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7)
2023(7083)
2022(5513)
2021(5301)
2020(4449)
2019(10727)
2018(10968)
2017(20550)
2016(11566)
2015(13312)
2014(13631)
2013(12547)
2012(11093)
2011(10045)
2010(10390)
2009(8968)
2008(8792)
2007(7566)
2006(6849)
2005(6062)
作者
(29652)
(24653)
(24417)
(23746)
(15545)
(11517)
(11221)
(9476)
(9364)
(9010)
(8458)
(8327)
(7993)
(7962)
(7659)
(7652)
(7392)
(7198)
(7070)
(6973)
(6420)
(6152)
(6119)
(5660)
(5631)
(5601)
(5487)
(5455)
(5040)
(4759)
学科
(47610)
经济(47569)
管理(27264)
(25770)
(22258)
企业(22258)
方法(20560)
数学(18536)
数学方法(18012)
中国(12807)
业经(12657)
(11833)
理论(10968)
(10811)
产业(10366)
地方(9900)
教学(9870)
技术(9256)
(8487)
教育(8199)
(7877)
农业(7208)
体制(7055)
结构(6966)
(6686)
银行(6677)
学法(6560)
教学法(6560)
(6548)
(6464)
机构
学院(153951)
大学(143878)
(60680)
经济(59372)
管理(56640)
研究(49531)
理学(48486)
理学院(48005)
管理学(46816)
管理学院(46543)
中国(35646)
(31022)
科学(28892)
(27003)
(24637)
技术(24398)
(24313)
职业(22746)
研究所(21909)
中心(21788)
(21081)
(20986)
师范(20812)
财经(20542)
业大(20200)
北京(19859)
(19699)
(18545)
经济学(18353)
(18180)
基金
项目(99455)
研究(79147)
科学(78620)
基金(67043)
(56927)
国家(56435)
科学基金(49185)
社会(46999)
社会科(44590)
社会科学(44577)
(43778)
教育(40985)
(35301)
编号(35245)
基金项目(34546)
自然(30218)
自然科(29545)
自然科学(29541)
自然科学基金(28980)
资助(28486)
成果(27626)
课题(26725)
重点(23437)
(23120)
(22442)
(22326)
(21261)
规划(20708)
创新(20557)
项目编号(20483)
期刊
(69064)
经济(69064)
研究(46222)
中国(37860)
教育(33756)
管理(23488)
技术(21172)
(20137)
(19307)
学报(18246)
科学(18132)
大学(15052)
职业(14492)
学学(13751)
农业(13156)
业经(12774)
(12441)
金融(12441)
经济研究(11880)
财经(10202)
技术教育(9489)
职业技术(9489)
职业技术教育(9489)
统计(9279)
(9057)
论坛(9057)
(9056)
(8664)
问题(8471)
技术经济(8068)
共检索到232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亚鹏  
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休戚相关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的使命是支持国家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人才与技术积累。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制造强国所需求的复合式、创新型、发展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给高职教育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要求。服务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制造强国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科学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具体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中的实质内涵和表现形式,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高职教育转型升级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欧阳剑波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给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留下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究人才培养的规律,对于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变革传统粗放型人才培养模式,着眼国际接轨,探寻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同步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东航  
柳州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台湾高等技职教育适应产业升级要求所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展现出了培养理念科学化、培养规格高端化、专业设置市场化、课程设计实用化、教学方法生本化、培养评价多元化、条件保障体系化的特点。柳州高职教育应借鉴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成功经验,从树立科学人才培养理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层次、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机制、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设计课程、以学生为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条件保障体系等七个方面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适应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宁  邬玉晶  
随着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高职院校为更好地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并在分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的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双证书"式、"订单"式、顶岗式、工学交替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形式。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友义  刘国生  王晓敏  
为适应广东玩具行业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我院根据市场需要于1997年率先在全国申报设置电子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玩具专业”),并于1998年开始招生。学院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对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及改革的结构和基本原则等是改革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可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源北  
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产业升级对职业教育层次、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对职业教育层次向上高移困境、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人才培养缺乏连贯性等问题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适应产业升级的中高职"二接三续"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与产业对接、中职与高职衔接,学生培养知识增长连续、技能提升持续、素质发展延续。选取相关专业进行试点,取得一系列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兵  
本文基于当前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方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作为人才培养质量主要评价手段的传统教学督导机制,从观念、管理、组织体系、评价体系到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华清  杨桂府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工学结合,必须构建适合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之相匹配。在深入研究高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高职模具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方法和效果,阐述了对工学结合模式实践的认识和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明亮  
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为核心,从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了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办学理念、产学结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培养目标的确立方式及实现路径、专业学科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令秋  秦琼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多元化、动态性、实效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出现生源结构混乱、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定位,以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针对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勇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了高职会计专业"三嵌一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