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2)
- 2023(13668)
- 2022(11309)
- 2021(10322)
- 2020(8637)
- 2019(19232)
- 2018(18811)
- 2017(36609)
- 2016(19859)
- 2015(22004)
- 2014(21652)
- 2013(21543)
- 2012(19504)
- 2011(17255)
- 2010(17647)
- 2009(16547)
- 2008(16776)
- 2007(15115)
- 2006(13649)
- 2005(12288)
- 学科
- 济(89036)
- 经济(88928)
- 业(88918)
- 企(78730)
- 企业(78730)
- 管理(72943)
- 方法(35975)
- 业经(31251)
- 农(30880)
- 财(27945)
- 数学(27341)
- 数学方法(27058)
- 农业(22058)
- 中国(21775)
- 务(19999)
- 财务(19950)
- 财务管理(19930)
- 技术(19582)
- 企业财务(18727)
- 策(18139)
- 地方(17716)
- 制(17411)
- 贸(17395)
- 贸易(17388)
- 易(16931)
- 划(15596)
- 和(15455)
- 理论(14787)
- 产业(14380)
- 学(13606)
- 机构
- 学院(294854)
- 大学(285973)
- 济(127290)
- 经济(125127)
- 管理(119483)
- 理学(103125)
- 理学院(102107)
- 管理学(100718)
- 管理学院(100182)
- 研究(96626)
- 中国(74219)
- 京(59239)
- 科学(58375)
- 财(57886)
- 农(55602)
- 所(49088)
- 财经(45912)
- 江(45472)
- 业大(45214)
- 研究所(44511)
- 农业(43964)
- 中心(43245)
- 经(41645)
- 经济学(37600)
- 北京(36738)
- 州(35465)
- 院(34545)
- 经济学院(34125)
- 商学(33789)
- 范(33743)
- 基金
- 项目(193875)
- 科学(154303)
- 基金(142178)
- 研究(139459)
- 家(124380)
- 国家(123228)
- 科学基金(106705)
- 社会(91193)
- 社会科(86743)
- 社会科学(86720)
- 省(77706)
- 基金项目(75334)
- 自然(69678)
- 自然科(68103)
- 自然科学(68082)
- 自然科学基金(66953)
- 划(64037)
- 教育(61639)
- 资助(57140)
- 编号(54122)
- 创(43907)
- 发(43775)
- 重点(43352)
- 业(43282)
- 成果(42090)
- 部(42011)
- 创新(40223)
- 课题(37724)
- 国家社会(37618)
- 科研(36715)
- 期刊
- 济(145584)
- 经济(145584)
- 研究(82724)
- 中国(52590)
- 农(51999)
- 管理(48835)
- 财(46004)
- 学报(44245)
- 科学(43591)
- 农业(35509)
- 大学(33532)
- 学学(32435)
- 技术(27659)
- 业经(27539)
- 融(27270)
- 金融(27270)
- 经济研究(23202)
- 财经(22835)
- 教育(21220)
- 业(20931)
- 经(19806)
- 问题(19007)
- 技术经济(17083)
- 商业(15976)
- 贸(15762)
- 现代(15262)
- 世界(14565)
- 科技(14410)
- 版(13942)
- 国际(13873)
共检索到435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启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深圳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深圳经济正面临新一轮产业升级,促使以加工业外移为主要形式的产业转移全面展开。产业转移将对深圳物流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导致货源腹地更加分散、物流需求增速放缓、高端物流需求增加、物流市场逐渐细分、成本压力不断加大。为应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深圳物流业应未雨绸缪,着力完善港口的集疏运网络,积极推动航空货运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物流园区的集散作用,大力鼓励物流企业联合重组,尽量优化物流产业发展环境,并密切关注产业转移的实际动态,适时掌控应对策略的时机和力度,努力保障深圳物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深圳 物流 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谭刚
近年来深圳以海港和空港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不断增强。本文从CEPA签署并实施、建设国际化城市、大珠三角与泛珠三角合作等方面,分析了深圳物流业发展正在面临的新成长空间与影响物流业整体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近期深圳物流业发展既应积极推进在CEPA框架下的深港物流业合作,共同建立以大珠三角及泛珠三角为腹地、以深港物流业为核心的全球物流运作平台;又要加快物流政策创新,推进物流设施建设,构建现代物流枢纽平台。
关键词:
深圳 现代物流业 发展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韩彪 向文明
物流业是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物流业受到严重冲击。本文从整体上阐述深圳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深圳物流业的传导及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应对危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深圳 物流业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国才 汪时珍
在当下的区际产业转移及其承接过程中,相对于政府和企业主体,农民工主体有愈来愈被边缘化的倾向。主要原因是区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滞后、"集体排他"的制度安排以及"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发展观等。应对之策在于:坚持以农民工为本,深入研究区际产业转移对农民工的利益影响,积极回应区际产业转移中农民工利益的诉求,逐步培育和提升农民工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
区际产业转移 农民工 边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红
深圳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深圳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过程中,大力推进物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是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新的历史时期深圳物流业发展的优势、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在建设国际化城市和CPEC签署的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物流业 发展 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淑英 田艳丽
