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7)
2023(15621)
2022(13263)
2021(12175)
2020(10389)
2019(23604)
2018(23470)
2017(45589)
2016(24838)
2015(27808)
2014(27479)
2013(27530)
2012(25206)
2011(22352)
2010(22470)
2009(20764)
2008(20869)
2007(18481)
2006(16378)
2005(14513)
作者
(72831)
(60788)
(60509)
(57394)
(38835)
(28854)
(27258)
(23799)
(23050)
(21847)
(20792)
(20576)
(19442)
(19343)
(18791)
(18444)
(18040)
(17857)
(17394)
(17378)
(15168)
(15022)
(14832)
(14059)
(13637)
(13532)
(13437)
(13361)
(12163)
(12009)
学科
(107583)
经济(107452)
(97740)
(87624)
企业(87624)
管理(84373)
方法(47915)
数学(37876)
数学方法(37468)
业经(34069)
(32534)
(31697)
中国(25452)
农业(23496)
(23155)
财务(23092)
财务管理(23068)
企业财务(21880)
技术(21672)
(21511)
地方(20318)
理论(19697)
(19558)
(19293)
(17803)
贸易(17796)
(17529)
(17189)
(16557)
环境(15559)
机构
学院(362474)
大学(359718)
管理(147939)
(145954)
经济(143046)
理学(127977)
理学院(126585)
管理学(124543)
管理学院(123910)
研究(118135)
中国(88555)
(76848)
科学(74350)
(66560)
(61209)
(59939)
业大(54751)
研究所(54685)
(53969)
财经(53796)
中心(52372)
(48845)
农业(48195)
北京(48159)
(46021)
师范(45615)
(43185)
经济学(43104)
(42978)
商学(39802)
基金
项目(246128)
科学(195237)
基金(179738)
研究(179469)
(156546)
国家(155185)
科学基金(134476)
社会(113504)
社会科(107552)
社会科学(107524)
(96692)
基金项目(96089)
自然(88355)
自然科(86324)
自然科学(86302)
自然科学基金(84811)
(80546)
教育(80529)
资助(73098)
编号(72582)
成果(57701)
重点(54845)
(53616)
(53391)
(53057)
课题(49189)
创新(49169)
(47193)
科研(46925)
国家社会(46357)
期刊
(163768)
经济(163768)
研究(104096)
中国(64947)
管理(57930)
(56266)
学报(55918)
科学(54034)
(52577)
大学(42402)
学学(40336)
农业(39324)
教育(34521)
技术(31983)
业经(29148)
(27216)
金融(27216)
财经(26416)
经济研究(24979)
(22718)
(22488)
问题(21333)
技术经济(19972)
现代(18085)
科技(18006)
商业(17196)
(16804)
资源(16509)
理论(16457)
图书(16062)
共检索到525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正柱  孙明贵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基于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2001~2010年统计数据,分析产业转移特征与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与企业亏损及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1)从2001~2010年10年来看,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而化学纤维制造业由中部向东西部转移;(2)从2001~2010年10年内不同时间阶段来看,纺织业等三大产业在2001~2004年间都由中西部向东部转移,2004年后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转为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而化学纤维制造业2004年后由中部向东西部转移;(3)纺织业等三大产业转移特征与产业内企业亏损数量及劳动力转移是紧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宝树  
根据1985年在上海农村工作的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以下特征; (一)分性别转出率与离农转移劳力的性别构成。①男性农业劳动力转出率高于女性,但近年来转出率的提高幅度以女性为较大真,转出率的性别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英明,姚士谋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社会经济累积发展过程,其特征既是农业动力转移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协调与否的反映,又是农业劳动力顺利转移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就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地域、规模和速度、效益、时差、结构变动等特征进行了研究。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永建  于双丽  朱笛  吴昕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国内外学者围绕劳动力成本上涨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实证探讨,但鲜有学者利用事件研究的方法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的企业产业转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富士康为案例对象,分析因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的企业内迁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首先,通过比较内迁前后企业劳动力成本,分析内迁可能有助于企业缓解成本压力。其次,对内迁决策中五次事件进行短期、长期窗口的市场价值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窗口内,市场都能对企业内迁决策做出积极反应。最后,采用DID的方法对企业内迁前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永建  于双丽  朱笛  吴昕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国内外学者围绕劳动力成本上涨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实证探讨,但鲜有学者利用事件研究的方法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的企业产业转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富士康为案例对象,分析因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的企业内迁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首先,通过比较内迁前后企业劳动力成本,分析内迁可能有助于企业缓解成本压力。其次,对内迁决策中五次事件进行短期、长期窗口的市场价值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窗口内,市场都能对企业内迁决策做出积极反应。最后,采用DID的方法对企业内迁前、中、后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内迁决策有助于企业进行劳动力成本管理,改善企业业绩。研究将企业劳动力成本与产业转移行为相连接,从微观角度分析产业转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处于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期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产业转移提供实证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俊  
