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5)
2023(8062)
2022(6585)
2021(6025)
2020(4956)
2019(10901)
2018(10858)
2017(21652)
2016(11167)
2015(12573)
2014(12250)
2013(12480)
2012(11510)
2011(10420)
2010(10559)
2009(9760)
2008(9555)
2007(8841)
2006(8058)
2005(7017)
作者
(32748)
(28637)
(27746)
(26203)
(17284)
(13374)
(12351)
(10997)
(10501)
(9960)
(9622)
(9066)
(8661)
(8647)
(8621)
(8410)
(8272)
(8166)
(7969)
(7788)
(7001)
(6992)
(6899)
(6432)
(6360)
(6309)
(6232)
(6019)
(5719)
(5717)
学科
(56058)
经济(56015)
(51296)
(45317)
管理(35819)
农业(30239)
(29447)
企业(29447)
方法(19941)
业经(18526)
数学(17531)
数学方法(17426)
技术(15154)
中国(12710)
地方(12156)
产业(10891)
(10205)
农业经济(10184)
(10083)
环境(9273)
(9264)
贸易(9260)
(9075)
(9066)
农村(9055)
(8377)
(8106)
(8085)
发展(8065)
(8062)
机构
学院(172380)
大学(163794)
(80696)
经济(79477)
管理(73316)
理学(64352)
理学院(63895)
管理学(63084)
管理学院(62807)
研究(55759)
(49497)
中国(42923)
农业(37689)
业大(33319)
(33094)
科学(32879)
(28895)
(27755)
中心(27097)
(26074)
研究所(25268)
经济管理(24081)
财经(23694)
经济学(23303)
农业大学(23051)
(21525)
经济学院(21190)
(20105)
北京(19679)
(19478)
基金
项目(119319)
科学(96052)
研究(89513)
基金(87896)
(76020)
国家(75325)
科学基金(65857)
社会(60513)
社会科(57259)
社会科学(57248)
(49095)
基金项目(46924)
自然(40480)
自然科(39594)
自然科学(39590)
自然科学基金(38925)
(38452)
教育(37576)
编号(36776)
资助(34222)
(29521)
(28666)
成果(26742)
(26652)
(26496)
重点(25657)
国家社会(25593)
创新(24751)
(24698)
(24129)
期刊
(93376)
经济(93376)
(55128)
研究(44182)
农业(37727)
中国(33207)
科学(25523)
学报(24210)
业经(23572)
管理(23369)
大学(19641)
学学(19197)
(18935)
技术(18428)
(17879)
(16410)
金融(16410)
农业经济(13888)
问题(13736)
农村(13578)
(13578)
经济研究(12484)
技术经济(11891)
世界(11012)
财经(10995)
教育(10489)
经济问题(10354)
科技(9779)
(9652)
(9589)
共检索到248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祝国平  焦灵玉  刘星  
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转变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行为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吉林省83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产业链参与、技术选择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产业链参与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也可以通过技术选择间接促进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考虑到我国农户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估计了农户耕地面积的门槛值,发现随着农户耕地面积的扩大,产业链参与促进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具有边际递增效应,技术选择促进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具有边际递减效应。因此,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强化产业链对农户的吸纳作用,提高绿色农业产业链生产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应成为政策选择上的重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余威震  
基于湖北省790份稻农样本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探讨了食品安全观念与市场信任对农户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与市场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的食品安全重要性认知不断提升,但对农产品市场信任度不足,其食品安全观念提升与市场信任度缺失存在的现实矛盾是导致农户被迫进行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的重要原因;研究进一步发现,身体健康程度较高以及有老人与小孩的家庭,更倾向于进行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且市场信任缺失导致的农户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土地市场的退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三峡  罗小锋  黄炎忠  唐林  
本文利用鄂豫两省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基于农户主观心理因素中的风险态度和客观环境因素中的传播距离的视角,探究了他人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发现:第一,他人正面和负面评价均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但负面评价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负向作用明显强于正面评价的正向作用,且技术评价更容易对种植规模小和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产生影响;第二,风险态度对技术评价影响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发挥了调节作用,即风险规避会显著抑制正面评价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但会显著加剧负面评价对其技术采纳行为的负向作用;第三,农户与他人的空间距离越近、社会距离越远,正面评价对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也越强,而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均未显著改变负面评价对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负向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志恒  崔民  
