输的九种因素及知识输出和接收方对知识传输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加入全球产业链本土企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对中小企业配套集群"、量产型"专业制造企业和"伙伴型"品牌企业升级障碍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全球产业链 知识转移 本土企业 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刚
产业知识蕴藏于产业中不同的企业,构成了以产业链为纽带、企业为节点的知识系统,研究产业链中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对于揭示知识在产业中的运动规律,建立产业自主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产业链的组成和知识的特性,研究了产业链中不同企业的作用、知识特性、知识转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和创新结构,分析了结构中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过程,并给出了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
产业链 知识转移 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