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0)
- 2023(9370)
- 2022(7416)
- 2021(6601)
- 2020(5438)
- 2019(11787)
- 2018(11356)
- 2017(22110)
- 2016(11535)
- 2015(12942)
- 2014(12517)
- 2013(12614)
- 2012(11044)
- 2011(9349)
- 2010(9604)
- 2009(9170)
- 2008(9257)
- 2007(8511)
- 2006(7357)
- 2005(6788)
- 学科
- 业(77888)
- 企(74270)
- 企业(74270)
- 济(60060)
- 经济(59999)
- 管理(56525)
- 业经(28540)
- 方法(23483)
- 农(21284)
- 财(20455)
- 技术(17776)
- 务(17481)
- 财务(17463)
- 财务管理(17454)
- 企业财务(16499)
- 农业(15979)
- 数学(15580)
- 数学方法(15489)
- 企业经济(12527)
- 划(12500)
- 策(12427)
- 产业(12210)
- 中国(12077)
- 和(11689)
- 理论(11567)
- 制(11207)
- 经营(11138)
- 技术管理(11132)
- 地方(10738)
- 体(9939)
- 机构
- 学院(174788)
- 大学(161886)
- 济(79227)
- 经济(78080)
- 管理(77161)
- 理学(66481)
- 理学院(66026)
- 管理学(65467)
- 管理学院(65157)
- 研究(47514)
- 中国(38707)
- 财(35187)
- 京(32286)
- 财经(28071)
- 江(27043)
- 科学(25714)
- 农(25537)
- 经(25261)
- 商学(22976)
- 经济学(22852)
- 商学院(22786)
- 业大(22512)
- 所(22169)
- 中心(21873)
- 经济管理(21770)
- 州(21212)
- 经济学院(20808)
- 财经大学(20208)
- 农业(19940)
- 北京(19798)
- 基金
- 项目(112314)
- 科学(92139)
- 研究(87769)
- 基金(81837)
- 家(68082)
- 国家(67375)
- 科学基金(61758)
- 社会(58669)
- 社会科(55923)
- 社会科学(55912)
- 省(47868)
- 基金项目(43299)
- 教育(38433)
- 自然(37653)
- 自然科(36831)
- 自然科学(36826)
- 划(36566)
- 自然科学基金(36269)
- 编号(35564)
- 资助(31695)
- 业(31199)
- 创(28686)
- 发(26690)
- 成果(25719)
- 创新(25668)
- 重点(24401)
- 制(24388)
- 国家社会(24045)
- 课题(24021)
- 部(23986)
共检索到255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金明 张磐 赵曾琪
本文分析了产业链的一般特性与基本功能,阐述了产业链与产业配套半径、标准、企业自生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产业链的培育主要表现在产业的配套类型与配套半径上。产业配套有省内、国内和国际配套三种类型,并相应形成了省内、国内和国际三类配套半径。产业配套的关键在于所对接的标准是何种标准。企业的自生能力不仅要求其产业、产品、技术选择要与经济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相一致,而且还必须融入到全球的产业链,并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环节或结点。企业的自生能力与其所对接的标准和产业的配套半径成正比。
关键词:
产业链 产业配套半径 标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兰陵
从链条升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出发分析了产业链升级的最高级形态——链条升级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了影响链条升级的主要因素,根据创新能力的一些计算指标考量了链条升级的具体表现,并在江苏省配套企业的实际调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关键词:
配套产业链 配套企业 链条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蒋兰陵
要素层面的产业链升级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重不断减小。本文在要素层面升级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制造业要素层面产业链升级的具体表现,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其的影响,利用江苏省配套产业链的调查数据做进一步的检验,得出的结论肯定了要素层面的升级方向与结果,同时揭示了受FDI控制影响产生的发展瓶颈。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配套产业链 要素密集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兰陵
产业链的产品升级是指链上的企业进入更加高端、精密的产品生产线,生产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本文从配套产业链角度出发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配套产业链产品升级的影响,首先界定了产品升级的主要形式,围绕产品升级的外在形式构建了配套产业链产品升级的理论模型,其次运用中国本土企业的整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通过江苏省的配套产业链调查验证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产品升级发挥的积极作用,描述了产品升级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
配套产业链 产品升级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小文 程进
产业集群目前发展较为迅速,集群中的领导者和配套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竞合关系,两者之间构成集群中相对稳定的产业链条。由于领导企业在集群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地方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吸引和培养领导者方面应立足服务与管理,避免直接的行政干预。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领导者 配套企业 竞合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贵富 赵英才
现代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是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产业链中,每一个节点企业都无法完全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市场行为,而会受到产业链中其他企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产业链中节点企业的纵向关系,研究了产业链中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探讨了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流动模式,提出了节点企业加盟产业链的一般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立军 顾立人
搞好企业的角色定位,是企业更好地融入产业链,从而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需要。文章从产业链的不同形态入手,就企业如何在产品链、价值链、知识链等不同形态下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看法和建议,意在对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战略竟合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角色定位 产业链形态 竟合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爱贞 陈凤兰 何诚颖
