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5)
2023(3589)
2022(2987)
2021(2658)
2020(2176)
2019(4937)
2018(4705)
2017(9448)
2016(4710)
2015(5220)
2014(5016)
2013(5026)
2012(4523)
2011(4053)
2010(4063)
2009(3417)
2008(3350)
2007(2990)
2006(2573)
2005(2229)
作者
(12281)
(10530)
(10162)
(9883)
(6557)
(4833)
(4655)
(4020)
(3945)
(3737)
(3427)
(3415)
(3281)
(3215)
(3215)
(3134)
(3127)
(2994)
(2976)
(2887)
(2637)
(2492)
(2443)
(2348)
(2339)
(2306)
(2215)
(2199)
(2080)
(2041)
学科
(24982)
经济(24963)
(16102)
管理(12960)
(12218)
企业(12218)
产业(9206)
方法(8214)
业经(7741)
地方(7331)
(7302)
数学(6925)
数学方法(6900)
中国(5795)
农业(5431)
结构(5352)
(5328)
技术(5154)
(4918)
贸易(4916)
(4704)
地方经济(4698)
(3988)
产业结构(3683)
信息(3411)
总论(3286)
信息产业(3268)
(3173)
(2984)
金融(2982)
机构
学院(65560)
大学(63961)
(32865)
经济(32460)
管理(27260)
理学(23745)
理学院(23534)
管理学(23365)
管理学院(23230)
研究(22510)
中国(16354)
(13765)
(12588)
科学(11422)
财经(11014)
经济学(10848)
(10570)
中心(10560)
(10049)
经济学院(9942)
(9755)
研究所(9442)
(8400)
(8343)
财经大学(8252)
北京(7813)
业大(7806)
商学(7675)
(7667)
商学院(7593)
基金
项目(46536)
科学(38094)
研究(36363)
基金(34367)
(29173)
国家(28950)
科学基金(25840)
社会(25117)
社会科(24095)
社会科学(24092)
(18706)
基金项目(18263)
教育(14912)
自然(14886)
(14813)
自然科(14537)
自然科学(14534)
自然科学基金(14305)
编号(13794)
资助(13247)
(12054)
国家社会(11097)
(10764)
成果(10575)
发展(10465)
重点(10388)
(10326)
(10249)
创新(9997)
(9871)
期刊
(36478)
经济(36478)
研究(19414)
中国(12690)
管理(11466)
(9823)
(8334)
科学(7577)
业经(7135)
学报(6785)
经济研究(6476)
技术(6014)
农业(5982)
大学(5870)
财经(5650)
学学(5602)
(5500)
金融(5500)
(5154)
问题(4862)
教育(4428)
世界(4081)
商业(4055)
(3929)
(3664)
技术经济(3633)
科技(3546)
现代(3315)
经济问题(3167)
经济管理(3100)
共检索到96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羽  邝国良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国际竞争与产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台湾对大陆的大规模直接投资形成了产业转移,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客观上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资本和高科技密集型产业成长迅速,并导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升级,体现了转向控制价值链、占据高附加值环节的产业升级过程。此外,台商借此实现了嵌入新的"美、日、欧-台湾-中国大陆(含香港)、东南亚、欧"式的全球生产网络,并在大陆构筑了具有组群式整体移动特点以及不可逆转优势的投资网络,这对台商在大陆的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积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宗卿  
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风险投资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台湾是世界上风险投资和高科技发展结合最成功地区之一,这对于产业急需转型升级的浙江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深入研究了中国台湾风险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和作用,结合浙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风险投资发展的情况,提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戈  
浙江与台湾在地理位置、资源秉赋、文化根基和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且浙江当前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同台湾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阶段相当接近。本文通过考察台湾各个阶段(特别是1980—1990年的产业升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及产业结构变迁的经验,为浙江下一步的产业升级提供一些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承彬  蔡雪雄  
近年来,台商制造业转移大陆的规模越来越大。在产业结构上,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在地区分布上,主要集聚在沿海三大经济区。虽然台资企业总部仍扎根台湾,但逐渐向大陆转移趋势明显。吸引台资企业总部的决定因素,有人力资本、地理区位、信息网络、法律制度、专业化服务、优惠政策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勇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两岸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台湾地区通过在大陆投资硅片、电池和模组等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若干环节,以缓解台湾地区的产业链瓶颈,获取规模经济效应,最终实现与大陆地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竞合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云斌  
当前,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受制于土地、人力资源等成本不断提高的压力,呈现向大陆外迁趋势。《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对泉州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泉州在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中,必须做好营造良好环境,增强对台资的吸引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促进泉台产业合作;实施"产业集群招商",提高引进台资的综合经济效益;创建投资载体,打造台资集聚区;做好"以台引台",拓宽引资渠道等方面工作,以应对面临的挑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兆慧  
本文认为应根据不同阶段产业外移遵从的理论依据及与台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来探讨“产业空洞化”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后,台湾高科技产业大量外移,其理论基础是供应链管理模式。高科技产业外移存在“新产业空洞化”的隐忧,但产业外移不等于“产业空洞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爱华  谭力文  
一、台湾对外投资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从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背景来看,台湾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对我们的借鉴意义最大,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相同的发展前提和相似的价值趋向。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台湾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1.萌芽期(1959~1969)。此时正值台湾的经济腾飞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口号是“以贸易促增长,以增长促贸易。外向工业,加工型经济”。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台湾经济在整个60年代以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快速成长。而与此同时,台湾的外贸在这一时期始终是逆差,因此经济发展与资金不足、外汇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相重扬  
台湾的农地转移相重扬一、台湾的农地现状及政策台湾土地面积为360万公顷,其中,林地略多于一半,农地近1/4,为24.3%。农地利用情况是动态的。70年代中期,台耕地总面积曾高达92万公顷,以后即开始下降,到1995年为87万公顷。在总耕地中,农民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巍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由于外部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台湾岛内发展环境的限制,未来台湾的支柱产业将延续向岛外寻求发展机遇的趋势。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根据台湾支柱产业外移的趋势特点,大陆应有针对性地吸引台湾支柱产业继续向大陆转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承彬  
该文扼要地介绍了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台湾的产业结构演变经历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知识技术集约化四个阶段,其升级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台湾当局的政策导向和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遵循了要素比较优势,朝国际分工原则发展,不提"跨越式发展"。笔者以为这些经验大陆是可以借鉴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思达  王立军  严新根  
我国台湾地区特殊的经济环境以及外向型发展战略使其对世界经济动向和科技发展的反应极为敏感。20世纪80年代为顺应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潮流,台湾制定了"科技导向"的政策,促进产业升级,使经济竞争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东  缪旭晖  
本文阐述了台湾省产业结构经历几十年的调整和升级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今后台湾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和对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的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能远  
一、前言 世界上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将会不断地改善,生产的技术水平亦会不断地提高,也就是说,产业将会不断地升级。因此,产业升级可说贯串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战后四十年台湾经济的发展亦是如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士军  
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来自对外贸易。随着竞争条件的改变,台湾产业结构和出口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重化工业及技术密集产业地位显著提高,外销产品中电子资讯与通信、机械、电机与家电等类产品大幅度增加。然而,生产这些高科技产品所需的关键零组件大多依赖进口。关键零组件不能自主,成为现阶段台湾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而,如何发展关键零组件生产技术与生产能力,构成对于现阶段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