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6)
- 2023(8048)
- 2022(6921)
- 2021(6171)
- 2020(5346)
- 2019(12542)
- 2018(12335)
- 2017(24413)
- 2016(13208)
- 2015(15011)
- 2014(15305)
- 2013(15388)
- 2012(14505)
- 2011(13336)
- 2010(13423)
- 2009(12583)
- 2008(12813)
- 2007(11773)
- 2006(10013)
- 2005(8921)
- 学科
- 济(65725)
- 经济(65667)
- 业(38640)
- 管理(36745)
- 方法(31411)
- 企(30542)
- 企业(30542)
- 数学(27092)
- 数学方法(26885)
- 农(17849)
- 财(15073)
- 中国(14705)
- 业经(14241)
- 地方(13380)
- 学(13242)
- 农业(12161)
- 贸(11887)
- 贸易(11886)
- 易(11494)
- 产业(10787)
- 制(10690)
- 理论(10085)
- 和(9719)
- 技术(9453)
- 环境(8759)
- 银(8677)
- 务(8676)
- 财务(8662)
- 银行(8650)
- 财务管理(8640)
- 机构
- 大学(204993)
- 学院(204142)
- 济(90922)
- 经济(89236)
- 管理(79866)
- 理学(69629)
- 理学院(68881)
- 管理学(67835)
- 管理学院(67455)
- 研究(67165)
- 中国(49380)
- 京(42060)
- 科学(40600)
- 财(39900)
- 农(34626)
- 所(34122)
- 财经(32572)
- 研究所(31129)
- 中心(30920)
- 业大(30258)
- 江(29921)
- 经(29515)
- 经济学(29486)
- 农业(27453)
- 经济学院(26948)
- 北京(26179)
- 范(26001)
- 师范(25768)
- 财经大学(24172)
- 州(23794)
- 基金
- 项目(134981)
- 科学(106716)
- 基金(98556)
- 研究(98277)
- 家(85313)
- 国家(84622)
- 科学基金(72544)
- 社会(64172)
- 社会科(61040)
- 社会科学(61020)
- 省(52977)
- 基金项目(52637)
- 自然(45645)
- 教育(44647)
- 自然科(44583)
- 自然科学(44568)
- 划(44319)
- 自然科学基金(43801)
- 资助(40013)
- 编号(39600)
- 成果(31765)
- 部(30651)
- 重点(30369)
- 发(30233)
- 创(28331)
- 国家社会(26782)
- 课题(26633)
- 创新(26448)
- 教育部(26395)
- 人文(25864)
共检索到289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郝洁
产业转移是一国产业政策中的战略性决策,是评价产业转移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产业转移承接地作为要素的接受者,其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要素转移后其配置效率是否改进、要素流动外部性发挥的路径是否通畅,对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承接地是否具备承接产业的能力,并能持续提供较高的要素报酬率,以及承接地是否具备识别并利用要素流动外部性的能力,是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发生的约束条件。为更好地推进产业转移,借助国际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发展我国经济,我们应以"引进融合,鼓励规范"的态度对待移入产业,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做好配套工作,注重自我发展;鼓励支持移入产业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春梅 李国璋 赵桂婷
本文基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背景,以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为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测算甘肃省第二、三产业各行业产业梯度系数,甄别优势产业;再此基础上,选择第二产业中的9个主要优势产业作为承接备选产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排序;然后,综合考虑甘肃要素禀赋状况、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蓝图、甘肃省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分析,确定了甘肃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行业。通过分析认为,由于西部比较突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历史上沉淀的完整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工业体系,以及政府出于优化本地产业结构考虑的产业政策等原因,西部地区对承接重点产业的选择倾向于依托既有产业基础作强优势产业的发展路径,从而西部各主要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梦洁 杜威剑
有关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和转出地环境影响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分析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分析示范区建立对承接地和转出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实证得出结论: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对承接地(皖江区域)的环境影响显著为正,而对主要转出地(长三角地区)的环境影响部分显著为正。因此,实施产业转移并不一定会使承接地的环境恶化,只要加强转移进入门槛和环境管制,承接地和转出地通过科学有效的产业转移可以实现环境"双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媛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化,针对经济性常态出现的各种问题,政府部门越来越明确地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推动国家全面发展的核心地位,也越来越多地强调各地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文章一方面具体界定了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的定义内涵,找出区域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论证了区域产业转移对自主创新溢出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为区域产业发展创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区域 产业转移 自主创新 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嘉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外转移。在向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一部分行业、企业积极到省外寻找投资地和转入地。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一)规模偏小、进度偏慢据统计,过去3年,珠三角6个产业转出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累计转出企业5983家,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珠三角港资制造业企业的1/10。截至2011年6月,广州向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古学彬