产业链的纵向联系是企业获取技术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数据,以及2006—2018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和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数据,探讨产业链国内关联和国际关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结构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链国内关联和国际关联与企业创新分别呈"U"型和倒"U"型关系;(2)产业链国际关联主要影响远技术距离行业和中、高人力资本水平企业的创新,近技术距离行业的创新主要受产业链国内关联影响;(3)在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态势下,一旦产业链受到冲击,短期内可能会抑制企业创新,且其创新影响具有结构性,主要对近技术和远技术距离行业以及中、高人力资本水平的企业有创新负效应,而发展国内产业链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其创新冲击。为此,中国当前既要在产业链国际合作中获取创新要素,也要大力发展国内产业链,增强自主创新以"技术补链"和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以"市场固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伟 高辉
本文以瓮福磷化工产业链核心企业瓮福集团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两个方面,对影响资源型产业链核心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核心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玲
基于产业链理论中产品关联的视角,首先从茶青生产、茶叶加工、茶叶销售、茶叶品牌建设等方面建构了茶叶企业产业链产品关联模型;然后提出并分析了茶叶企业核心能力构成的5个要素——技术能力要素、生产能力要素、销售能力要素、财务能力要素和整合能力要素;最后,从能力要素出发提出提升茶叶企业核心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产业链 茶叶企业 核心能力 构成要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凯淇 鞠荣华 林之楠
针对蛋鸡养殖企业利润波动较大的问题,本研究运用鸡蛋、玉米和豆粕期货设计产业链套期保值方案,通过OLS、B-VAR和ECM模型估计套期保值比率,对比分析套期保值的效果。结果表明:1)鸡蛋、玉米和豆粕3个品种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分别表现为高度相关,为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能性;2)预计未来期间内鸡蛋价格存在下跌风险时,蛋鸡养殖企业可以提前卖出鸡蛋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同时买入玉米和豆粕期货,降低现货利润波动的风险;3)在所选取时间阶段内OLS模型估计套期保值比率的效果比B-VAR和ECM模型更好,套期保值后的收益均值更高且标准差更低。因此,蛋鸡养殖企业可以运用期货市场进行产业链套期保值,降低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丁思颖 饶光明
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是企业实现增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质是企业能力半径的构建和强化。以核心能力为视角,分析决定企业核心能力半径的因素发现,在不同核心能力半径下,企业规模边界的变动存在规律性变化,企业的能力半径决定了企业规模边界的上限,而核心能力半径决定了企业规模边界的下限。
关键词: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半径 规模边界 测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召元 胡翠 来有为
本文利用2001~2007年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产业集聚,特别是产业配套能力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由于产业配套能力增强使制造业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与研发投入对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差不多,这说明产业配套能力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不过,随着中国进入新的经济增长阶段,企业数量和规模增长的速度放缓,产业配套能力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将呈现下降的趋势。今后一方面需要通过改善产业布局,引导企业按照上下游关系集聚形成完整产业链,促进配套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研发,提高创新能力以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经济集聚 产业配套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金明 钟键能 黄进良
产业链一般可分为产业“龙头”、产业“七寸”和产业“配套”三个环节,与此对应,形成了各具特色与功能定位的“龙头企业”、“核心企业”与“关联企业”及其在产业链培育中的“需求拉动”、“创新驱动”和“传导”三类机制。就产业链的培育与创新而言,与产业“七寸”和“龙头”环节相对应的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一国或区域的产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完全取决于其是否掌控着产业的“七寸”和“龙头”环节。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通过产业技术的三类创新和品牌创新,培育、打造“核心企业”与“龙头企业”,提高对产业“七寸”与“龙头”环节的控制力;产业链的创新与升级是三类技术创新方式有机整合的结果,实现产业链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进富 李婷婷 张颖颖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已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具备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在产业链韧性提升过程中扮演着支撑者、引领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以比亚迪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探究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能力维度和产业链韧性提升路径。研究发现:(1)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包括技术创新引领能力、产业协作整合能力、数字转型赋能能力3个维度;(2)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通过促进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配套、产业链数字化转型3条路径提升产业链韧性,技术创新引领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强链、补链,产业协作整合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协同配套,实现稳链、固链,数字转型赋能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实现延链、优链,从而显著提高产业链风险抵御能力、冲击恢复能力、链条升级能力。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与产业链韧性相关研究,为链主企业提升生态主导力和增强产业链韧性提供实践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