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5)
- 2023(13276)
- 2022(11362)
- 2021(10325)
- 2020(8676)
- 2019(19887)
- 2018(19886)
- 2017(39129)
- 2016(20916)
- 2015(23379)
- 2014(23528)
- 2013(23612)
- 2012(21645)
- 2011(19568)
- 2010(19603)
- 2009(18071)
- 2008(17275)
- 2007(15086)
- 2006(13466)
- 2005(11859)
- 学科
- 济(108691)
- 经济(108596)
- 管理(59976)
- 业(56612)
- 企(46885)
- 企业(46885)
- 方法(42506)
- 数学(36884)
- 数学方法(36549)
- 地方(25298)
- 农(23434)
- 中国(23296)
- 业经(22798)
- 学(21314)
- 财(20046)
- 农业(16127)
- 地方经济(15936)
- 贸(15536)
- 贸易(15528)
- 制(15284)
- 产业(15144)
- 易(14923)
- 和(14815)
- 环境(14692)
- 理论(14291)
- 技术(13905)
- 融(12483)
- 金融(12482)
- 划(12315)
- 银(12172)
- 机构
- 大学(304486)
- 学院(303427)
- 济(132920)
- 经济(130339)
- 管理(122146)
- 理学(106196)
- 理学院(105021)
- 研究(104720)
- 管理学(103366)
- 管理学院(102831)
- 中国(75320)
- 京(64440)
- 科学(63203)
- 财(56518)
- 所(52170)
- 研究所(47580)
- 财经(45857)
- 中心(45584)
- 农(45129)
- 业大(43447)
- 江(43222)
- 经(41597)
- 经济学(40812)
- 北京(40784)
- 范(39193)
- 师范(38887)
- 院(37900)
- 经济学院(36538)
- 州(35063)
- 农业(35005)
- 基金
- 项目(207463)
- 科学(163812)
- 研究(152322)
- 基金(151185)
- 家(130823)
- 国家(129781)
- 科学基金(112045)
- 社会(98039)
- 社会科(93043)
- 社会科学(93018)
- 基金项目(80617)
- 省(80615)
- 自然(71654)
- 自然科(69934)
- 自然科学(69922)
- 自然科学基金(68666)
- 教育(68002)
- 划(66935)
- 资助(62188)
- 编号(61002)
- 成果(48814)
- 重点(45897)
- 发(45658)
- 部(45517)
- 创(43083)
- 课题(41717)
- 国家社会(40423)
- 创新(40127)
- 教育部(39312)
- 科研(38978)
- 期刊
- 济(150215)
- 经济(150215)
- 研究(93277)
- 中国(52935)
- 管理(46146)
- 学报(45174)
- 科学(43104)
- 财(41310)
- 农(40759)
- 大学(34325)
- 学学(32549)
- 农业(28537)
- 教育(28390)
- 技术(26495)
- 经济研究(25309)
- 融(23647)
- 金融(23647)
- 业经(23288)
- 财经(22876)
- 经(19736)
- 问题(19196)
- 技术经济(17103)
- 理论(14774)
- 科技(14545)
- 图书(14358)
- 商业(14313)
- 现代(14287)
- 业(14208)
- 统计(13550)
- 贸(13251)
共检索到443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恒 薛金礼
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的关键。文章选取1985—2017年中国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广义和狭义层面的三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层面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稳定的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配比对经济系统的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经济系统的根本;基于广义层面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微弱。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制造业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配比这些狭义视角的结构优化入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军
文章采用结构层次系数来描述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并通过它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联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辉
文章以湖北省为例,通过测度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和软化指标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格兰杰关系检验,并建立二者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相应的,经济增长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软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晓玲 张毅
基于30个省份199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VAR估计模型,对金融发展、产业升级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并没有显著地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但较大地推动了其自身的发展;经济增长推动了金融发展、产业升级及其自身的发展;产业升级对金融发展及其自身有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晓玲 张毅
基于30个省份199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VAR估计模型,对金融发展、产业升级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并没有显著地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但较大地推动了其自身的发展;经济增长推动了金融发展、产业升级及其自身的发展;产业升级对金融发展及其自身有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晓玲 张毅
基于30个省份199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VAR估计模型,对金融发展、产业升级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并没有显著地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但较大地推动了其自身的发展;经济增长推动了金融发展、产业升级及其自身的发展;产业升级对金融发展及其自身有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永恒 姚德权
采用VEC模型,考量投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国内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结果证实产业结构调整是引起经济增长和国内投资增长的原因,国内投资的增长也是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关键词:
投资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EC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静
基于1991~2008年的统计数据,文章应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分析了G省全社会科技资金投入与产业经济发展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科技资金投入与G省GDP和第一、二产业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与第三产业没有这种关系;(2)尽管科技资金对GDP有拉动效应,但效应不大;(3)科技资金与GDP和第一、二产业增长率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但后者不是前者的格兰杰原因;(4)科技资金投入对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率的推动效应大于对第一产业的推动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顺
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考察了我国1978-2000年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加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使科技投入相应增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优化投入结构是我国科技政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利锋 陈新国
本文运用1985-2012年的年度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物流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物流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从短期来看,物流业产值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燕 鲍静海 孙文娜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碳排放权交易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产业转型升级在二者关系中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开展能够显著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在碳排放权交易与经济高质量增长中存在异质性传导效应,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更明显。对此,应统筹规划低碳经济高质量增长方案、厚植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基底”、多主体协同推进碳减排工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燕 鲍静海 孙文娜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碳排放权交易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产业转型升级在二者关系中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开展能够显著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在碳排放权交易与经济高质量增长中存在异质性传导效应,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更明显。对此,应统筹规划低碳经济高质量增长方案、厚植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基底”、多主体协同推进碳减排工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海英 周志刚
以经济发展的外在经济数量增长和内在产业结构优化的二维视角为切入点,利用1992-2011年的R&D强度、经济增长率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数据,构建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我国R&D强度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且R&D强度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正向促进作用分别在滞后9期和滞后5期达到最高,但粗放的经济增长对R&D强度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给其带来了负向影响;方差分解分析表明:长期来看R&D强度变动来自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保持在17.6%和2.0%;R&D强度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率和第三产业比重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保持在13.8%和62.4%的水平上。最后结合现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忠平 史常亮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江苏省的GDP增长、产出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变动、社会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发现,这3个变量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但由于就业结构变动长期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而割裂了GDP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间的互动,故需从提升就业的角度来设计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增长模式由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向就业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整检验 因果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立新
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正迅速从边缘产业转变为支柱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章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1990~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定量揭示了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