地区间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区域产业优化合作。肇庆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集聚地。但由于肇庆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基础设备、产业链发展、金融资源短缺等困境,产业转移进展不理想。因此,本文侧重于金融视角,从金融供给、金融需求和金融政策三因素支持地区间产业转移。
关键词:
肇庆市 产业转移 金融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关爱萍 陈超
基于甘肃省2006~2011年16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甘肃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后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不利于工业经济增长由粗放转向集约,而行业间前向溢出效应对此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另外,产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在较高条件分布情况下对行业内技术溢出作用明显,而技术研发水平则不利于产生行业内技术溢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运舒 冯南平 高登榜 杨善林
以泛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为研究样本,探寻产业转移类型与承接地环境之间的内在耦合规律。研究发现,不同产业转移类型与承接地环境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承接地的市场化水平对成本推动型产业转移呈现出显著的负影响,承接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产业的承接;区域梯度差异不是所有类型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在资源推动型产业转移中转移地和承接地间的产业梯度差异表现并不显著;此外,市场推动型产业转移的关联程度要显著高于成本推动型和资源推动型的产业转移。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转移类型 承接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景华
服务业跨国转移掀起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包成为跨国转移的主要方式。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服务业跨国转移对承接国所产生的效应进行研究。理论上,通过对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逐步分解,得出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能够为承接国带来技术效应、优化效应、资本效应和就业效应等。实证上,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通过承接服务业的跨国转移,能够对承接国的发展带来正面的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卫丽 李普亮
"双转移"战略在推动承接地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未能充分考虑并有效缓解承接地产业升级的困境。而承接地的产业升级困境主要缘于转出地转出产业的低层次性、承接地高素质劳动力的短缺性、省一级政府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的严格性以及承接地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性。为此,必须通过理念创新,注重发挥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对承接地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效应;以制度创新消除制约承接地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承接地产业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此推动承接地走出产业升级的困境。
关键词:
双转移 产业升级 困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博通
文章应用投资转移指数、企业转移指数和就业转移指数三个指标对江西2004~2009年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情况及结构效应作了分析。结果显示,沿海向江西的产业转移不显著,仅是部分企业的对外投资导致了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江西承接来自沿海的产业转移较明显,这和江西具有良好的产业承接条件以及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关。江西承接的产业转移来源地比较集中,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沿海向江西产业转移的主力军。江西承接的来自沿海的产业转移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民营工业和外商投资工业的比重上升、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分散化。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经济结构 江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博通
2004—2009年,沿海向江西的产业转移不明显,江西承接沿海的产业转移却很显著。江西承接的产业转移来源地较为集中,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民营资本和外商投资是沿海向江西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江西从沿海承接的产业转移促进了全省工业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 经济效应 江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静
随着政策导向的改变、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及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已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并提出了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河南省 产业转移 经济效应 产业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景岭 徐康宁
本文以利益相关主体行为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合作行为、政府干预行为和社会公众参与行为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产业承接地经济风险的影响。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国内42个县域的典型产业承接地和内部213家合作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大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均会降低地区直接性经济风险,但只有社会公众的参与行为有助于地区扩散性经济风险的下降。因此,要想全面规避承接地经济风险,就必须要重视社会公众在产业转移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与动力,提升其创新能力,并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其有序参与。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地 经济风险 利益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