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6)
- 2023(7955)
- 2022(6184)
- 2021(5858)
- 2020(4670)
- 2019(11129)
- 2018(10704)
- 2017(20564)
- 2016(10391)
- 2015(12077)
- 2014(11814)
- 2013(12065)
- 2012(11337)
- 2011(10506)
- 2010(10177)
- 2009(9538)
- 2008(9457)
- 2007(8273)
- 2006(7309)
- 2005(6854)
- 学科
- 济(59882)
- 经济(59842)
- 业(25929)
- 方法(25045)
- 管理(24611)
- 贸(22458)
- 贸易(22446)
- 数学(22400)
- 数学方法(22353)
- 易(21830)
- 中国(18409)
- 企(18343)
- 企业(18343)
- 农(14496)
- 业经(12263)
- 产业(11588)
- 地方(10779)
- 制(9836)
- 关系(9608)
- 出(9443)
- 融(9332)
- 金融(9332)
- 农业(9088)
- 银(8929)
- 银行(8924)
- 行(8753)
- 财(8625)
- 出口(8001)
- 出口贸易(8001)
- 口(8001)
- 机构
- 大学(160199)
- 学院(158440)
- 济(89453)
- 经济(88506)
- 研究(60919)
- 管理(59620)
- 理学(50942)
- 理学院(50462)
- 管理学(50042)
- 管理学院(49743)
- 中国(48922)
- 财(35734)
- 京(33415)
- 经济学(31168)
- 财经(29443)
- 科学(29415)
- 所(29170)
- 经济学院(28304)
- 经(27158)
- 研究所(26216)
- 中心(26070)
- 财经大学(22175)
- 北京(21861)
- 院(21764)
- 江(21254)
- 贸(20899)
- 农(19963)
- 科学院(18478)
- 范(18063)
- 商学(18024)
- 基金
- 项目(101206)
- 科学(81998)
- 基金(77844)
- 研究(77276)
- 家(66780)
- 国家(66370)
- 科学基金(56995)
- 社会(54720)
- 社会科(52425)
- 社会科学(52415)
- 基金项目(39697)
- 省(34638)
- 教育(33320)
- 资助(32641)
- 自然(32617)
- 自然科(31925)
- 自然科学(31919)
- 自然科学基金(31428)
- 划(29789)
- 编号(28608)
- 国家社会(24963)
- 部(24876)
- 中国(24281)
- 发(24071)
- 成果(22775)
- 重点(22676)
- 教育部(22249)
- 创(21484)
- 人文(21287)
- 发展(21047)
共检索到248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娟 万璐 唐珮菡
在产业转型和贸易开放深入开展的同时,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波动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通过推导基于垄断竞争的劳动需求模型、利用我国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检验产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市场波动是否加剧,并进一步考察贸易开放对两个产业部门的劳动市场波动差异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当外生冲击致使工资价格上升(或降低)1%时,高技术部门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65%-0.272%,而低技术部门企业的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58%-0.260%,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求比低技术部门更富有弹性,意味着产业升级过程中劳动者将面临增大的就业风险和收入波动;进一步地,产业转型中的劳动市场波动加剧将在贸易开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龙珠 耿玉德
文章建立了我国林业产品贸易与劳动市场调整关系之间的非参数模型,采用变窗宽局部线性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林业劳动市场调整成本与林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之间存在负向变化关系,即林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林业贸易变动带来的劳动力调整。林业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也有利于降低劳动市场调整成本,但林业产品需求的明显变动和贸易开放程度的扩大,都抬高了劳动市场调整的成本。此外,大部分变量参数随时间序列都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反映了选择非参数估计的必要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峰 洪占卿
利用1976~2010年我国内地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我国各省的贸易开放和地区市场规模对我国省际通货膨胀波动性的影响。我们根据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市场潜力理论构造了地区市场规模指标,并通过多重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法有效处理了贸易开放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市场规模扩大产生的竞争效应缓解了省际通胀波动;而贸易开放将各省置于外部冲击之下,从而放大了省际通胀波动。多个稳健性分析表明我们的实证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琬 孙晓蕾 李建平
本文利用CMS模型将中国原油进口分成多个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原油进口增长是受进口引力因素,世界原油总需求与世界原油出口结构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相比之下,来自中国自身的原油进口引力是我国原油进口贸易波动的核心因素。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加强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同时,稳定油源,使进口市场结构更加合理是未来石油进口应着力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原油进口 波动 CMS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熊永莲 谢建国
本文采用2001—2013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生育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对中国的生育率有显著抑制作用。此外,收入水平的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以及城镇化的发展都显著的降低了中国生育水平。结果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镇化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未来的人口生育率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在生育率下降、人口红利消散的今天,如何维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是中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女性劳动收入 生育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万璐
劳动需求弹性事关就业市场波动、工作稳定性和劳动雇佣关系。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检验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约为-0.263~-0.241,符合文献中提出的劳动需求弹性应在-0.75~-0.15区间内的判断;第二,贸易开放将使中国劳动需求更富有弹性,加剧就业市场波动,且该结论呈现稳健性,但是不同产业部门在受到贸易开放冲击时,劳动需求弹性的变化方向及程度不相同,在高技术企业就业的劳动者面临更大的就业风险;第三,贸易提高劳动需求弹性主要通过增强其他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效应发生作用。该研究可为防御改革开放...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劳动需求弹性 就业市场波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薛蕊 苏庆义
文章运用中国省级层面数据研究了出口风险含量对产出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风险含量的提高增加了产出波动。而且,贸易开放也增加了产出波动。出口风险含量和贸易开放的交叉项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对于出口风险含量高的省份来说,扩大贸易开放给产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将会更大。这一研究结论在考虑了关键变量的不同度量方法以及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其政策含义是,中国在享受扩大贸易开放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应注重贸易开放带来的经济波动性的增强,重视出口蕴含的风险含量。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出口风险含量 产出波动 专业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慧卿 周国富
