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8)
2023(6302)
2022(5412)
2021(5049)
2020(4122)
2019(9529)
2018(9286)
2017(18669)
2016(10029)
2015(11178)
2014(10934)
2013(11016)
2012(10519)
2011(9503)
2010(9883)
2009(9105)
2008(9066)
2007(8443)
2006(7760)
2005(7118)
作者
(27016)
(22533)
(22278)
(21557)
(14630)
(10556)
(10296)
(8667)
(8448)
(8421)
(7577)
(7351)
(7288)
(7255)
(7212)
(6949)
(6801)
(6477)
(6443)
(6417)
(5732)
(5538)
(5365)
(5147)
(5099)
(5089)
(4978)
(4903)
(4495)
(4461)
学科
(46407)
经济(46376)
(32230)
管理(29891)
(26788)
企业(26788)
方法(16474)
(14768)
贸易(14764)
(14523)
(14333)
数学(13819)
数学方法(13651)
中国(12493)
(12053)
地方(11857)
业经(11824)
(11805)
(10742)
产业(9566)
(9212)
农业(9116)
技术(8351)
出口(8276)
出口贸易(8276)
(8276)
(7067)
银行(7067)
(6874)
(6868)
机构
学院(144874)
大学(141683)
(69503)
经济(68213)
管理(58451)
理学(49646)
研究(49627)
理学院(49204)
管理学(48680)
管理学院(48379)
中国(38209)
(32327)
(29280)
科学(25702)
财经(24741)
(23755)
(23379)
中心(22421)
(22323)
经济学(21364)
研究所(21016)
经济学院(19341)
(19028)
北京(18501)
(18276)
(18197)
师范(18184)
(18046)
财经大学(17977)
业大(16812)
基金
项目(89301)
科学(71993)
研究(70817)
基金(64857)
(54167)
国家(53700)
科学基金(46884)
社会(46731)
社会科(44609)
社会科学(44602)
(34938)
基金项目(33048)
教育(31770)
编号(29005)
(28426)
自然(27386)
资助(27152)
自然科(26723)
自然科学(26718)
自然科学基金(26285)
成果(24151)
(21452)
(20640)
课题(20609)
重点(19742)
国家社会(19177)
(19121)
发展(18594)
(18529)
人文(18356)
期刊
(80925)
经济(80925)
研究(47897)
中国(28426)
(23864)
管理(23822)
(18252)
(16762)
金融(16762)
科学(16653)
教育(15505)
学报(14841)
业经(14155)
经济研究(13351)
技术(13160)
大学(12523)
财经(12446)
农业(12276)
(11984)
学学(11581)
问题(11389)
(10906)
国际(10382)
技术经济(8267)
世界(8044)
现代(7798)
商业(7399)
(7272)
论坛(7272)
经济管理(6911)
共检索到229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2005年元旦期间,校园里很静,我伏在办公桌前仔细地阅读着商务部一位同志关于“走出去”战略的论文。文章见地精辟,甚为深刻。一气读完之后,文章又引领我陷入深深的回忆与思考之中。记得是2004年12月初的一个周末,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研讨会。在会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宁向东副主任就自己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研究作了重点发言。围绕着宁向东老师的研究报告,我、人民大学的杨瑞龙教授、原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教授先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一些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岩  张桃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调查报告,从1995年到2005年这10年间,全球的制造业产值增长了34%,由57720亿美元增加到77470亿美元,而中国的发展速度接近全球平均速度的5倍,达到了156%,但销售利润率却只有4.26%。在这种困境下,中国要顺利地“走出去”,必须寻找新的战略。本文运用微笑曲线、要素理论和集成经济的思想,提出了创建以“技术+品牌”为核心的中国“走出去”战略,并就其必要性和实现机制进行了阐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望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效果虽然中国政府较早就提出"走出去"战略,但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格局的限制,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走出去",大部分"走出去"企业局限在大型央企,同时在区域格局上,也主要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根据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共有108户央企投资涉及境外单位5901户,央企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但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境况并不尽如人意,央企海外投资频现巨亏。如2009年9月,中国中铁在波兰高速公路项目亏损4.47亿美元;2011年6月,中国铁建投资沙特轻轨项目亏损41.48亿元等。这些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失败的典型案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文志  余建星  宁向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燕生  
加入WTO十年后,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认为,根据购买力平价测算,2016年中国GDP将由2011年的11.2万亿美元升至19万亿美元,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望  蔡小军  
本文对我国“4”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动因、走出去的基本方式及其战略框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着重指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是我国政府或者企业,客体是国际市场,目标是获取发展条件和持续竞争优势,方式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的观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红英  朱子阳  
近年,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大量在海外投资。经历了30多年的投资净流入后,中国成为了投资输出国。中国的许多政策都是围绕对外投资的,例如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此外,从2009年开始,中国开始其人民币国际化征程。有许多研究分析了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动因及影响。部分研究把"走出去"视为中国在国际领域的雄心和改变国际秩序的诉求。事实上,原因远非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劼  盛梅  张军  
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走出去"战略。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走出去"战略成果显著,整体达到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战略目的。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新形势和新环境,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走出去"行为进行阶段性评估,有利于在下一阶段扬长避短、优化投资结构,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鸿斌  杨震宁  
我国科技"走出去"的战略区位选择要重视与欧盟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重视美国高精尖技术领域,重视同新兴经济体合作的关系。科技"走出去"战略模式主要有主持和参与国际前沿科技合作研究、本国企业进行海外研发、对外技术援助、创新人才交流、增设科技驻外代表机构、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国际研究虚拟网络平台、实施国际联合招标、建立双边研发基金、鼓励中小企业进军国际市场九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尚庆梅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国企业应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各类企业以多种形式“走出去”,以境外投资为龙头,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本文就企业如何“走出去”作了详细的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