以有机肥的施用行为为例,利用甘肃省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回归方法和调节效应方法,从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3个维度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同时基于对农户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的特殊认识,笔者对文化资本中的"文化程度"与社会资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有76.7%的农户施用有机肥较为理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均对农户施用有机肥产生正向,其中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文化程度能通过对社会资本的调节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从适度提高农户播种面积,提高农户的文化程度,增强媒介信息对绿色发展的推广宣传,加强与技术单位和技术人员的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晓康  刘天军  黄腾  袁雪霈  
目前我国由于农户化肥施用不当所导致的面源污染严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政府大力推广的绿色农业技术有助于改善这种局面。基于我国苹果主产区陕、甘、鲁、豫1 079个样本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借鉴舒尔茨农户"有限理性"理论分析框架,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动态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运用ESR模型考察农户采纳该技术所带来的农业收入变化。研究发现:(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率不足,74%的样本农户未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的样本农户经历测土但并未完全按照测土结果进行施肥,只有19%的样本农户完全按照测土结果进行施肥;(2)多重因素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3)农业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农户更愿意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该技术可提高年均农业收入的比例为8%。政府应在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土地流转、给予农户技术政策补贴、提高农户技术认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莫经梅  张社梅  
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城市各类群体的参与作为破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重视。本文通过成都市蒲江箭塔村的典型案例解剖,重点探讨城市群体参与驱动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条件及内在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群体的绿色发展愿景、社会网络支持以及对农民自组织的赋能是其参与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初始条件,只有这三个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城市群体参与才会有效;(2)在遵循农户认知—意愿—行动的行为框架下,城市群体首先强化先进小农户的绿色认知,再叠加城市社会资本并打通绿色农产品"出口",最后通过乡村组织促进更多小农户实现成功转型。本文开启了外部力量参与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研究的新视角,拓展了小农户行为及农业绿色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岩   汪兴东   聂志平  
基于2021年江西省“百村千户”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法,结合中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参与合作社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使用工具变量法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参与合作社能显著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技术服务在参与合作社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0.43%;社会规范在参与合作社经由增加农户获得的绿色生产技术或服务来促进其采纳绿色生产行为过程的前半路径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社会规范水平越高,技术服务的中介效应越弱。基于此,在大力支持并规范合作社发展,敦促合作社提供优质技术服务以满足个体农户绿色生产需求的同时,应注重全方位激活农村社会规范水平,运用社会规范手段优化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岩   汪兴东   聂志平  
基于2021年江西省“百村千户”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法,结合中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参与合作社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使用工具变量法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参与合作社能显著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技术服务在参与合作社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0.43%;社会规范在参与合作社经由增加农户获得的绿色生产技术或服务来促进其采纳绿色生产行为过程的前半路径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社会规范水平越高,技术服务的中介效应越弱。基于此,在大力支持并规范合作社发展,敦促合作社提供优质技术服务以满足个体农户绿色生产需求的同时,应注重全方位激活农村社会规范水平,运用社会规范手段优化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敏娟   杜瑞瑞  
绿色转型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必然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关键动能。相对而言,农业具有较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叠加特征,产业链环节间存在更复杂的客观关联及相互影响,农业绿色转型要求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视域下实现全产业链稳健转型,这和新质生产力的本质高度契合。本文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从生产要素配置均衡和产业链动态均衡两个方面,阐释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绿色转型的经济学逻辑;从产业融合、科技支撑、公众需求和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概括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绿色转型的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农业全产业链绿色转型还面临产业链衔接不充分、绿色科技支撑不足、高水平农业人才匮乏、生态增值效应不突出及治理主体单一等挑战。未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绿色转型需要在优化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制度、打造绿色产业科技链、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拓展农业生态发展空间和推动多主体协同共治等方面持续发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子烨   宫思羽   余志刚  
