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2)
- 2023(18121)
- 2022(15034)
- 2021(13940)
- 2020(11513)
- 2019(26291)
- 2018(26569)
- 2017(50539)
- 2016(27902)
- 2015(31145)
- 2014(31532)
- 2013(30863)
- 2012(28698)
- 2011(25775)
- 2010(25969)
- 2009(23623)
- 2008(22929)
- 2007(20437)
- 2006(18197)
- 2005(16411)
- 学科
- 济(114795)
- 经济(114674)
- 管理(75079)
- 业(73183)
- 企(57814)
- 企业(57814)
- 方法(43765)
- 数学(36898)
- 数学方法(36494)
- 中国(35858)
- 农(34349)
- 地方(30498)
- 业经(28221)
- 财(25985)
- 学(25948)
- 农业(23431)
- 制(22768)
- 贸(19235)
- 贸易(19217)
- 理论(19142)
- 银(18891)
- 银行(18826)
- 易(18527)
- 技术(18267)
- 融(18208)
- 金融(18198)
- 和(18175)
- 行(18114)
- 环境(17882)
- 发(17045)
- 机构
- 大学(389568)
- 学院(389061)
- 济(153822)
- 经济(150336)
- 管理(148510)
- 研究(139091)
- 理学(126998)
- 理学院(125471)
- 管理学(123259)
- 管理学院(122565)
- 中国(103462)
- 科学(87080)
- 京(85911)
- 所(71012)
- 财(69849)
- 农(68354)
- 研究所(64601)
- 中心(62159)
- 江(60125)
- 业大(59610)
- 范(54876)
- 财经(54812)
- 北京(54767)
- 师范(54268)
- 农业(53301)
- 院(51250)
- 经(49631)
- 州(48843)
- 经济学(45480)
- 师范大学(43723)
- 基金
- 项目(263196)
- 科学(205793)
- 研究(193982)
- 基金(187293)
- 家(163936)
- 国家(162490)
- 科学基金(138219)
- 社会(120276)
- 社会科(113755)
- 社会科学(113728)
- 省(104673)
- 基金项目(99540)
- 自然(88808)
- 教育(88558)
- 划(87778)
- 自然科(86696)
- 自然科学(86673)
- 自然科学基金(85095)
- 编号(80295)
- 资助(76251)
- 成果(66061)
- 发(60184)
- 重点(59414)
- 部(56735)
- 课题(56613)
- 创(54450)
- 创新(50783)
- 科研(49473)
- 国家社会(48963)
- 项目编号(48610)
- 期刊
- 济(178421)
- 经济(178421)
- 研究(118893)
- 中国(83953)
- 学报(64084)
- 农(63556)
- 科学(58959)
- 管理(56418)
- 财(51965)
- 教育(50532)
- 大学(47987)
- 学学(44748)
- 农业(43602)
- 融(35846)
- 金融(35846)
- 技术(35149)
- 业经(31036)
- 经济研究(27800)
- 财经(26240)
- 问题(23898)
- 图书(22754)
- 经(22586)
- 业(22564)
- 科技(19525)
- 技术经济(18528)
- 版(18411)
- 现代(18016)
- 理论(17943)
- 资源(17509)
- 商业(17334)
共检索到593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玲玲 陈兴挺
文章基于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获得的启示,从产业关联配套与集聚力、第三产业拉动力、产业技术提升力、劳动就业促进力、产业转移的持续力五个方面对产业转移在工业结构高度化中的推动力进行深入分析,构造了评价体系,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示例作应用说明,为更好地总结广东省产业转移成效、推广发展模式和创新发展道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力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玲玲 陈兴挺
基于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获得的启示,从产业关联配套与集聚力、第三产业拉动力、产业技术提升力、劳动就业促进力、产业转移的持续力五个方面对产业转移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推动力进行深入分析,构造评价体系,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示例作应用说明,为总结广东省产业转移发展成效,推广发展模式,创新发展道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力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育填 李文涛 柳林
企业迁移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大量的企业迁移活动将重构区域产业空间格局。通过梳理企业迁移机理的相关研究,构建综合成本最小的企业迁移决策行为规则,提出基于智能体和GIS集成的企业迁移决策模型,对企业迁移现象进行模拟,并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模拟珠三角地区企业向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迁移的产业空间变化格局。模拟结果的空间格局和实际情况较为接近,企业迁移的趋势具有梯度性和等级性,临近珠三角地区的区县和省内市辖区是企业迁移首选的区位,粤北山区等区县承接企业迁移潜力最差。运用智能体建模的思想来分析企业迁移的空间决策行为,能为模拟企业迁移的空间格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于合理引导企业迁移和制定产业转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企业迁移 智能体 模拟 广东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瑞梨 邝国良 刘灿亮
广东省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由于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其产业的发展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危机。政府适时提出了产业转移升级的各项政策,投资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部分地区前期的巨大投资收效甚微。文章将针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详细分析原因,说明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产业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产业转移模式。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政府引导 企业主体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产业转移是广东省推动"科学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对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广东省特有的经济、社会环境归纳出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最后,对广东省产业转移策略施展以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
广东省 产业转移 理论释义 动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悦 胡品平
通过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在产业发展情况、区域发展带动能力、软硬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现状,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承接产业转移可按照"一核、两带、三圈、四群、五轴"的布局进行有序转移,充分将与当地资源优势结合,进行有选择的承接,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