通过对河南省当前物流产业的SWOT分析,结合河南省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形势、新机遇下的经济特点,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与河南省物流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亚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巨大的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显示,来自于财政的转移性收入并没有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反而成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助推器。通过新的制度设计扭转当前的局面并使得财政转移性支出角色回归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城乡居民 转移性收入差距 应对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荣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性环境保护问题的日趋突出,全球环境治理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高度重视的课题。全球环境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国际气候政策的转移,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将受到国际气候政策的双重影响。由于政策转移的驱动机制的差异,国际气候政策转移可分为学习型政策转移、强制型政策转移以及道义型政策转移三种类型,不同的政策转移类型将对我国产生不同的影响。应该通过构建学习型政府,增强政府的政策学习能力;推动政策智囊机构建设;加强政策转移的战略部署;增强国际气候政策转移的文化与体制敏感性;充分考虑国际气候政策的本土适应性;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政策协商以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辑
根据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与东道国税务机关反避税调查博弈分析的结论,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环境下,我国有效应对外商投资企业转移定价避税的措施是:提高避税的处罚率,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滥用转移定价避税的处罚力度;通过完善税务操作规程与细则,增大外商投资企业利用转移定价避税的成本;推广预约定价制度,严格控制税务机关对转移定价进行反避税的调查成本。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银峰
分析了"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包括对企业税负、企业管理与创新、企业行为、企业财务、宏观环境以及融资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来说,"营改增"有利于生产率高的物流企业而不利于生产率低的物流企业,适合创新能力高、管理能力强的物流企业,而对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的物流企业并没有突出的优势。并提出了物流企业实行"营改增"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营业税 增值税 “营改增” 物流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万敏 倪良新
为了加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国家将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于安徽皖江城市带。安徽物流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支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从分析安徽物流业竞争力入手,提出了安徽物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的发展战略选择及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产业转移 物流 战略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举 刘振中 何杰锋
本文测算2009—2018年30个制造业分行业、分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发现中国16类行业处于扩张期、4类处于收缩期、10类处于波动期,有四成行业发生了产业对外转移,4类行业更青睐国内市场,半数行业属于候鸟型产业。构建“气候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产业对外转移的影响,发现东道国劳动力成本越高,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应急型产业越难向这些国家或地区转移。东道国劳动力相对成本推动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应急型产业的对外转移。中国产业对外转移更容易发生在东道国经济复杂度越低的国家。东道国制度环境越差,中国整体产业,特别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越少。东道国市场容量越大,越不利于中国产业对外转移。金融危机导致中国产业投资倾向于国内而不是国外。建议要把产业的“根”留住,降低中国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加快提升中国产业链长度和经济复杂度,扩大国内市场容量,做好产业转移风险把关,构建以我为重心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气候模型 产业链稳定 制造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新文 高新伟
伴随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石油企业利润巨幅缩水,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油价下跌趋势及其原因,指出国际油价短期几乎不可能稳步反弹,接着研究了油价下跌对石油企业的影响。最后,分别从国家和企业层面提出低油价时代的政策建议:我国石油企业要抓住"一带一路"和市场化改革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化解风险。建议石油生产企业进行资产并购和内部挖潜,强强联合实现完整业务,降本增效;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应优化商业模式,梳理内部流程,整合业务价值链,扩大多任务业务和智力投入业务,减少资本投入业务。
关键词:
国际油价下跌 石油企业 “一带一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伍飞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入了"物流"的概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玲
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共享经济的繁荣,云计算、大数据与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物流业发展共享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保障。共享经济可以充分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在移动互联共享经济模式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共享经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从物流业的资源利用、模式创新、技术更新、监管提升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物流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
共享经济 物流业 移动互联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