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特征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过程和对未来趋势的分析,今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将具有以下新的特征。(一)从就业区间上看,劳动力异地转移规模趋小,就地转化将成主导。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发达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大中城市对农村廉价劳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扬  
1.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呈上升趋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场所,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转移模式优势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直接在当地农村从事工作,同时还可兼顾家庭的农业生产。在传统观念中农业的收入比较稳定,农民不会主动放弃农业生产活动。此时,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秋成  
本文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资源的转移配置特征,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认为:(1)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参与率在全国6大区域中长期处于最低水平,与其国有和集体部门主导型的经济结构等因素有关;(2)与发达国家比较,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可挖;(3)劳动力资源逆人口城市化向农村转移配置,与城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不景气、私营经济不够发达以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成长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向农村非农部门转移配置有关,就业形式的灵活与多样化为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及合理配置提供了更大空间,有利于其配置效率提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新  
由于乡镇企业吸收了1/3农村劳动力,城市打工-农村定居的农民工又占很大比重,使得中国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着显著的结构特征。本文的解释是:(1)除刘易斯的推力和拉力外,农村劳动力选择何种转移模式,以及能否实现城市化目标,还取决于劳动力转移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边际成本;(2)在当前,乡镇企业转移、城市打工的候鸟式转移以及城市化这三种不同的模式共存,反映了不同的边际收入与支出的动态均衡关系;民工荒实际上是转移者对收-支非均衡的现实反映。因此,应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支均衡关系对城市化政策进行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秀芳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的人口转变带来了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13年三次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所引致的结构红利效应,从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视角探求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要因。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的结构红利效应确实存在。第一产业的结构红利除了少数几个年份外整体上为正,而第二、三产业由于劳动力的流动经历了由盲目到规范有序的过程,结构红利呈现出由负变正的趋势。此外,由于结构红利在整个周期存在波动性,2013年为人口红利拐点的观点并未被证实。鉴于此,应从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加强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着手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静霞  
在以托达罗模型为核心的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研究中 ,基于对劳动力转移动因及转移结果等方面的不同看法 ,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研究方法—新古典主义研究方法和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前者以经济行为个体为分析的出发点和核心 ,得出经济均衡发展的结论 ;后者以社会结构为分析的出发点和核心 ,得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结论。本文最后的结论是 ,只有澄清原因与结果的逻辑关系 ,才能对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虎  郭犹焕  
对全国或某一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区划,然后再分别加以研究,这对深入细致地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可以避免一概而论,为系统地、分门别类地分析全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表征等提供科学依据。其二,为有效地提出解决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政策建议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工业企业亏损情况"六五"末期我国预算内工业企业的亏损额是27亿元,到"七五"时上升到279亿元。1991年继续上升到310亿元,亏损面占预算内工业企业的29.7%。1992年预逄内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4.5%,虽然比1991年减少5.2个百分点,但亏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金祥  封国华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亏损现象极为严重,作为和企业休戚相关、唇齿相依的银行,为亏损企业“输血供氧”,适当注入启动资金,促其起死回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探索如何全力支持企业重整旗鼓,促其摆脱困境的途径和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佟光霁  王卫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不但受制于产业技术进步,也会影响产业技术进步。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1978—2011年三次产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长期显著相关关系,而第二产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根据这一实证结论,提出保证农村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顺利转移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