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0)
2023(10140)
2022(8947)
2021(8427)
2020(7054)
2019(16232)
2018(16251)
2017(31746)
2016(17108)
2015(19302)
2014(19194)
2013(19245)
2012(17333)
2011(15508)
2010(15324)
2009(13787)
2008(13247)
2007(11327)
2006(9712)
2005(8163)
作者
(48608)
(40241)
(39842)
(38010)
(25486)
(19248)
(18093)
(15910)
(15298)
(14269)
(13781)
(13309)
(12556)
(12545)
(12386)
(12076)
(12055)
(12017)
(11342)
(11257)
(9966)
(9693)
(9647)
(9051)
(8919)
(8863)
(8846)
(8838)
(8002)
(7999)
学科
(70934)
经济(70864)
管理(50962)
(49526)
(42026)
企业(42026)
方法(33211)
数学(28475)
数学方法(28178)
(18391)
业经(17051)
中国(16796)
地方(15426)
(15109)
(14830)
技术(12181)
农业(12013)
理论(11940)
产业(11902)
(11766)
贸易(11762)
(11695)
(11385)
(10966)
环境(10962)
(9825)
财务(9765)
财务管理(9747)
(9578)
教育(9328)
机构
大学(240973)
学院(240654)
管理(102015)
(94640)
经济(92608)
理学(89511)
理学院(88588)
管理学(87221)
管理学院(86798)
研究(76922)
中国(54115)
(51160)
科学(48593)
(39984)
(37439)
业大(36380)
(35485)
研究所(34433)
中心(34342)
财经(33093)
(33024)
北京(32131)
(31571)
师范(31325)
(30069)
(28304)
农业(27781)
(27380)
经济学(27252)
商学(25909)
基金
项目(172429)
科学(136031)
研究(127801)
基金(124633)
(107511)
国家(106637)
科学基金(92572)
社会(79667)
社会科(75571)
社会科学(75553)
(68082)
基金项目(67055)
自然(60433)
自然科(58994)
自然科学(58983)
自然科学基金(57916)
教育(57585)
(56679)
编号(52655)
资助(50973)
成果(41496)
重点(37874)
(37488)
(37275)
(36298)
课题(35562)
创新(33726)
项目编号(32899)
科研(32608)
教育部(32263)
期刊
(100299)
经济(100299)
研究(68729)
中国(40073)
管理(36426)
学报(35815)
科学(34102)
(31938)
(28139)
大学(27084)
教育(26367)
学学(25441)
农业(22984)
技术(21677)
业经(18055)
经济研究(15945)
(15677)
金融(15677)
财经(14990)
图书(13515)
问题(13167)
科技(12761)
(12747)
理论(12517)
技术经济(12075)
实践(11700)
(11700)
商业(11420)
(11367)
现代(11344)
共检索到332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贵富  
本文在对已有产业链定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的科学定义;并提出了产业链的组织属性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是"有组织的市场"和"有市场的组织"双重属性的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的观点;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曲永义  
通过构建恰当的治理机制促进产业链协同,推动产业链相关主体形成共同信念和一致行动,是产业链有效组织进而实现竞争力整体提升的重要机制。本文在对市场失败理论和政府失败理论进行批判性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链链长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弥补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的治理缺陷,因而是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之外实现产业链协同的第三种治理机制。通过对典型企业的调研发现,中央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七种途径实现产业链链长的产业链治理功能:破解“卡脖子”技术瓶颈、带动基础软硬件突破、协同供应链稳产保供、强化战略性需求牵引、统筹产业链国际化、填补产业共性技术缺口和驱动产业整体性转型。本文认为,将打造产业链链长融入新时期国资国企改革体系之中,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现代产业链建设,是实现中国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强化国家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方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群  姜振寰  
基于理论融合的观点,根据产业链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从三个维度和三种链接关系来理解产业链的内涵。根据产业链活动的属性,深入分析产业链的产业特性和空间特性及其本质表现,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曲永义  
通过构建恰当的治理机制促进产业链协同,推动产业链相关主体形成共同信念和一致行动,是产业链有效组织进而实现竞争力整体提升的重要机制。本文在对市场失败理论和政府失败理论进行批判性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链链长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弥补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的治理缺陷,因而是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之外实现产业链协同的第三种治理机制。通过对典型企业的调研发现,中央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七种途径实现产业链链长的产业链治理功能:破解“卡脖子”技术瓶颈、带动基础软硬件突破、协同供应链稳产保供、强化战略性需求牵引、统筹产业链国际化、填补产业共性技术缺口和驱动产业整体性转型。本文认为,将打造产业链链长融入新时期国资国企改革体系之中,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现代产业链建设,是实现中国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强化国家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华  卢凤君  谢莉娇  
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主导企业在实践探索中遇到了产业链组织发展的挑战,目前的理论研究对于产业链组织演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解构不够深入且缺乏系统性。本文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剖析了产业链及产业链组织的内涵,从多链融合角度解读了农业产业链的构成,表明基于产品物质链的科技创新、基于生产要素的服务创新、基于微观主体的中观产业组织的管理创新是产业链增值发展的关键。通过实践调研、专家访谈,利用系统动力学、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三个演化阶段的驱动因素、阶段特征进行了理论解读。产业链组织演化的研究表明基于全产业链闭环的"集群+平台+龙头企业+综合服务"的平台型组织是产业链组织模式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这种组织具有"宽界面、短路径"、规模一致性与生态多样性并存的特征,有利于农业产业链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形成,有利于鼓励创新并实现产业增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贵富  赵英才  
