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77)
- 2023(18083)
- 2022(14568)
- 2021(13294)
- 2020(10854)
- 2019(23801)
- 2018(23525)
- 2017(44427)
- 2016(23595)
- 2015(26239)
- 2014(26016)
- 2013(25578)
- 2012(23546)
- 2011(21045)
- 2010(21663)
- 2009(20300)
- 2008(20224)
- 2007(18610)
- 2006(16949)
- 2005(15696)
- 学科
- 济(109573)
- 经济(109446)
- 业(102052)
- 企(84282)
- 企业(84282)
- 管理(80736)
- 农(48786)
- 业经(39238)
- 方法(35623)
- 中国(34332)
- 农业(32765)
- 财(28568)
- 地方(27717)
- 数学(26113)
- 数学方法(25889)
- 技术(24050)
- 制(22537)
- 务(19694)
- 财务(19650)
- 财务管理(19618)
- 贸(19406)
- 贸易(19385)
- 易(18801)
- 策(18643)
- 企业财务(18516)
- 理论(18341)
- 产业(18329)
- 和(18116)
- 银(18066)
- 银行(18045)
- 机构
- 学院(340971)
- 大学(331106)
- 济(148801)
- 经济(146050)
- 管理(136760)
- 理学(116024)
- 理学院(114877)
- 研究(114578)
- 管理学(113418)
- 管理学院(112752)
- 中国(91380)
- 京(70202)
- 财(66352)
- 科学(65659)
- 农(64245)
- 所(56629)
- 江(55771)
- 中心(53124)
- 财经(51146)
- 研究所(50564)
- 业大(49844)
- 农业(48655)
- 经(46150)
- 北京(44124)
- 州(44047)
- 经济学(43625)
- 范(43526)
- 师范(43162)
- 院(40966)
- 经济学院(39123)
- 基金
- 项目(218419)
- 科学(175072)
- 研究(167625)
- 基金(157413)
- 家(135246)
- 国家(133683)
- 科学基金(116726)
- 社会(110299)
- 社会科(104397)
- 社会科学(104372)
- 省(89452)
- 基金项目(82643)
- 教育(73970)
- 划(71547)
- 自然(70669)
- 编号(69113)
- 自然科(69095)
- 自然科学(69080)
- 自然科学基金(67912)
- 资助(61193)
- 成果(54913)
- 发(53524)
- 创(51076)
- 重点(48415)
- 课题(47385)
- 部(47110)
- 创新(46852)
- 国家社会(45795)
- 业(45503)
- 发展(44346)
- 期刊
- 济(182162)
- 经济(182162)
- 研究(102803)
- 中国(79176)
- 农(65937)
- 管理(57037)
- 财(53031)
- 科学(46726)
- 学报(45319)
- 农业(44343)
- 教育(38418)
- 融(36980)
- 金融(36980)
- 业经(36478)
- 大学(36438)
- 学学(34230)
- 技术(34084)
- 经济研究(26881)
- 财经(25344)
- 业(24892)
- 问题(24305)
- 经(22176)
- 技术经济(20026)
- 世界(18465)
- 商业(17736)
- 科技(17499)
- 现代(17179)
- 贸(17159)
- 版(16380)
- 经济问题(16292)
共检索到542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延明 罗振豪
数字化时代,企业家精神从个体层面向组织层面转变。在产业或行业层面探索产业链企业家精神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间的作用关系,关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农产品与数字化的有效联结。以我国东部、中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部分市或县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为样本,基于339份调研问卷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在不同的经济水平和数字化意识下,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经济水平较低、数字化意识较弱的情况下,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上游数字化发展影响的边际效应更强;在经济水平较高、数字化意识较强的情况下,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中游、下游数字化发展影响的边际效应更强。产业链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三维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且三维创新在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其中,在产业链上游,三维创新均具有中介效应;在产业链中游,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具有中介效应,制度创新不具有中介效应;在产业链下游,三维创新均不具有中介效应。为有效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应支持产业链企业家通过持续学习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企业家;应充分发扬产业链企业家精神,通过制度创新建规则,通过管理创新建平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数字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国铭 周军
《甘肃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研究》一书,以甘肃省的特色农产品为例,站在产业链管理的视角对未来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进行了相应分析和对策探讨,从产业链分析、信息链建立、物流链管理、价值链管理等方面给出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并从世界发展趋势和政策扶持角度提出了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价值链管理 产业链 物流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国铭 周军
《甘肃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研究》一书,以甘肃省的特色农产品为例,站在产业链管理的视角对未来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进行了相应分析和对策探讨,从产业链分析、信息链建立、物流链管理、价值链管理等方面给出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并从世界发展趋势和政策扶持角度提出了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价值链管理 产业链 物流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怡 陈凤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随着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数字经济不仅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农产品产业链经济附加值低、缺乏有效定位、绿色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价值创造为最终目标,以数字化赋能农产品产业链为主旨,探讨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路径,以助推农产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 农产品 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霖春
农产品加工业处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承上启下"位置当中,一头连接着农民、农村,另一头连接着工业、城市,如果能够完善农村中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链,不仅能够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还能够促进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爱贞 陈凤兰 何诚颖
产业链的纵向联系是企业获取技术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数据,以及2006—2018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和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数据,探讨产业链国内关联和国际关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结构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链国内关联和国际关联与企业创新分别呈"U"型和倒"U"型关系;(2)产业链国际关联主要影响远技术距离行业和中、高人力资本水平企业的创新,近技术距离行业的创新主要受产业链国内关联影响;(3)在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态势下,一旦产业链受到冲击,短期内可能会抑制企业创新,且其创新影响具有结构性,主要对近技术和远技术距离行业以及中、高人力资本水平的企业有创新负效应,而发展国内产业链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其创新冲击。为此,中国当前既要在产业链国际合作中获取创新要素,也要大力发展国内产业链,增强自主创新以"技术补链"和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以"市场固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岩峰 张春艳
