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2)
2023(13143)
2022(11341)
2021(10242)
2020(9054)
2019(20660)
2018(20441)
2017(38090)
2016(21112)
2015(24314)
2014(24351)
2013(24555)
2012(23393)
2011(21304)
2010(21737)
2009(20219)
2008(20867)
2007(19167)
2006(16802)
2005(15111)
作者
(68344)
(57051)
(56866)
(54105)
(36496)
(27383)
(25956)
(22304)
(21727)
(20663)
(19582)
(19465)
(18521)
(18433)
(18319)
(17727)
(17550)
(16990)
(16732)
(16538)
(14450)
(14398)
(14342)
(13136)
(12999)
(12863)
(12755)
(12752)
(11889)
(11670)
学科
(92157)
经济(92052)
管理(60659)
(59746)
(49078)
企业(49078)
方法(41665)
数学(35468)
数学方法(34887)
(25198)
中国(23495)
(23235)
(20864)
业经(20325)
地方(18671)
技术(17897)
(16969)
农业(16956)
(15977)
贸易(15965)
理论(15825)
(15475)
(15419)
(13759)
银行(13696)
(13633)
金融(13628)
环境(13274)
(13033)
产业(12656)
机构
大学(323819)
学院(320645)
(127333)
经济(124442)
管理(118334)
研究(116055)
理学(101204)
理学院(99927)
管理学(97629)
管理学院(97039)
中国(87024)
科学(76491)
(71778)
(63936)
(62551)
研究所(57200)
(56936)
中心(53233)
业大(52965)
(51028)
农业(50822)
北京(45783)
财经(44945)
(43492)
师范(42928)
(41337)
(40622)
(40139)
经济学(38731)
技术(37004)
基金
项目(212642)
科学(164308)
基金(151639)
研究(148679)
(136627)
国家(135198)
科学基金(112347)
社会(91124)
社会科(86302)
社会科学(86265)
(84032)
基金项目(79322)
自然(74992)
自然科(73127)
自然科学(73091)
自然科学基金(71754)
(71747)
教育(68325)
资助(63786)
编号(59359)
成果(49271)
重点(49153)
(46836)
(46404)
(43949)
课题(42183)
计划(41581)
创新(41155)
科研(41090)
教育部(38328)
期刊
(143072)
经济(143072)
研究(90292)
中国(68480)
学报(60916)
(57258)
科学(53499)
管理(44516)
(44397)
大学(44277)
学学(41564)
农业(39036)
教育(35395)
技术(30793)
(26035)
金融(26035)
业经(22187)
(22116)
财经(22070)
经济研究(22051)
(19187)
问题(18819)
图书(18590)
技术经济(18064)
(17717)
统计(17652)
科技(16797)
资源(16108)
(15844)
业大(15827)
共检索到487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逸昕  崔茂中  
借鉴资源承载力理论,在业内首次提出产业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进而探讨产业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在产业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如何选取评价指标,如何确定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并进行排序非常关键。将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加以综合应用,是比较科学和实用的解决对策。构建了产业资源综合承载力理论模型,并给出了产业资源承载力评估研究阶段的技术路线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红  张毅  张洋  周鹏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兴起,使得海岛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构建适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的修正层次分析法模型,以舟山市为例,测算了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文章得出结论舟山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为0.58,处于各城市的中上水平,土地综合承载力较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红  张毅  张洋  周鹏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兴起,使得海岛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构建适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的修正层次分析法模型,以舟山市为例,测算了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文章得出结论舟山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为0.58,处于各城市的中上水平,土地综合承载力较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慧  吕岩威  
本文采用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0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台湾、香港、澳门,下同)的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新疆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和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了我国各省市区资源承载力的水平状态以及所处的位次和层次,探讨了各省市区资源承载力区际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区间的资源承载力差别很大,东部经济发达的各省市资源承载力较高,显示出经济发展对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互补性明显,西部经济落后的各省市区资源承载力较差,显示出其对自然资源承载力依赖度较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温亮  游珍  林裕梅  王秀芬  陈金辉  
[目的]试图在保证区域各类用地合理配置、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对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多层次、多指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方法]以安徽省宁国市为研究试点,从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3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承载指数法建立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结果]揭示了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现状为"可载"状态,符合宁国市实际情况。[结论]认为应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工作切实有效地融入政府管理工作当中,需进一步开展资源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温亮  游珍  林裕梅  王秀芬  陈金辉  
[目的]试图在保证区域各类用地合理配置、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对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多层次、多指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方法]以安徽省宁国市为研究试点,从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3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承载指数法建立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结果]揭示了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现状为"可载"状态,符合宁国市实际情况。[结论]认为应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工作切实有效地融入政府管理工作当中,需进一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监测与评估技术的研发,职能部门需统筹建立动态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秀平  翁钢民  赵黎明  
旅游者心理承载力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与旅游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和行动上的感知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在对旅游者心理承载力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旅游者心理承载力的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在权重的确定上运用了改进层次分析法,并以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旅游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磊  贾磊  赵晓雪  付桂珍  黄敏  
从广义水环境承载力定义出发,建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和向量模法对武汉市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该定权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同时又引入熵值法对权重进行修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影响。该方法使评价指标的赋权达到主观与客观统一,对水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更加准确与合理。该方法构造简单,便于实现计算机编程,所以应用较为简单、方便。以武汉市为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利用向量模法对指标进行量化,结果表明武汉市2006~2010年水环境承载力逐年增大,由0.129 3增长到0.241 1,表明近些年武汉市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协调性较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光明  何强  
作为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相吻合的先进理念,生态承载力理论在发挥其实践指导作用时需要综合测度方法的支撑。目前该类方法可分为四个子类,即基于能量和物质转移的综合测度方法,面向复合层次结构指标的综合测度方法,指标体系测度方法和系统性建模测度方法。本文在论述这些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讨论它们在测度生态承载力状况方面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丹  吴凤平  
文章在对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内涵,建立区域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综合探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通过严格控制初始水权和初始排污权,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以及产业结构的双向优化,保障产业综合效益最大化,促进区域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求解的遗传算法,结合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佳骏  董锁成  李泽红  
中国水资源短缺,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运用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特定年份相关数据计算其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描述中国各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以此综合分析评价中国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不相匹配;西南省区水资源承载潜力相对较大;长江、珠江流域及东部沿海地区,已无水资源承载力优势;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如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超载严重,水资源承载力渐趋枯竭。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史宝娟  郑祖婷  
河北省存在着资源消耗强度大、污染物排放增加、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一系列与综合承载力相关的问题。通过构建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计算河北省综合承载能力和承压水平,发现河北省资源承载力和承压水平较低。河北省应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承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新刚  王双进  孙钰  
文章对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因子进行分析,构建系统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城市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因子之间仍存在着协同发展不均衡、互动关系不到位等问题,没有形成系统整体发展优势。土地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波动受自身变动冲击的影响最大,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承载力波动受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动冲击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波,邵波  
区域承载力是区域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本特点是把区域假定为一种封闭型地域,并从土地资源潜力所能提供给人类的食物蛋白质量的指标出发,来研究和测算区域人口承载力。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外界存在着密切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联系。从区域本身土地资源潜力来测算开放型区域的开发容量,作为在全球级或国家级层次上的一种研究,有一定的价值,但从指导城市这类集聚空间和某些特定区域开发角度上讲,作用不大,因为其结论往往难以解释当前城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祖婷  魏厦  
科学评价农业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农业资源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和构成,构建农业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河北省的实证分析,提出提高农业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