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69)
- 2023(21660)
- 2022(18617)
- 2021(17232)
- 2020(14747)
- 2019(33729)
- 2018(33783)
- 2017(65068)
- 2016(35570)
- 2015(40176)
- 2014(40028)
- 2013(39712)
- 2012(36537)
- 2011(32942)
- 2010(33238)
- 2009(31428)
- 2008(31277)
- 2007(28192)
- 2006(24956)
- 2005(22439)
- 学科
- 济(146537)
- 经济(146342)
- 业(116431)
- 管理(113153)
- 企(99750)
- 企业(99750)
- 方法(65873)
- 数学(54767)
- 数学方法(54065)
- 农(43953)
- 财(43877)
- 业经(38806)
- 中国(38368)
- 制(32872)
- 农业(29706)
- 地方(29059)
- 务(28843)
- 财务(28750)
- 财务管理(28690)
- 学(28670)
- 贸(27550)
- 贸易(27535)
- 企业财务(27175)
- 易(26744)
- 理论(25508)
- 技术(24791)
- 和(24533)
- 银(23857)
- 银行(23793)
- 行(22664)
- 机构
- 学院(515480)
- 大学(513398)
- 济(207010)
- 经济(202412)
- 管理(201906)
- 理学(173132)
- 理学院(171237)
- 研究(168806)
- 管理学(168210)
- 管理学院(167279)
- 中国(129391)
- 京(109678)
- 科学(103953)
- 财(100054)
- 农(86254)
- 所(85779)
- 财经(78841)
- 江(78330)
- 中心(77552)
- 研究所(77234)
- 业大(76154)
- 经(71312)
- 北京(69306)
- 农业(67644)
- 范(66233)
- 师范(65602)
- 州(63078)
- 经济学(62019)
- 院(61059)
- 财经大学(58175)
- 基金
- 项目(338618)
- 科学(265805)
- 研究(248391)
- 基金(244294)
- 家(212064)
- 国家(210242)
- 科学基金(180789)
- 社会(155710)
- 社会科(147445)
- 社会科学(147406)
- 省(133183)
- 基金项目(129125)
- 自然(117452)
- 自然科(114674)
- 自然科学(114644)
- 教育(114414)
- 自然科学基金(112570)
- 划(111181)
- 编号(102848)
- 资助(100973)
- 成果(83844)
- 重点(75580)
- 部(74352)
- 发(72308)
- 创(70933)
- 课题(70294)
- 创新(65883)
- 科研(64665)
- 教育部(63690)
- 国家社会(63365)
- 期刊
- 济(234436)
- 经济(234436)
- 研究(151124)
- 中国(98355)
- 财(80168)
- 农(79489)
- 学报(79366)
- 管理(77189)
- 科学(72811)
- 大学(60342)
- 学学(56809)
- 教育(54349)
- 农业(54118)
- 融(46970)
- 金融(46970)
- 技术(46270)
- 业经(40215)
- 财经(39033)
- 经济研究(36314)
- 经(33495)
- 问题(31042)
- 业(29734)
- 图书(27060)
- 技术经济(26301)
- 理论(24331)
- 版(24274)
- 贸(24264)
- 统计(24060)
- 商业(23858)
- 现代(23832)
共检索到768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三峰 杨德才
本文基于中部地区分析了产业转移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商务成本较高。通过中部地区81个城市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没有形成较强的互动关系,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制造业对服务业则具有挤出效应,服务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应地,中部地区应适当调整发展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发展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制造业 服务业 中部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居易 魏修建
文章基于2012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信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程度具有显著差异,且信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的程度趋于上升。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大多数细分行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但支撑作用却在逐渐增强。在信息服务业的各细分行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的程度较高,且对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文章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融合 数字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居易 魏修建
文章基于2012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信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程度具有显著差异,且信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的程度趋于上升。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大多数细分行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但支撑作用却在逐渐增强。在信息服务业的各细分行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的程度较高,且对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文章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融合 数字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冯小康
文章基于我国1987、1992、1997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和历年的生产者服务业细分行业,运用完全消耗系数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的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信息化阶段正在逐步深入。相比于美国,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而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却偏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瑞鹏 李瑶 安树伟
本文采用标准椭圆方法 (SDE),以中部地区8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空间视角定量研究其2006~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总体上是协调的,且未来二者的空间差异呈现下降的趋势。(2)具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具有四个演化特征:重心均呈现先由北向南再偏东北方向移动;产业在收缩中密集化发展;产业轴线出现逆时针旋转;中部地区产业分布的椭圆形状"反"扁化。究其原因,从城市层面看,产业空间分布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区自身实力的提高,以及沿海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的增强;从细分的生产性服务业看,不同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空间依赖程度不同,且其集聚的影响因素不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仁祥 郭联邦
随着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污染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区际间的转移备受关注。运用2004—2014年中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产能准入的环境成本和环境监察两个角度衡量环境规制水平,建立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移的关系。研究发现:(1)污染产业对环境规制力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我国中部地区存在显著的"污染避难所"效应。(2)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转移具有非线性动态影响:产能准入成本型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入呈倒"U"型关系,而环境监察型环境规制则与其呈"U"型关系。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密集型产业 污染避难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馨