为探索数字素养水平提升能否赋能农户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并结合工具变量法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对数字素养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素养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数字素养每增加1单位,其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提高20.7%。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响应和环境认知是数字素养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主要路径。数字素养水平提高可以显著促进农户数字金融响应和提升农户环境认知程度,从而正向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3)进一步分析表明,邻里互动与数字素养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存在有益的互补关系,农户通过邻里互动能够增强数字素养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未来应从加快提高农户数字素养水平、扩大农村数字金融覆盖范围和强化农户环境认知能力、注重发挥数字素养与邻里互动有益的互补效应等方面入手提高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程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邝佛缘  金建君  邱欣  
为揭示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决策的规律性和显化其行为效应,基于鄱阳湖平原6个产粮大县的607份调查数据,利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采纳行为的经济和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受到家庭总收入、耕种面积和信息获取渠道的正向影响,耕地破碎度和家离农技机构距离的负向影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纳有助于农户实现水稻的增产和化肥的减量化施用,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情景下,实际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若未采纳,其水稻单位面积产值下降6.38%、化肥施用量增加2.14%;实际未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若采纳,其水稻单位面积产值提高1.83%、化肥施用量减少1.00%。鉴于此,建议降低耕地破碎度,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技术的宣传推广,构建技术培训体系,显化技术效益,发挥技术的示范带动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斯  陈玉萍  
为了解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基于武陵山茶叶主产区634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技术采用行为对农户不同茶叶收入水平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1)农户对品种改良、土壤改良与生物农药单项技术的采用率较高,但对所考察的3项技术的整体采用率还有待提高;2)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庭规模、务农人数比重、茶叶收入占比、技术便利性认知、亲戚朋友数量、信息获取途径均对农户是否采用技术有正向影响,年龄则产生负向影响;文化程度、技术效率认知、技术或资金支持对农户技术采用程度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子女抚养比则相反。3)技术采用行为对农户茶叶收入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影响效应因农户茶叶收入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技术采用行为对较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显著大于中高收入农户,这有利于缩小农户间的收入差距。依据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实际状况及其对收入的差异化影响,应从提高农户绿色生产技术认知水平,推动茶叶生产集约化与规模化经营,加大技术培训与资金补贴力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强化技术的增产增收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芬妮  张俊飚  
基于湖北省1058份农户数据,借助烙印理论、二元Probit模型与多变量Probit模型,阐释饥荒经历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饥荒经历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选择的影响总体呈负向。饥荒经历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选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较于男性,饥荒经历对女性的负向冲击更大;在影响农户选择增险型与知识密集型绿色生产技术上,如新品种与病虫害绿色防治,饥荒经历存在抑制作用;在影响农户选择控险型、非知识密集型绿色生产技术上,如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饥荒经历则发挥促进作用。风险厌恶程度、人力资本积累与社会信任水平是饥荒经历作用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选择的主要路径,且对于不同阶段经历饥荒的农户,饥荒经历的影响路径有所差别。基于此,从缓解农户风险厌恶程度、强化人力资本、增加社会信任水平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芬妮  张俊飚  
基于湖北省1058份农户数据,借助烙印理论、二元Probit模型与多变量Probit模型,阐释饥荒经历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饥荒经历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选择的影响总体呈负向。饥荒经历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选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较于男性,饥荒经历对女性的负向冲击更大;在影响农户选择增险型与知识密集型绿色生产技术上,如新品种与病虫害绿色防治,饥荒经历存在抑制作用;在影响农户选择控险型、非知识密集型绿色生产技术上,如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饥荒经历则发挥促进作用。风险厌恶程度、人力资本积累与社会信任水平是饥荒经历作用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选择的主要路径,且对于不同阶段经历饥荒的农户,饥荒经历的影响路径有所差别。基于此,从缓解农户风险厌恶程度、强化人力资本、增加社会信任水平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楠  张洋  刘丽娟  吴成亮  
文章借助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Ztree软件构建了不同信息传递环境、绿色农药购置补贴以及风险因素下的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农户在半透明与完全封闭的信息传递环境下,其绿色农药投入量并无显著差异,而当信息环境完全透明时,农户的绿色农药投入量显著下降,甚至出现"跟风"现象;在提供绿色购置补贴的情形下,农产的绿色农药使用量显著提高,当补贴额度与绿色溢价之和超过两种农药的价格差时,农户绿色农药投入量会达到最大值,农户绿色农药投入量与补贴额度变化趋势一致,但农户在选择过程中未产生"现状偏见";强调规避损失的激励模式效果优于强调获得的激励模式效果,等量损失比等量获得对农户选择行为的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