笔者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边际产出的地区差异与产业差异,对我国劳动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改革以来,劳动市场地区分割已明显减弱,但产业分割仍然严重;工业部门存在较高技术门槛和体制门槛,传统服务业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政策模拟显示,劳动市场一体化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利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维涛
通过建立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并基于斯托尔珀-萨缪尔森(S-S)定理,理论分析了贸易开放对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总体影响,同时从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企业差异和个人差异等方面理论出发,研究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最后采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进口比出口更不利于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的研究考察则表明,贸易开放在地区、行业、企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人力资本 个体劳动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维涛
通过建立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并基于斯托尔珀-萨缪尔森(S-S)定理,理论分析了贸易开放对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总体影响,同时从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企业差异和个人差异等方面理论出发,研究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最后采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进口比出口更不利于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的研究考察则表明,贸易开放在地区、行业、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等层面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表现在:在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的负面作用更为明显;制造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比生产服务业要大,其教育年限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比生产服务业要小;企业经营利润增加和企业规模扩大有助于降低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作用;高技能职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更大。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人力资本 个体劳动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维涛
通过建立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并基于斯托尔珀-萨缪尔森(S-S)定理,理论分析了贸易开放对个体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总体影响,同时从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企业差异和个人差异等方面理论出发,研究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最后采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进口比出口更不利于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的研究考察则表明,贸易开放在地区、行业、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等层面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表现在:在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的负面作用更为明显;制造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比生产服务业要大,其教育年限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比生产服务业要小;企业经营利润增加和企业规模扩大有助于降低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作用;高技能职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受到贸易开放的负面影响更大。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人力资本 个体劳动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漓江 桑百川 郭桂霞
本文使用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所产生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加了经济波动,而贸易开放减少了经济波动,其中出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进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贸易开放通过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减少了经济波动,而且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对经济波动的负向影响是U型的,并且U型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所引致的外部风险破坏了经济稳定,而贸易市场多样化对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漓江 桑百川 郭桂霞
本文使用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所产生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加了经济波动,而贸易开放减少了经济波动,其中出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进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贸易开放通过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减少了经济波动,而且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对经济波动的负向影响是U型的,并且U型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所引致的外部风险破坏了经济稳定,而贸易市场多样化对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申 漆鑫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将对外开放和失业引入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在开放条件下存在失业的二元经济结构均衡,并运用数值模拟试算和计量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对外开放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作用。本文的分析表明,一国采取对外开放政策会对其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产生促进作用,较快的对外开放步伐能加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进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FDI和对外贸易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对外开放 劳动力市场 结构转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榛 刘赣州
自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1979)、斯蒂格利茨与夏皮罗(Stiglitz & Shapiro,1984)提出效率工资假设后,经济学界多用它来解释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现象,即为什么厂商不愿意在不扩大工资规模的条件下,采取降低平均工资,以雇用更多的工人,减少失业,从而提高利润呢?或者说,为什么厂商觉得在存在非自愿失业的条件下,降低工资会得不偿失呢?本文试图把效率工资理论运用到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