在分析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以及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互动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2009年19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外资与服务业外资区位决策的影响因素,发现二者存在相互追逐的关系,制造业外资较为关注经济发展规模大、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而服务业外资较为关注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地区。
关键词:
制造业FDI 服务业FDI 区位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冉 马丁
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出发,采用改进的四阶段DEA方法对中部六省2007-2012年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进一步分析中部产业转移对效率的影响,定量分析各省产业转移状况,研究表明:第一阶段中部各省的绿色创新效率普遍较低;科技创新环境、环保规制强度、产业结构以及产业转移状况对绿色创新均有显著影响,对投入变量松弛量进行调整后的第四阶段中部各省绿色创新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最后,文章从选择承接转移产业、改善以及创新环境方面为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提出了参考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霞
文章利用五年的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构建相关指标,从行业整体和细分产业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的互动特征并进行了动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后向拉动作用强于其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且两者都有增强趋势。物流运输业对资源加工业和资本品制造业表现出较强的后向需求拉动作用,而前向作用不明显;批发零售贸易业则表现出对消费品制造业较强的前向支撑作用,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后向需求拉动作用不明显,且有走弱趋势。同时,制造业各子行业对制造业其他部门的波及和拉动作用大于对物流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的波及拉动作用,消费品制造业主要受到来自批发零售业的影响,而资源加工业和资本品制造业中的绝大...
关键词:
流通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关联 产业互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高寿华
文章根据浙江省199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变量的自回归模型(VAR),并利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还是自我增强作用,二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但是相互融合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作用;浙江省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VAR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高寿华
文章根据浙江省199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变量的自回归模型(VAR),并利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还是自我增强作用,二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但是相互融合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作用;浙江省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VAR模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帅 孙浦阳 张诚
根据马歇尔集聚效应理论,使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19个行业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了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对工资的影响;之后,通过引入教育指标,进一步验证集聚对教育的工资回报的影响,这样区分了马歇尔集聚中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外溢对工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集聚对教育回报无显著影响,但是却显著提高了本行业的工资水平,体现了马歇尔集聚中的技术外溢效应;相反,制造业集聚会压低本行业工资水平,但却显著提高了该行业教育回报,体现了劳动力市场共享效应。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工资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工资水平 行业比较 地区差异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仁发 刘纯彬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环节上活动的相互渗透、延伸和重组,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反映。价值链高度相关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动力,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在动因,规制放松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外在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价值链分解和重构整合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关系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中,以及结构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辅助活动中。根据价值链之间作用方式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分解和整合的方式和过程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融合模式。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价值链 融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海龙 魏磊
一、合肥市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背景1.制造业发展背景。工业立市是合肥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其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家电、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等一个个产业集群正以几何方式聚集,合肥市已经
[期刊] 预测
[作者]
曲绍卫 夏远 姚毅
本文选取2010~2017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影响的理论模型。以产业互动视角作为实证研究的切入点,利用理论模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论得出:首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彼此间都具有促进作用;其次,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能很好地推动制造业转型;最后,区域金融发展和政府干预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但政府干预却会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行业转型、人才培养、金融支持、政府调控这四个视角给予相关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背景下农民工跨省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地区6省的农户调查
珠三角与中部地区的产业联动机理研究——基于湘南地区开发开放背景下的产业承接转移视角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中部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结构及其演化分析——以安徽孙村服装产业集群为例
协同集聚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PVAR分析
中部地区制造业承接背后的“民工荒”问题研究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研究——基于山东省制造业的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流通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机制分析——基于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
国际制造业与服务业向中国转移的协同关系分析
“大智移云”背景下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互动分析及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