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
- 2023(1747)
- 2022(1467)
- 2021(1252)
- 2020(1102)
- 2019(2458)
- 2018(2502)
- 2017(5271)
- 2016(2706)
- 2015(3074)
- 2014(3068)
- 2013(3217)
- 2012(3010)
- 2011(2760)
- 2010(2689)
- 2009(2314)
- 2008(2259)
- 2007(2109)
- 2006(1809)
- 2005(1540)
- 学科
- 济(16663)
- 经济(16653)
- 业(10546)
- 产业(7605)
- 农(7054)
- 企(6157)
- 企业(6157)
- 管理(5917)
- 农业(5549)
- 方法(5377)
- 地方(5298)
- 业经(5006)
- 结构(4860)
- 数学(4481)
- 数学方法(4470)
- 中国(4233)
- 技术(3753)
- 地方经济(3706)
- 产业结构(3668)
- 人口(3347)
- 劳(3203)
- 劳动(3203)
- 动力(3031)
- 劳动力(2982)
- 农业劳动(2981)
- 农业人口(2927)
- 新技术(2229)
- 高新(2229)
- 高新技术(2229)
- 制(2199)
- 机构
- 学院(41338)
- 大学(39399)
- 济(21494)
- 经济(21252)
- 管理(17752)
- 理学(15695)
- 理学院(15571)
- 管理学(15434)
- 管理学院(15365)
- 研究(13698)
- 中国(8910)
- 京(7693)
- 财(7463)
- 科学(7251)
- 经济学(6857)
- 所(6384)
- 经济学院(6291)
- 财经(6191)
- 农(6105)
- 中心(6075)
- 江(5962)
- 研究所(5802)
- 业大(5749)
- 经(5530)
- 经济管理(5309)
- 范(4784)
- 院(4759)
- 州(4755)
- 师范(4753)
- 北京(4727)
共检索到57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迎
"民工荒"的出现是否代表"刘易斯拐点"的来临和中国人口红利的结束?文章从需求角度分析了沿海民工荒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地转移。在此基础上,得出东部应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民工荒 劳动密集型 产业转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淑艳 詹玉萍
近几年来,中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表层次的原因,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单纯依靠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已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民工短缺的问题。借鉴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根本对策在于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密集型产业 区域性产业转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简新华,张建伟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 ,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 ,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 ,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这两种延长转移过程、增加转移成本、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非正常现象
关键词:
民工潮 民工荒 农村剩余劳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志伟
2004年我国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但其背后有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而解决这一问题则需从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三个方面同时入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剑文
云南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约有750余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实现非农化转移。2004年出现的“民工荒”,为加快转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现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和其他条件,与“民工荒”中表现出来的对民工条件的要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政府和农民自身,都需要抓住机遇,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升劳动力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民工荒 农村剩余劳动力 机遇挑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长健 辛晨
我国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地大范围出现"民工荒",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危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问题。这需要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特别需要在法学视野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以利益为理论基点,在对"民工荒"现象有所诠释和成因剖析,并进而构建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玉梅 桑百川
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正是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过程中劳动力供求结构出现变迁的产物,并非劳动力总体供给不足或者出现"刘易斯拐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沿海外商投资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投资向内地转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媛 安树伟
劳动力迁移从微观方面分析是一种个体决策过程,从宏观方面分析就是城市化渐进的过程,两者是同一现象在微观和宏观中的不同表现。本文利用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分析城市化水平与非农化产值两者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化对城市化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效果却非常显著。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非农化的响应较慢,存在滞后性。当前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城市化水平短期内不能适应非农产业发展时呈现出的一种短期、局部性现状,具有结构性失业的特点,并不会长久存在。其解决思路在于缩短农民迁移过程中的滞后性,同时促进农民工向合法性永久迁移者转化。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城市化 民工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庆芳
20 0 4年春节以来 ,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民工荒”反映了经济发展和资源供给的矛盾 ,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分析了“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折射出的现象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民工荒” 权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孔凡
我国农民的就业变化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农民的行走轨迹、生存状态和农民工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表情,凸显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舒建玲 张洁玲
本文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民工荒"特点与中国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将问题症结归于中国产业发展对低端劳动力需求旺盛导致的结果。在中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趋向老化的趋势下,解决"民工荒"唯有进行产业升级。企业在升级过程,一方面提升利润空间,高工资吸引劳动力以缓解"民工荒";另一方面,加强自动化,减弱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同时增强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
关键词:
民工荒 劳动需求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体欣 张琦
我国当前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低于现代非农生产部门,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经营者进一步投资从而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制约了土地流转、集中,制约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出了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降低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成本,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土地产权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司增绰 徐康宁 仇方道
产生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经济负面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这些因素对经济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妨碍了苏北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对苏北地区经济增长内生力形成的负效应应当受到重视。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的经济负面影响问题可以说是“民工荒”问题的“另一角度”分析。
关键词:
劳动力异地转移 经济负面效应 苏北地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梦霞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是推进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但是,四川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表明,该地区的非农产业还很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认为,沿海发达地区“民工荒”的出现以及SA8000标准的推行将迫使我国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升级为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向我国其它区域转移,而四川民族地区将是其落户的极佳区域。因此,应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吸引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四川民族地区,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