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7)
2023(15092)
2022(12841)
2021(11589)
2020(9771)
2019(22415)
2018(22084)
2017(42923)
2016(23015)
2015(26249)
2014(26284)
2013(26372)
2012(25347)
2011(23311)
2010(23579)
2009(21818)
2008(21566)
2007(19413)
2006(17277)
2005(15884)
作者
(68550)
(57520)
(57332)
(54320)
(36820)
(27700)
(26158)
(22240)
(21948)
(20649)
(19663)
(19509)
(18417)
(18358)
(17938)
(17822)
(17080)
(16898)
(16678)
(16643)
(14682)
(14195)
(13976)
(13349)
(13046)
(12987)
(12740)
(12653)
(11680)
(11425)
学科
(122916)
经济(122811)
管理(60867)
(60080)
方法(46011)
(45368)
企业(45368)
数学(40567)
数学方法(40288)
地方(33081)
中国(31796)
(31640)
业经(25012)
(23953)
(23201)
农业(21975)
(19355)
贸易(19343)
(19323)
地方经济(18650)
(18552)
(17325)
金融(17320)
环境(17220)
(16671)
银行(16637)
(16594)
(16007)
(15462)
产业(15197)
机构
学院(341080)
大学(340487)
(151779)
经济(148733)
管理(126943)
研究(123811)
理学(107927)
理学院(106572)
管理学(105022)
管理学院(104347)
中国(93586)
科学(73777)
(73216)
(67325)
(63551)
(57268)
研究所(57268)
中心(56319)
(56112)
财经(52956)
业大(47853)
(47811)
经济学(47773)
(47055)
师范(46609)
北京(46341)
农业(44593)
(44267)
经济学院(42938)
(42821)
基金
项目(219648)
科学(173032)
研究(163115)
基金(157911)
(136614)
国家(135434)
科学基金(115487)
社会(104742)
社会科(99371)
社会科学(99345)
(87065)
基金项目(83794)
教育(73666)
(72575)
自然(71819)
自然科(70056)
自然科学(70036)
自然科学基金(68797)
编号(66266)
资助(64453)
成果(54233)
(53551)
重点(50082)
(48884)
课题(46603)
(45323)
发展(43620)
国家社会(43358)
(42947)
创新(42512)
期刊
(179286)
经济(179286)
研究(106072)
中国(71149)
(52388)
(51556)
学报(50523)
科学(47382)
管理(45908)
大学(37829)
农业(35506)
学学(35123)
教育(35105)
(34683)
金融(34683)
技术(30550)
经济研究(29057)
业经(28524)
财经(27129)
问题(23891)
(23540)
(19151)
技术经济(18974)
(18564)
图书(18272)
资源(16932)
世界(16807)
统计(16703)
商业(16578)
国际(15632)
共检索到531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君  姚建凤  
以江苏南北共建产业园为例,通过目前较前沿有效的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江苏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系统因素行为序列对系统特征序列影响的关联度和关联序。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苏北交通运输、南北项目总投资和南北产业转移产业个数是江苏、苏南、苏北GDP值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产业转移活动对苏北经济发展影响最大。这表明尽管目前基于南北共建产业园的产业转移活动影响力还不是很明显,但其已经成为江苏各区域,特别是苏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秀珍  聂巧  
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将技术转移投入要素分为技术转移经费、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三部分。以经济产值为产出,利用投入产出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构建具有滞后影响的贡献度模型。重点从滞后性角度考察了2001-2011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中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投入要素促进了北京的经济发展且经济贡献均有滞后性。经费要素经济贡献滞后性小,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的贡献滞后较大,北京市每年GDP增长主要受到技术转移活动中前1年的经费要素投入以及前3年的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投入的推动。最后本文为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活动中各投入要素的效率和效益提出建议,以更好的促进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敏  吴风平  
江苏经济正处在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继续工业化的新时期 ,本文针对江苏省的具体实践 ,分析了江苏省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 ,进而提出用产业经济支撑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及保障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石风光  杨文举  
笔者运用Thirlwall分析框架,以GDP增长率作为分析变量,对江苏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不是造成该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晴  何万里  
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总利用外资的比重日益增加。本文对浙江省服务业外资与GDP、人均GDP、服务业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判断服务业外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佳  
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也更为紧密。通过对柯布-道格拉斯模型进行修正,建立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算出β值,最后测算了2001~2012年全国及各省市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得出的结论是全国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为0.36%,大于普通本科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0.23%,东部、中部地区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西部地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晨  
借鉴菲德模型,探讨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选取长三角经济区物流业及地区经济数据,运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通过计算得到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扬  杨青  
本文用C-D函数模型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并针对目前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伦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基础不同,导致发展不平衡,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本文从经济增长、宏观税负、边际税负角度,运用回归模型、聚类分析等方法,讨论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税收贡献的联系与差距,以期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注意解决这些差距,逐步实现区域间经济、税收的协调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颜双波  
从理论上分析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以福建泉州为例,选取泉州1995~2011年港口吞吐量,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增加值等统计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物流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红梅  
文章以黄山市为研究区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04-2011年黄山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状况。研究得出结论:黄山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状况分为两个阶段,即2004-2007年的失调阶段与2008-2011年的协调阶段,当前两系统仅处于初级协调状态。黄山市应努力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不断促进旅游业发展,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锋  龙如银  
首先利用DEA方法设计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区域苏南低碳经济发展最好,苏中其次,苏北最低。然后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聚类结果显示低碳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为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宿迁;收敛分析表明江苏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变大趋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低碳经济发展为正影响,而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对低碳经济发展为负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妤  
西藏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我国面向南亚大通道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物流绩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明晰区域物流各要素构成情况,探析物流绩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使区域物流能够更好地服务西藏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甬军  付晓明  
分析了科技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案例,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对北京市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贡献,测度了科技园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研究显示:最近十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对北京市TFP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3.36%;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5个主要产业的产业资本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促进0.253~0.394个百分点的北京市周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增长。最后,针对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冰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调整,我国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而若想让教育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要确立教育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量化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笔者以DEA模型为基础,构建超效率DEA模型,研究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相关教育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