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2)
- 2023(15313)
- 2022(13248)
- 2021(12345)
- 2020(10204)
- 2019(23373)
- 2018(23527)
- 2017(44929)
- 2016(24437)
- 2015(27389)
- 2014(27545)
- 2013(27226)
- 2012(25131)
- 2011(22673)
- 2010(22676)
- 2009(20468)
- 2008(19773)
- 2007(17240)
- 2006(15360)
- 2005(13634)
- 学科
- 济(103668)
- 经济(103565)
- 管理(64959)
- 业(63684)
- 企(50076)
- 企业(50076)
- 方法(40386)
- 数学(34452)
- 数学方法(34064)
- 中国(30669)
- 农(30315)
- 地方(29664)
- 业经(24627)
- 学(21555)
- 财(21479)
- 农业(20786)
- 贸(17632)
- 贸易(17614)
- 制(17442)
- 易(16960)
- 环境(16889)
- 技术(16451)
- 和(16285)
- 理论(15892)
- 发(15887)
- 地方经济(15831)
- 银(15446)
- 银行(15401)
- 融(15053)
- 金融(15047)
- 机构
- 大学(338752)
- 学院(338731)
- 济(134247)
- 管理(133319)
- 经济(131159)
- 研究(118511)
- 理学(114717)
- 理学院(113335)
- 管理学(111439)
- 管理学院(110826)
- 中国(87769)
- 京(74125)
- 科学(73965)
- 财(59451)
- 所(59406)
- 农(55609)
- 研究所(54026)
- 中心(53371)
- 江(51124)
- 业大(50588)
- 范(48258)
- 师范(47841)
- 北京(47187)
- 财经(47057)
- 院(43668)
- 农业(43063)
- 经(42646)
- 州(41791)
- 经济学(39214)
- 师范大学(38834)
- 基金
- 项目(232547)
- 科学(182820)
- 研究(172308)
- 基金(166346)
- 家(144544)
- 国家(143276)
- 科学基金(123012)
- 社会(107510)
- 社会科(101821)
- 社会科学(101797)
- 省(92258)
- 基金项目(89618)
- 自然(79207)
- 教育(78011)
- 自然科(77329)
- 自然科学(77314)
- 划(77231)
- 自然科学基金(75871)
- 编号(71420)
- 资助(67127)
- 成果(57685)
- 发(53825)
- 重点(51981)
- 部(50144)
- 课题(49618)
- 创(48422)
- 创新(45128)
- 科研(43640)
- 国家社会(43459)
- 发展(43197)
- 期刊
- 济(155029)
- 经济(155029)
- 研究(102763)
- 中国(70808)
- 农(51813)
- 学报(51457)
- 科学(49557)
- 管理(49396)
- 财(42651)
- 教育(41650)
- 大学(38812)
- 学学(36125)
- 农业(36090)
- 技术(30363)
- 融(29414)
- 金融(29414)
- 业经(27263)
- 经济研究(23746)
- 财经(21639)
- 问题(20788)
- 图书(20247)
- 业(18686)
- 经(18569)
- 科技(17222)
- 资源(16832)
- 技术经济(16359)
- 理论(16132)
- 现代(16062)
- 商业(15430)
- 发(15303)
共检索到510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海燕 陈晓键 熊鹰
基于协同发展的理论,以珠三角深圳宝安区、东莞凤岗镇、大岭山镇等为例,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转移与城镇空间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将珠三角产业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起始萌芽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调整提高阶段,发现城镇空间发展特征在三个不同阶段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城镇空间也分别由最初的点状形态逐渐演变为块状形态和面状形态,空间扩展与产业转移的速度及城市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同时由于珠三角初期的产业转移缺乏科学管理和人为控制,造成城镇空间用地比例失衡、无序扩张、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因此,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选择和用地集约发展,将承接产业转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好承接产业转移与城镇用地平衡的关系,促进城镇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镇空间发展 协同发展 产业转移 珠三角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卢奕帆 林锦耀
探索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理念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方法,分析各城市协同发展下城市群扩张对优质耕地的侵占情况,对区域粮食生产功能区识别、资源配置优化和空间布局规划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为此结合城市流理论与PLUS模型,模拟预测两种不同发展情景下2030年珠三角城市群的扩张情况;基于系统保护理念识别该区域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粮食生产后备区,分析不同扩张结果对粮食生产区的侵占情况。结果表明:(1)珠三角各城市协同发展情景下的城市群扩张模拟结果更符合现实发展情况;(2)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理念,可将研究区域的耕地划分为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后备区、其余区域;(3)相较各城市独立发展的情景,基于城市相互作用的城市群扩张结果侵占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粮食生产后备区面积更少。本文所提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方法能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耕地、维护粮食安全的多重目标,为城市区域化背景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建议和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靖 贾雪莹 陈伟
文章运用熵值法,基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这4个维度共16个指标测度了2010—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水平,采用全局自相关莫兰指数及空间局部自相关LISA指数考察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水平及绿色金融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珠三角城市群绿色金融水平对其一体化协同水平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存在“高-低”及“低-高”集聚趋势;绿色金融发展呈现显著区域不平衡现象;广州、深圳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水平及绿色金融水平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均属于较高水平;绿色金融水平对区域的一体化协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的一体化协同水平存在显著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柴攀峰 黄中伟
利用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从长三角22城市之间的经济能级、经济联系以及产业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评论。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正在逐渐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化模式转变,基本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圈层和以苏州、杭州、宁波、无锡、南京为次核心的多核心圈层结构,总体上可划分为上海凝聚团、南京凝聚团和杭甬凝聚团三大凝聚子团。研究认为,通过组团式协同实现"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是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助推整个城市群系统向更为有序的宏观自组织结构演化。
关键词:
城市群 协同发展 空间格局 长三角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宏伟 王叶青 石红娟
