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3)
2023(5855)
2022(5202)
2021(4663)
2020(4217)
2019(9966)
2018(9862)
2017(19812)
2016(10876)
2015(12579)
2014(12834)
2013(13050)
2012(12429)
2011(11334)
2010(11470)
2009(10715)
2008(10856)
2007(10081)
2006(8488)
2005(7527)
作者
(33150)
(28026)
(27954)
(26635)
(17351)
(13293)
(12846)
(10992)
(10266)
(9963)
(9325)
(9227)
(8905)
(8810)
(8752)
(8657)
(8651)
(8308)
(8020)
(7937)
(7016)
(6861)
(6856)
(6354)
(6338)
(6240)
(6235)
(6101)
(5723)
(5604)
学科
(53705)
经济(53664)
(31181)
管理(28526)
方法(25632)
(23574)
企业(23574)
数学(22737)
数学方法(22581)
(15764)
地方(12045)
(11846)
中国(11833)
业经(11397)
农业(10667)
(10007)
(9630)
贸易(9630)
产业(9563)
(9307)
(8736)
(7893)
技术(7827)
地方经济(7128)
(6796)
环境(6782)
银行(6770)
(6736)
财务(6722)
财务管理(6700)
机构
学院(166360)
大学(165932)
(73161)
经济(71733)
管理(64629)
理学(55982)
研究(55778)
理学院(55379)
管理学(54505)
管理学院(54198)
中国(40664)
(34433)
科学(34403)
(31178)
(30635)
(29009)
研究所(26472)
业大(26072)
中心(26021)
财经(25236)
(25034)
农业(24390)
经济学(23161)
(22723)
北京(21549)
经济学院(21265)
(21045)
师范(20842)
(19839)
(19309)
基金
项目(109400)
科学(85532)
研究(79846)
基金(78373)
(67809)
国家(67265)
科学基金(56990)
社会(50644)
社会科(48147)
社会科学(48130)
(43821)
基金项目(42144)
(36411)
教育(35917)
自然(35866)
自然科(34971)
自然科学(34959)
自然科学基金(34340)
编号(32937)
资助(31987)
成果(26500)
(25268)
重点(24709)
(24474)
(22892)
课题(22167)
创新(21418)
科研(20956)
国家社会(20759)
教育部(20739)
期刊
(78737)
经济(78737)
研究(45672)
中国(28791)
(27895)
学报(25721)
(24309)
科学(23814)
管理(21035)
大学(18963)
农业(18688)
学学(17991)
技术(14642)
业经(13950)
教育(13474)
经济研究(12730)
(12705)
金融(12705)
财经(12561)
问题(11405)
(10944)
(10134)
技术经济(9780)
商业(8943)
统计(8874)
(8411)
理论(8146)
(8104)
(8091)
科技(7685)
共检索到236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  
回顾历史上发生的各次国际产业转移,可以发现国际产业转移与接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蓬勃发展与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许多产业已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部分产业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但是,这其中的一些产业受国内部分生产要素稀缺的影响,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客观上存在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以求更好发展的需要。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所谓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一国或地区通过跨境资本转移或跨境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将使原油这一重要能源的运输格局发生变化,通过产业耗油量和产能转移量研究此问题。我国原油需求大部分依赖进口,消费区主要集中在东部,采掘业中的油气开采和制造业中的石油加工是原油的主要消费行业。石化工业分布及其高端项目有由内陆向临港布局转变的趋势,而上游产业可能逐步转移至中西部。产能不变时,油气开采的理论转移使国产原油运输总体上由西向变为东向。石化产业转移的影响主要在于目标产业基地外炼油能力的转移,分别分析福建、内蒙、青海、云南四省可能转移方向下的周转量变化,总体变化不大,运输格局的最终变动取决于具体的产能布局需求和有关设施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丽  
中国区域经济二元结构特征,使不同区域形成了明显的发展差距。按照区域梯度理论应该发生的先发区域边际产业向后发区域的大规模转移,却没有按照预期的发生。文章通过对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的分析,寻找制约产业区域转移的原因,从而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宗晓华  陈静漪  
作为在技术转移方面成就卓著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加州大学从建校之初就将技术转移作为大学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内在使命,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出系统的知识产权政策,建立了结构完善、分工协调的技术转移机构,形成了集权与分权并存的运行机制。这套系统在高效转移和应用加州大学科研成果的同时,合理规避了公立大学在参与技术转移过程中潜在的政治、法律与财务风险。加州大学技术转移服务于公共利益的目标取向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为我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公嵬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产业集群在成熟后期,如果不进行升级通常会出现衰退的迹象。产业集群升级是维持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文章通过阐释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分别从产业的转入和转出两个角度探讨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问题,指出产业集群进行合理的产业转移"腾笼换鸟"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层级的提高能使产业集群具有持久的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元笃  
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多方向、跳跃式的特点,完全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前的线性单向转移模式。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制造产业转移目的地的传统优势已经逐渐丧失,迫切需要找到新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各种模式的特点,并对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子红  于干千  胡洪斌  
产业转移是推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而产业集聚是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产业转移的选择性和产业集聚的相关性,能刺激产业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进而影响到一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变迁过程。本文通过对昆明市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明确指出:要推进昆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须积极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飞  
国际产业转移包括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两种主要方式。文章以我国1983-2006年的数据,对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表明,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是第二产业比例的Granger原因。因此,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戴宏伟  王云平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在新形势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关系;区域经济关系正由重复竞争、投资效益低下向加强协作、协调共赢转变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转移有着迫切的需求,产业转移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全诗凡  
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占据重要作用,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区域之一,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文章以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产业份额的结构变化来研究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现状及其演变过程,发现北京与天津、北京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天津与河北之间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低,这主要是由于北京的产业正在向天津和河北转移引起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廉同辉  王中晶  袁勤俭  张丽霞  
产业转移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多角度清晰地展示我国产业转移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视图,以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的博士论文为样本,通过SPSS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共词矩阵、按聚类结果排列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及共词矩阵K核分析,揭示我国产业转移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让相关学者对本领域研究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凌志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以产业升级转移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京津冀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构建京津冀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服务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产业生态学视角解读京津冀产业共生现象,从技术创新促进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生态位演进两个方面分析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协同演化机理、京津冀产业结构现状及产业生态演进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程宝栋  印中华  
一、中国木材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必然性由于木材产业技术相对成熟,手工环节较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不高,没有很高的行业进入壁垒,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且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因此,中国木材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发展迅速,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中国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郝洁  
产业转移是一国产业政策中的战略性决策,是评价产业转移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产业转移承接地作为要素的接受者,其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要素转移后其配置效率是否改进、要素流动外部性发挥的路径是否通畅,对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承接地是否具备承接产业的能力,并能持续提供较高的要素报酬率,以及承接地是否具备识别并利用要素流动外部性的能力,是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发生的约束条件。为更好地推进产业转移,借助国际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发展我国经济,我们应以"引进融合,鼓励规范"的态度对待移入产业,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做好配套工作,注重自我发展;鼓励支持移入产业发挥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