产业转移园 梯度转移 广东省 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玲玲 冷景菲
广东省是实施"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政策,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先行地区,对我国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现状,挖掘其管理上存在的规划、招商融资、人才等诸多问题,从政策扶持和创新两层面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以提高广东省工业园区的管理绩效。
关键词:
产业转移工业园 园区管理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晓丹
本文结合国内外政策及经济环境变化,分析了广东省正在实施的"双转移"和"双提升"战略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其理论依据,认为"双转移"和"双提升"是符合时代背景和市场规律的制度设计,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两个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而循环促进模式不失为一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符合广东省情的的制度设计。构建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个核心原则,即作为广东发达地区的珠三角要以"双提升"为重点,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而作为欠发达的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要重点实施"双转移"战略,尽快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实现内生增长。
关键词:
双转移 双提升 循环促进模式 转型升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臻
基于2011-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和深圳市的月度数据指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港口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集装箱吞吐量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并对湛江支线港与深圳枢纽港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支线港的货源主要来自于本地区,且选择水转水往枢纽港的货物并不占产业转移经济的主要份量。因此,支线港要作好产业转移布局规划,积极与枢纽港进行战略合作,通过开辟中短途干线运输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港口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作用,达到双方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滨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充分利用其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率先承接国际产业大转移,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珠三角已经逐步完成由自然要素推动增长的阶段转入到规模投资推动增长的时期,并逐步向技术创新推动增长转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广东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产业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转移 空间结构转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文森
一、近年广东产业转移进展情况产业转移包括搬迁和扩展两种工业活动形式。从动态看广东省的产业变动情况必然产生三种结果:一是集聚,二是扩散,三是维持不变。下面从多个角度分析近年广东产业转移的变动趋势。(一)省级产业转移园区的发展情况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珠江三角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汪冬梅 刘廷伟 王鑫 武华光
本文首先建立了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然后以世界城市化的实践为背景,整合相关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了产业转换与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相关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产业转换与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凯 颜究生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可以总结为四点:销售市场、产业关联、生产资料、政策环境。依据这四个因素建立产业转移的推拉力模型,结合广东省高碳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产业关联因素以及将政策优惠局限在碳税的情况下,如果能根据地区间的空间距离制定差异化的碳税税率,使待转移企业少交的碳税足以弥补迁入迁出地之间的运输成本,就能有效地推动高碳产业转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赖文凤 骆晨
以广东省的市域为经济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密度分析法,对1994—2015年广东省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逐渐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圈,周边城市为第二产业外圈,并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圈层式空间格局。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落后。全省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比较高,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聚集特征明显,高-高区域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低-低区域主要分布在其他地区,有较明显的两极分化异质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赖文凤 骆晨
以广东省的市域为经济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密度分析法,对1994—2015年广东省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逐渐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圈,周边城市为第二产业外圈,并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圈层式空间格局。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落后。全省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比较高,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聚集特征明显,高-高区域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低-低区域主要分布在其他地区,有较明显的两极分化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