采用DEA-SBM模型对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物流业复合系统协同模型,以珠三角9个创新型城市2009-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与物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珠三角各创新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水平较低,各城市复合系统协同度差异明显,原因在于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波动较大,且部分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的物流产业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为提高复合系统协同度,需保持稳健的创新投入、控制绿色创新的非期望产出以及加强物流业的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峰
由合理竞争导致的分工有利于效率提高,而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文章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各门类的非均衡发展状况,对文化产业的分工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寻求更好的区域内分工合作途径,为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出谋划策,从而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更趋繁荣。
关键词:
长三角 文化 分工 合作 协同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邱风 朱勋
所谓的长三角地区产业重复投资以致引起结构趋同与过度竞争问题不断为学界和有关部门关注,而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该地区因重复投资引起结构趋同与过度竞争问题并不突出,正是区域内产业的有效竞争使得该地区表现出领先于全国的经济活力和强大的产业竞争力。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竞争以及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长三角地区有必要防止过度竞争,加强区域产业的一体化融合,并尽可能通过投资政策的协调来提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长三角 重复投资 过度竞争 制度安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刘骅
随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范式逐步向需求、市场、产业和竞争为导向转变,科技金融已不仅仅被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工具,而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牛鼻子"。本文在对科技金融概念与特性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三个方面构建科技金融区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利用引力熵模型,通过对"科技金融区域发展指数"和"经济距离"内涵的界定,建立一个基于空间区域视角下的"科技金融引力"模型;同时,运用该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科技金融"引力值"进行测度,为该区域科技金融非均衡发展现象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也为我国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湖斌 齐源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复合系统理论和耦合度模型,本文首先构建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2001-2016年的数据,对长三角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内协同度、区域间协同度进行了具体计算。最后对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演化规律和空间协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系统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区域物流综合发展水平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提升1. 051个百分点。同时两个子系统对协同发展的贡献机制并不一样,上海市、浙江省的情况正好和江苏省相反。在空间协同发展特征上,整体协同度伴随着区域内地区之间协同度的趋同性而逐步提升,体现出良好的协同发展特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郝海钊 陈晓键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旅游、政策驱动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古镇空间不断生长,承载着丰富地域文化的老区域及富有现代感的新区域共同形成当前城镇的风貌。文章首先以协同发展一般规律及古镇生长一般逻辑为基础,建构了古镇人地产协同发展的分析框架。其次以陕南古镇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土地、产业等方面对陕南古镇的生长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从协同视角对人地产互动作用下的古镇发展进行检视。最后提出多主体协调下的社会发展策略、适应于自然环境的空间发展策略、基于精细化利用的产业发展策略以促进陕南古镇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陕南古镇 空间生长 协同发展引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雁飞 吴艳萍 向云波 廖双红
利用地区专业化分工理论与方法,选择广东(粤)、湖南(湘)、江西(赣)、广西(桂)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5年制造业2位数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产业转移与地区分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广东产业转移降低了四省份的分工水平,地区间产业同构较为突出,跨区域产业链构建处于初期阶段;第二,制造业整体呈空间扩散趋势,但资源和低技术产业扩散速度高于中高技术产业,一些高技术行业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聚,同时,大多制造业都指向广东市场,表现出产品内分工转移特征。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专业化分工 协同发展 粤湘赣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敏 张高锋 黄冠 佘文洁 徐佳纯 张晓冬 陈思敏 蔡楚美 魏伟明 杨婷婷 张云通
通过对珠三角物流企业碳排放及低碳物流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剖析了珠三角辐射至全广东省的低碳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以期优化物流系统,促进广东省低碳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
低碳物流 物流企业 广东 珠三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金龙 谢玲玲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产生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珠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城镇化不仅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镇化的缩影,更是代表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城镇化应该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在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础上,对珠三角城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珠三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孝忠 孟子贻
本文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指标分析中三角城市群三个地区产业同构性,并辅以区位商来考察三个地区主导产业专业化程度和相对竞争力。分析结果表明:中三角城市群两两城市群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多年维持在0.98以上,区域内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区位商计算结果显示三个城市群的优势产业不突出,两两间存在多个相同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中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正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经济社会体系结构性问题,表现在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收人分配、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方面;发展不充分主要是经济社会体系总量水平问题,表现在市场竞争、质量效益、有效供给、制度创新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点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这种情况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由哈尔滨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