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5)
- 2023(15052)
- 2022(12496)
- 2021(11397)
- 2020(9136)
- 2019(19956)
- 2018(19499)
- 2017(37109)
- 2016(19817)
- 2015(22103)
- 2014(21388)
- 2013(21019)
- 2012(18740)
- 2011(16779)
- 2010(16906)
- 2009(15994)
- 2008(15436)
- 2007(14169)
- 2006(12466)
- 2005(11057)
- 学科
- 济(78589)
- 经济(78483)
- 业(71724)
- 管理(64359)
- 企(50597)
- 企业(50597)
- 农(48025)
- 农业(31925)
- 方法(26980)
- 业经(25732)
- 数学(22609)
- 数学方法(22377)
- 中国(21577)
- 财(21113)
- 制(20925)
- 技术(18741)
- 地方(16448)
- 贸(15216)
- 贸易(15204)
- 体(15202)
- 易(14876)
- 产业(13794)
- 银(13218)
- 银行(13191)
- 行(12666)
- 务(12498)
- 发(12473)
- 财务(12458)
- 财务管理(12427)
- 环境(12194)
- 机构
- 学院(281985)
- 大学(271524)
- 济(118715)
- 经济(116368)
- 管理(109634)
- 理学(94801)
- 理学院(93958)
- 管理学(92579)
- 管理学院(92057)
- 研究(90183)
- 中国(69317)
- 农(60991)
- 京(55226)
- 财(53528)
- 科学(52206)
- 农业(46650)
- 业大(45991)
- 江(43724)
- 所(43695)
- 中心(43347)
- 财经(41847)
- 研究所(39069)
- 经(37859)
- 经济学(35201)
- 范(34403)
- 州(34382)
- 师范(34044)
- 北京(33424)
- 院(32247)
- 经济管理(32101)
- 基金
- 项目(189478)
- 科学(150368)
- 研究(145500)
- 基金(135668)
- 家(116741)
- 国家(115682)
- 科学基金(100271)
- 社会(94156)
- 社会科(89136)
- 社会科学(89120)
- 省(77930)
- 基金项目(71444)
- 教育(66084)
- 划(62662)
- 自然(61098)
- 编号(60772)
- 自然科(59686)
- 自然科学(59677)
- 自然科学基金(58586)
- 资助(52918)
- 成果(47737)
- 发(43426)
- 重点(42565)
- 制(41997)
- 部(41975)
- 创(41773)
- 课题(41649)
- 国家社会(39068)
- 创新(38879)
- 性(37023)
- 期刊
- 济(139693)
- 经济(139693)
- 研究(79441)
- 农(64614)
- 中国(60679)
- 农业(44002)
- 财(41570)
- 管理(40566)
- 学报(39766)
- 科学(38299)
- 大学(32062)
- 教育(31306)
- 学学(30718)
- 业经(30124)
- 技术(28803)
- 融(26995)
- 金融(26995)
- 业(21620)
- 财经(20228)
- 经济研究(20170)
- 问题(19126)
- 经(17578)
- 技术经济(15057)
- 版(14955)
- 农村(14948)
- 村(14948)
- 农业经济(14815)
- 科技(14522)
- 世界(14181)
- 现代(13486)
共检索到420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宁 李秉龙
本文针对频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从产业链结构、信息不对称性与市场非正当竞争角度探讨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根源,通过建立消费者效用和供求均衡模型证明现实中的农产品市场处于低效率的非最优均衡;探讨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技术路径——产业链整合下的标准化运作,从标准化运作的结构调整、标准化与质量信号传递、政府一体化监管三个角度进行农产品质量激励机制设计,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茜 黄晓英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常发生,已经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农产品属性决定了买卖双方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首先对产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在激励机制视角下的农产品供给者与监管者、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
农产品 激励机制 信息不对称 博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戴恩勇 杨芳 李金亮 李秀君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研究对象,在长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问题的基础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渠道商主体、农产品物流主体以及政府四大相关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中的协同关系进行了归纳分析,从协同目标、协同主体、运行机制、环境保障等方面对协同治理模式进行了体系搭建,构建了全产业链下长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同治理模式,并据此对长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多经营主体协同治理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打破过去单一主体的治理模式,为质量管理理论和治理机制理论提供了较为新颖的分析视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洁
以产品质量事件为例,指出质量事件的发生与供应链结构特征——系统相关性、信息不对称、双重边际性及合作关系不稳定密切相关,然后构建理想状态和供应链结构特征影响下的两类质量均衡模型,证明低质量类型供应商充斥市场是供应链模式下非最优均衡的必然结果。最后,针对上述供应链结构特征,提出了质量信号传递、基于质量的跨期支付、质量违约触发惩罚和基于质量的收入共享四种机制,从契约签订的前、中、后三个维度约束和激励上游供应商提高零部件和原材料质量,实现供应链整体质量提升。
关键词:
供应链 结构特征 机制设计 质量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太胜 潘津
农业产业链组织演化可以促进标准化生产、契约合作和利益联结,有利于解决农户生产的投机行为、信息监控低效和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短缺。本文作者结合农业产业链组织演化趋势,设计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的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双约束机制,包括"生产过程干预与质量信息控制"和"质量安全追溯与质量信号传递"的信息效率内外约束机制、"契约关系管理与质量利益共享"和"质量声誉治理与行业信任供给"的激励相容内外约束机制,双约束机制协同可有效治理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行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慧萍 韩学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监管工作,学者们也从不同视角对此问题加以研究。从农业知识产权角度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失为另一有效路径。但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探讨及实际做法还未充分展开,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人们增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人才,促进农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农产品质量安全 保障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瑶 姜兰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现如今人们更多关注生活品质的问题,因此,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较以往更高。本文从农产品诚信交易的系统性、复杂性、协同性三方面论证了农产品交易诚信协同管理的内在动因。从战略层面的协同、战术层面的协同及操作层面的协同三方面分析了农产品诚信交易系统的多主体协同。从农产品诚信交易协同的序参量、建立多主体的协同管理模式及建立多方交互的协同管理机制三方面分析了农产品诚信交易的协同管理模式与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波 陆迁
