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7)
2023(4724)
2022(3877)
2021(3324)
2020(2739)
2019(6045)
2018(5467)
2017(11160)
2016(5795)
2015(6706)
2014(6529)
2013(6709)
2012(5905)
2011(5011)
2010(5045)
2009(4739)
2008(4775)
2007(4458)
2006(3837)
2005(3389)
作者
(15874)
(13316)
(13192)
(12473)
(8300)
(6088)
(6070)
(5018)
(4877)
(4866)
(4342)
(4280)
(4179)
(4025)
(4017)
(3988)
(3981)
(3932)
(3889)
(3762)
(3285)
(3227)
(3193)
(3060)
(2904)
(2890)
(2874)
(2769)
(2613)
(2603)
学科
(34190)
(32330)
企业(32330)
(30355)
经济(30332)
管理(29465)
方法(13692)
(13099)
数学(11787)
数学方法(11750)
(11286)
财务(11267)
财务管理(11251)
企业财务(10893)
产业(9079)
业经(8955)
(8112)
(7343)
体制(6900)
供销(6484)
(6484)
(6305)
地方(6218)
技术(5857)
中国(5651)
公司(5167)
结构(4917)
(4480)
贸易(4472)
(4335)
机构
学院(88262)
大学(85500)
管理(40962)
(40906)
经济(40385)
理学(36062)
理学院(35848)
管理学(35606)
管理学院(35447)
研究(22835)
(19259)
中国(18232)
(16760)
财经(15614)
(14120)
商学(12713)
商学院(12642)
(12086)
经济学(11970)
财经大学(11639)
科学(11216)
经济管理(11132)
经济学院(10926)
中心(10598)
北京(10440)
(10052)
业大(10039)
(9789)
工商(8838)
研究所(8668)
基金
项目(57835)
科学(47578)
基金(43534)
研究(43185)
(36125)
国家(35878)
科学基金(33276)
社会(29869)
社会科(28797)
社会科学(28794)
(23242)
基金项目(23037)
自然(21066)
自然科(20607)
自然科学(20604)
自然科学基金(20287)
教育(19099)
(18190)
资助(17859)
编号(16560)
(13086)
(12946)
(12755)
重点(12492)
国家社会(12364)
人文(12296)
成果(11943)
创新(11857)
教育部(11720)
(11626)
期刊
(43179)
经济(43179)
研究(24158)
(18126)
管理(16864)
中国(13448)
科学(8972)
业经(8727)
技术(8467)
学报(8054)
财经(7931)
经济研究(7703)
(7141)
金融(7141)
(7054)
大学(6972)
(6845)
财会(6820)
学学(6741)
商业(6047)
会计(5876)
问题(5544)
技术经济(5113)
农业(4983)
会通(4573)
通讯(4573)
现代(4476)
教育(4474)
(4385)
经济管理(4278)
共检索到124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毅成  颜苏  
世界经济放缓,"走出去"的需求增长,上市公司并购热情难减,依托全球价值链的并购升级方式,并不必然带来企业价值或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并购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需要国家、监管部门、企业在战略的高度上形成"一盘棋"。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资本市场的新作为必然体现在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作为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本质,还是离不开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能力的提升。当前,依托产业链并购升级,谋求协同效应的横向整合,已成上市公司外延式扩张的主要手段,市场化的并购行为对我国上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马述忠  冯晗  
基于中国市场上的并购案例,本文分析了并购前后企业创新激励的变化情况,我们发现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激励。我们认为,这反映了产业链整合对企业创新激励的提升作用。根据这一结果,产业链整合可以通过加速创新来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因而可能是改变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利润分配当中不利地位的可行之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琼  游春  
本文以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开展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产业效应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和并购动机的影响。在对整体样本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横向、纵向、混合三种不同类型并购的绩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产业创新型并购和非产业创新型并购的产业效应差别进行了分析。从整体来看,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的影响可以忽略。同时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绩效确实有影响。产业效应对不同类型并购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对混合并购具有积极的、显著的影响,而对横向并购的影响最小。从产业效应的视角来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凤荣  耿仁波  王倩  
国有企业进退是始终伴随中国经济转型的焦点问题,但"改制"视角的国企并购理论解释力有限,需要从"结构"角度审视国企并购的作用机理与效应。基于对我国沪深股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03-2007年发生的股权收购及其对应的2002-2009年企业与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在相关并购路径下,相比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发生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并购提高国有上市公司绩效的同时,也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在非相关并购路径下,产业创新型并购比非产业创新型并购具有更高的产业效应,且并购绩效显著优于非产业创新型并购。这些发现凸现了国企并购的市场结构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也揭示了国企进退的效率路径。其政策含义在于,国有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智生  李鑫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不但担负着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责任,而且也是促进我国产业转型的重要推手上市公司或迟或早都有对存量资产再次优化配置的需要,并购重组是满足这一需要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的永恒热点。我国目前正处在产业转型和经济调整的重要历史时期,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发展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科学发展,并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落实规划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毅  许华丽  刑英  