从不同角度出发,产业链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产业链表现为静态的、运动的和动力的基本特性。从不同视角看,产业链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煜明  杨锐  
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自企业所控制的资源或能力的异质性。文章把资源基础观拓展到产业链竞争框架下,从微观治理视角分析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内涵和源泉。产业链竞争是通过选择产业链治理结构,不断扩展产业链分工程度,引领产业链上各企业持续寻找和占领新利润增长点为目标,最终形成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动态竞争行为。产业链竞争优势在于企业应对环境变化设计合适的产业链组织模式来协调、保护和控制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交易行为,以确保企业在市场中获得优越的经济绩效。由于市场摩擦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同企业在应对市场摩擦时采取多样性的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费钟琳  朱玲  赵顺龙  
产业链稳定性关乎区域产业和经济竞争力的保持与提升,链上企业只会依据自身经济利益目标协调其内外部市场关系,无暇顾及整个区域发展的全局需要,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在明确产业系统内各部门间关联关系以及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资源动态赋存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地方、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及政策,通过优化产业链结构、占领产业链高端以及有效实施产业链招商等途径对区域产业链加以治理,确保其健康稳定运行。基于现有文献成果,对产业链治理内涵做出理论探讨;结合调研所获数据,分析连云港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供地方政府参考的治理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伟   王芬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正向绿色生态、产业协同的全产业链方向升级。建设绿色农业全产业链,应以生态约束为前提,聚焦大众健康、养生的消费需求,通过完善政策及资金等支持体系,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建设数字农业平台,不断开发新业态,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营造绿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与生态约束的良好格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龙政  汪延明  李石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产业链日益成为竞争的主要形式,公司治理已由企业治理、企业集团治理,发展到了产业链的治理。现有产业链治理模式的研究还是侧重于管理模式方面,而对于产业链层面的董事会、经营层等内部治理架构研究方面则存在不足。本文首先界定了产业链的三种基本类型,即资源驱动型、市场主导型和技术主导型,提炼出资源、市场、技术、协调四种关键要素;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产业链治理的架构及三种基本治理模式,重点是产业链董事会和经营层的结构安排和机制设计,对其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案例实证以三种基本治理模式为基础,针对最复杂的技术主导型产业链治理的实现问题,以上广电和比亚迪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两种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孔陇   赵福昕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之举,是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破题之道。本文结合“韧性”原理将韧性构成要素拆解为风险抵抗力、弹性恢复力、核心竞争力与适度控制力,研究发现:产业链韧性“四力要素”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战略、目标、价值以及内容四个方面高度耦合。因此,为畅通国内市场大循环,化解贸易壁垒、技术制裁、市场封锁、外资控制等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对我国产业链韧性与安全造成的威胁,需从战略域、技术域、融合域和主体域出发,有序推进“战略托底—机制保障—多链融合—主体赋能”的实践方略,秉持“中国之治”的价值取向,将全球竞争格局重构的“外部冲击”转化为我国新竞争优势重塑的“内部动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凯  胡赤弟  吴伟  
随着创新范式转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大学的功能、概念与内涵也应随之演进和拓展。基于大学功能演化规律和"学科-专业-产业链"理论模型,借鉴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与社会网络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并融合"创业型"、"区域创新系统"、"新知识生产"和"创新型"等大学发展概念模式,以建设"双一流"大学和服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为导向,构建"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概念与内涵,最后从"跨组织边界"以及知识网络与社会网络嵌入视角提出"创新创业型大学"发展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小芸  
2009年国家将旅游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但与"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不相匹配的是,长期以来学者和产业界对旅游产业的特殊性研究一直未得出一致性结论;旅游产业链的概念虽已反复提出,却始终缺乏对其基本形态的详细刻画。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相关研究课题的深入和产业现实问题的解决。因此,笔者通过深入思考,拟在阐述旅游产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特殊性基础上,对旅游产业链的基本形态进行创新性刻画,为今后旅游产业研究的开展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基础性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传红  
广告从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并没有引起广告学者和产业经济学家的足够重视。广告产业研究是广告产业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是广告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化和深化,拓宽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完善了广告学科体系,对指导中国广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德敏  
从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意义出发,对节约型社会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指出了节约型社会的实质和基础是指物质资源的节约使用;描述了节约型社会的形成与目标;分析了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架构;论证了节约型社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径选择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