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4—2021年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产业数字化、绿色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链韧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农业产业链韧性具有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在产业数字化与农业产业链韧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绿色技术创新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受产业数字化单重门槛效应的影响。对此,提出打造农村数字产业集群,完善产业数字化发展环境;强化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力度,赋能农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发挥产业数字化资源配置靶向功能,驱动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绿色技术创新 农业产业链韧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岩峰 张春艳
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4—2021年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产业数字化、绿色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链韧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农业产业链韧性具有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在产业数字化与农业产业链韧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绿色技术创新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受产业数字化单重门槛效应的影响。对此,提出打造农村数字产业集群,完善产业数字化发展环境;强化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力度,赋能农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发挥产业数字化资源配置靶向功能,驱动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绿色技术创新 农业产业链韧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典范 王超 陈磊
本文基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互促的视角,在对数字化产业链协同进行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层面数字企业补助对其他企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数字企业的补助能够通过产业间的传导,为其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意义上,数字产业的补助具有正向的普惠性。统计意义上,数字化补助对非国有企业、服务业企业、成长期企业以及所在城市数字化关注度低的企业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数字产业的发展对于制造类企业和衰退期企业同样起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其主要通过增加数字产业服务供给、激励数字化人力资本投入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产业链上游偏垄断且数字化解决方案专用性强,而下游竞争更充分、数字化方案通用性强,更能发挥数字化的规模效应,因此政府对数字企业的补助对产业链下游企业数字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产业数字化中也存在产业链协同效应,上游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其下游企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本文丰富了企业数字化促进机制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研究,为企业数字化精准施策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典范 王超 陈磊
本文基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互促的视角,在对数字化产业链协同进行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层面数字企业补助对其他企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数字企业的补助能够通过产业间的传导,为其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意义上,数字产业的补助具有正向的普惠性。统计意义上,数字化补助对非国有企业、服务业企业、成长期企业以及所在城市数字化关注度低的企业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数字产业的发展对于制造类企业和衰退期企业同样起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其主要通过增加数字产业服务供给、激励数字化人力资本投入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产业链上游偏垄断且数字化解决方案专用性强,而下游竞争更充分、数字化方案通用性强,更能发挥数字化的规模效应,因此政府对数字企业的补助对产业链下游企业数字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产业数字化中也存在产业链协同效应,上游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其下游企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本文丰富了企业数字化促进机制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研究,为企业数字化精准施策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艳 王蕾 李征 刘宏宇 刘永悦
"互联网+"行动的不断深化加快推动了农产品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本文在分析传统农产品全产业链特点和相关利益主体间博弈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中国现阶段推进"互联网+"战略的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经验和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利用大数据思维模式,重构了农产品全产业链未来发展模式,认为"互联网+农业"环境下农产品全产业链新发展模式具有网络化、资源优化整合、闭环发展和大数据支持等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产品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利益主体间新型的博弈关系。此外,为促进中国农产品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国荣 王微 冷晨曦
服装产业在我国经济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全球服装产业的发展,具有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性。本文研究了服装产业的创意、销售、利润等问题,并结合该产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形态,阐述了服装创意产业链的形成效应。提出:我国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本土传统文化因素的融合,树立创新理念,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国际服装创意产业的合作,促进我国服装创意产业链的形成和不断壮大。
关键词:
服装企业 创意 产业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陶锋 王欣然 徐扬 朱盼
当前提高企业生产率水平需要重点关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与产业链供应链动荡带来的深层影响。结合产业组织的纵向关系理论,本文指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维持和提升关联效应,并尝试从供需匹配优化、供需关系维持、供应质量提升三个层面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内涵和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匹配中国上市公司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数据,本文创新性地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视角考察了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上游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上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表明数字化转型在产业链供应链纵向关系中存在后向溢出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优化供需匹配、稳定供需关系、提高供应商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而牵引上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同时,这种后向溢出效应根据纵向关系结构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包括上游供应商的规模、所有权性质以及下游客户端的市场影响力。本文研究结论表明,要围绕需求牵引和外部溢出来优化数字化转型政策,特别是要以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提升和纵向协同机制建设,同时注意分类施策和精准施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邹迪 王学亮 陈一鸣 吕嘉林 贾云琦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立足能源产业链核心企业地位,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打造数字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电e金服”,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畅通全产业链循环。本文通过分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e金服”平台建设的思路架构、主要做法与应用成效,为中央企业更好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带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产业链 产融协同 中小微企业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