本文通过对2000-2001年我国信息产业公司发生的22起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并购公告日存在显著的CAR。而运用会计研究法对1997年至2004年并购绩效的研究结论表明了并购实质上没有改变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军  翁晓华  
2005年4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理顺了市场定价机制,从制度上消除了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对于恢复资本市场功能并由此推动资本市场全方位改革具有历史性意义。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股票的全流通,我国上市公司的战略并购与产业整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娟  李青原  
本文运用生态周期评价原理,采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2000年以来我国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所发生的并购事件对不同产业生态周期和并购类型公司的经营绩效影响。实证发现,产业生态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类型并购的绩效:成长期产业中的公司并购绩效表现较好,其中纵向和混合并购绩效表现最好;成熟期产业中的公司并购绩效表现比较稳定,其中横向和纵向并购绩效表现最好;衰退期产业中的公司并购绩效表现最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昕倍   逯东  
从宏观政策支持和投资工具应用层面促进实体经济的资本配置效率关系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聚焦并购基金这一新型投资工具,深入探讨并购基金运行对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产业政策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并购基金运行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且当公司未受产业政策支持时,并购基金运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正面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并购基金运行通过有效减轻公司面临的投资机会约束和融资约束两条路径提高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当公司资源较为匮乏或获取资源能力较弱时,如没有风险投资股东或高管团队资本较少,并购基金运行提高其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为更大范围地扩大有效投资,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利用并购基金来破除资源困境,政府应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并购基金设立,通过推广新型投资工具的应用来全面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月丽  
本文利用描述性统计和面板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对产业链延伸后农业上市公司在获取银行信贷中的地位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的确提高了农业企业在获取银行信贷方面的地位,并至少使农业企业在获取银行信贷方面与其他类型企业无差异。这一结论与农业是弱势产业,因而存在系统性风险的预期并不一致。本文认为,这可能是由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链中处于更为优势的地位所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霍学文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地区间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在中国经济不断强大并走向世界过程中,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战略高度推动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全产业链体系建设,形成中国经济的国内产业聚合力和国际品牌影响力,建设上市公司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本文对推进上市公司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建设从定义、内涵与意义、实施原则与方法等进行了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连静  
营运资金融资的产业链依存度体现了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关系到产业链的安全和企业的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2000—2012年间农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融资产业链依存度的总体分析、分产业和时间趋势的考察,发现农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融资的保守性倾向得到缓解;营运资金融资的产业链依存度在波动中下降;对金融融资的依赖度持续增加;农业上市公司日益重视协调与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关系,农业产业链持续发展得到保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明勋  
2003年以来,外资在华直接投资出现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新态势。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以获取产业价值和财富价值及法律管制放松3个方面的原因。之后,分析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影响,尤其是这种新态势存在的风险和危害,进而指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解决股权分置,才能真正推动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  余鹏翼  
本文以2006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控股权转移的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并购在短期内为目标公司创造了价值,给股东带来较高的超额收益,但是在较长时间内,公司价值有受损的可能;同时在正式信息披露日前,存在信息泄漏的现象;在影响目标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并购双方的关系、交易股权数都对公司并购的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孟宪伟  
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各有利弊。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分析两种方法的取舍,井在此基础上 提出规范我国采用权益结合法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