技术进步与农产品质量西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李波,陆迁近年来,由于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卓有成效的实施,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不仅繁荣了城乡市场,丰富了人民生活,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也应该注意到,由于农产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彬
近些年,随着各级政府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大,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政府主导的单一规制模式所付出的高成本和可能面临的"政府失灵"问题是我们取得目前规制成绩后所要及时考虑的问题。本文认为生鲜农产品产销链两端主体的小规模经营是政府规制成本高昂和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为降低规制成本,提高规制效能,应充分发挥生鲜农产品产销链上各类经营组织的质量安全约束作用,并通过各类经营组织的生成和零售业态的变革,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和可追溯制,促进质量安全声誉机制的形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少华 欧晓明
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分析了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利用成本——收益法,构建了农业企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均衡模型,从微观层面探索了农业企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激励和约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机制的关键在于:以农业企业为核心,政府、农户以及消费者多方联动的相互制衡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敏 张社梅 杨锦秀
本文发展了食品信任的理论内涵,结合社交平台嵌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特点.搭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信任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并借助农户采取微信营销实现生产经营转型和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分析从微观经营主体角度绿色生产转型的真正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发现:(1)提升农产品质量的真正困境是优质优价机制失灵和农消信任缺失,市场端的优质不优价和对立隔绝的"生产—消费"关系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障碍。(2)社交平台通过充当科学技术媒介、信息交互场所以及人际运作场域三种方式嵌入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嵌入方式由结构嵌入、认知嵌入向关系嵌入逐渐演进。(3)社交平台嵌入背景下,农户可通过引入规则、公开信息以及关系运作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制度信任、认知信任和人际信任,信任机制与嵌入过程存在着递进演化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银果 钱薇雯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是畅通“双循环”的重要抓手,对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及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运用两阶段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视域下企业质量投入行为的差异,进而结合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探究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农产品品牌互动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相比企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一方面使消费者对过去产品质量有更多的观察,这种正向的声誉效应增加了企业质量投入的动机,另一方面其集体属性也会产生负向的“搭便车”效应进而抑制企业的质量投入动机。(2)在引入市场监管力度和品牌规模因素后,品牌声誉效应大于“搭便车”效应的条件是,只要市场存在监管,企业质量投入的激励效应就会呈现:多品类公用品牌>单品类公用品牌>企业品牌。(3)构建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品牌和公用品牌的互动发展路径,为各地区各品类农产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农产品品牌策略和发展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素霞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公众的健康,而且也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及对外贸易。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是由政府、企业、农户、消费者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一个完整的机制。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
供应链 农产品 质量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昕 王可山
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农民合作成为必然。农民合作组织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共享组织优势与合作收益上具有制度优势,使其在应对小规模分散经营内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缺陷上具有效率。目前,从生产和消费双方来看都对分散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再变迁提出了要求。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有效地融入农业生产之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是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的一条现实路径。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组织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