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7)
- 2023(9585)
- 2022(7601)
- 2021(6593)
- 2020(5155)
- 2019(11492)
- 2018(10891)
- 2017(20588)
- 2016(10929)
- 2015(12017)
- 2014(12233)
- 2013(12369)
- 2012(11962)
- 2011(10955)
- 2010(11077)
- 2009(10132)
- 2008(9582)
- 2007(8765)
- 2006(7976)
- 2005(7470)
- 学科
- 济(60915)
- 经济(60863)
- 业(30656)
- 管理(28756)
- 地方(21860)
- 农(21501)
- 企(20939)
- 企业(20939)
- 中国(20173)
- 业经(17805)
- 方法(16462)
- 农业(15325)
- 数学(13906)
- 数学方法(13838)
- 产业(12813)
- 地方经济(12506)
- 发(12095)
- 财(11192)
- 贸(9856)
- 贸易(9844)
- 融(9563)
- 金融(9563)
- 银(9550)
- 银行(9541)
- 制(9520)
- 发展(9441)
- 行(9421)
- 展(9418)
- 易(9390)
- 环境(9213)
- 机构
- 学院(163892)
- 大学(158175)
- 济(74386)
- 经济(72981)
- 研究(60723)
- 管理(60699)
- 理学(51250)
- 理学院(50657)
- 管理学(50027)
- 管理学院(49709)
- 中国(45805)
- 京(34518)
- 科学(34389)
- 财(32040)
- 所(30228)
- 农(27216)
- 研究所(27053)
- 中心(27029)
- 江(26133)
- 财经(24671)
- 范(23800)
- 师范(23606)
- 经济学(23109)
- 北京(22328)
- 经(22155)
- 院(22057)
- 业大(21625)
- 州(21380)
- 经济学院(20766)
- 农业(20515)
- 基金
- 项目(105140)
- 科学(84055)
- 研究(81341)
- 基金(74372)
- 家(63407)
- 国家(62775)
- 社会(54362)
- 科学基金(54358)
- 社会科(51675)
- 社会科学(51667)
- 省(43462)
- 基金项目(38957)
- 教育(35596)
- 划(34738)
- 编号(33067)
- 自然(31010)
- 发(30539)
- 自然科(30255)
- 自然科学(30253)
- 自然科学基金(29694)
- 资助(28967)
- 成果(25964)
- 发展(25582)
- 展(25126)
- 课题(24116)
- 重点(23868)
- 国家社会(22746)
- 部(22467)
- 创(22329)
- 创新(20763)
共检索到263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勇
文章采用2001—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产业转型升级会通过抑制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会弱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对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正向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会强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对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晶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较高水平的发展阶段,但城乡发展仍有不均衡的现象,在消费结构层面比较明显。本文基于我国2008-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居民收入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研究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影响。从研究结果看出,流通业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向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生存型消费差距,其次是享受型消费差距,最后是发展型消费差距。从地区来看,对东部地区的三种消费差距影响都显著,对中部地区的发展型消费差距和享受型消费差距影响显著,对西部地区的生存型消费差距显著,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诗娥 杨汝岱
经验观察发现,三十年来,我国省际城乡居民消费一直存在"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大"的现象。本文构建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不同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集体贫困"之后,这种现象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显得尤为突出。而一些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下降,这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本文还从社会发展、经济现状、政府行为、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五个方面对影响省际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研究表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有助于迈向理想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军
人工智能发展正深刻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消费内容和消费渠道。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模型对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工智能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人工智能发展会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人工智能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具体来说,东部地区效果较中部地区更为显著,而在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在不同城乡消费差距水平上,人工智能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收敛作用也不同,具体来说呈先增强后下降的倒“U”型作用轨迹。该研究结论为“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推进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城乡消费差距 区域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婉瑛 尤绪超
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影响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流通产业经营效益、流通产业发展环境、流通产业信息化程度四个维度10个指标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发达的流通产业是居民最终消费得以实现的基础,其对居民消费升级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助推作用就越显著;进一步地,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反馈作用,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正向指导居民消费、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同时反过来,居民消费升级也能够通过消费反馈的形式促进流通产业发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消费升级 理论机制 面板模型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昊芸 张扬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流通业智能化转型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难题的关键。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切入,依托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框架,梳理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影响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基于2002—2022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流通业智能化程度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流通业智能化在面对负向宏观冲击时具有增长韧性,面对正向宏观冲击时表现出发展潜力;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等渠道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因此,驱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弥合区域数字鸿沟、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可为提振居民消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菲菲 赵静 高科佳
缩小城乡差距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发展乡村旅游则为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践提供了可行路径。本文基于我国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背景,采用我国2015-2021年的经验数据,就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地,新型城镇化具有强化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赋能作用。最后文章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市场、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提升农村居民收入视角提出了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志仁 黎翠梅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1~2005年间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消费差距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实际消费差距具有正向影响,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中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这为我国通过信贷政策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芦婧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重要特征,如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全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间面板数据为样本,在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其一,数字经济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保持稳健;其二,数字经济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项目消费差距缩小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城乡居民居住消费差距缩小的积极作用并不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居民消费 城乡差距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名望 张家平
研究目标: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效果及机理。研究方法:构建城乡二元经济理论模型,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和CGSS2015,依靠联立方程模型和OLS对理论模型推导结论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显著降低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并且是通过城乡居民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差距和发展型消费差距多维路径实现的。就时间趋势看,互联网普及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有所下降,存在边际递减现象。微观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降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机理是"收入效应"和"消费净效应",二者分别从"消费的起"和"消费的到"角度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研究创新: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考察了互联网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效果及机理。研究价值:对制定"数字中国"战略和缓解中国当下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四华 陈运财
为研究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F D)与居民消费差距水平(RC)的相关关系及相互影响程度,该文首先从城乡贷款占有量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消费差距的时间序列图来反映F D和R C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数学模型对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F D和R C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解决或者有效应对我国金融非均衡性发展问题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为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找到一个有力又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莹
本文基于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面板数据,在对其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就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短期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会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在长期中电子商务发展对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轻微促进作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
消费差距 电子商务 数字经济 西部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小克 李小平
基于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收入、消费的基尼系数纳入研究框架,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倒"U"型,并处于其下行区域,即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差距的作用是递减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处于"U"型曲线的上行区,即城乡收入差距的上升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角度看,现阶段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不同类别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艺文 杜林丰
本文选取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不同地区和消费类型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并且这种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和消费类型异质性。具体来说,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的作用在中部省份和基础性消费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显著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换句话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江涛 王泳茹
文章利用1985~2011年数据,建立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负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是居民消费需求的格兰杰原因,从而说明回归方程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因此,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免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格兰杰因果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