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5)
- 2023(16097)
- 2022(13379)
- 2021(12575)
- 2020(10240)
- 2019(23606)
- 2018(23132)
- 2017(44150)
- 2016(23843)
- 2015(26895)
- 2014(26857)
- 2013(26533)
- 2012(24095)
- 2011(21603)
- 2010(21236)
- 2009(19364)
- 2008(18600)
- 2007(15986)
- 2006(13917)
- 2005(12295)
- 学科
- 济(101002)
- 经济(100894)
- 管理(67051)
- 业(64236)
- 企(52298)
- 企业(52298)
- 方法(43528)
- 数学(37574)
- 数学方法(37235)
- 中国(30408)
- 农(27408)
- 业经(23909)
- 财(22934)
- 地方(20781)
- 学(19721)
- 贸(19474)
- 贸易(19459)
- 易(18961)
- 农业(18272)
- 制(17343)
- 技术(15741)
- 产业(15334)
- 环境(15286)
- 理论(15248)
- 和(15213)
- 银(14651)
- 银行(14615)
- 融(14027)
- 金融(14025)
- 行(14000)
- 机构
- 大学(339177)
- 学院(336285)
- 济(142585)
- 经济(139888)
- 管理(134879)
- 理学(117354)
- 研究(116357)
- 理学院(116093)
- 管理学(114354)
- 管理学院(113756)
- 中国(86236)
- 京(72711)
- 科学(69694)
- 财(61650)
- 所(56742)
- 研究所(52038)
- 中心(51516)
- 农(51040)
- 财经(50464)
- 业大(48037)
- 江(46646)
- 经(46187)
- 北京(46152)
- 范(44933)
- 师范(44577)
- 经济学(44118)
- 院(42568)
- 经济学院(39903)
- 农业(39812)
- 州(37894)
- 基金
- 项目(234946)
- 科学(186499)
- 研究(174744)
- 基金(172325)
- 家(149761)
- 国家(148563)
- 科学基金(128111)
- 社会(112811)
- 社会科(107047)
- 社会科学(107024)
- 基金项目(91389)
- 省(88950)
- 自然(81130)
- 自然科(79274)
- 自然科学(79258)
- 教育(78907)
- 自然科学基金(77846)
- 划(75378)
- 编号(70187)
- 资助(70042)
- 成果(56775)
- 部(52760)
- 重点(52440)
- 发(51097)
- 创(49028)
- 课题(48060)
- 国家社会(47381)
- 创新(45754)
- 教育部(45684)
- 人文(44443)
- 期刊
- 济(152396)
- 经济(152396)
- 研究(101935)
- 中国(62218)
- 学报(50580)
- 管理(49090)
- 科学(48254)
- 农(47283)
- 财(44252)
- 大学(38900)
- 教育(37299)
- 学学(36336)
- 农业(33317)
- 技术(27933)
- 融(26784)
- 金融(26784)
- 经济研究(25665)
- 业经(24699)
- 财经(24327)
- 经(20998)
- 问题(20460)
- 业(17745)
- 图书(17502)
- 技术经济(16237)
- 贸(16229)
- 科技(16161)
- 理论(15574)
- 世界(15497)
- 现代(15425)
- 商业(14440)
共检索到485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乐怡 曹信生 刘程军
从产业视角重构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投入—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产业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运用熵值法对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度量,在此基础上,运用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各个省份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格局演变,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索了国际贸易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质量存在发展不均衡,即在东西方向上存在较为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空间结构特征,在南北方向上存在"两端低中间高"的空间结构特征;通过增加出口、吸引外商投资、加强对外合作等路径可以有效提升当地的城镇化质量,但增加对外投资则会对城镇化质量提升产生负向影响。文章就城镇化质量提升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平 倪苹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曲折的城镇化进程给中国几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对以往研究进行了综述,建立了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及31个省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怡睿 黄煌 石培基
通过构建中国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在Arc GIS等相关软件的支持下,运用熵值法对2003—2013年中国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得出城镇化质量体系综合评价结果,并分析了中国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从城镇化质量动态变化来看,2003—2013年中国城镇化质量逐年升高,各区域增速明显,增长轨迹相似,但发展较不平衡,各地区差异较大。从城镇化质量空间格局来看,中国城镇化质量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城镇化质量分区具有显著的阶梯性。中国城镇化质量时空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衡量城镇化质量3个子系统发展速度不同,其中城市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质量对城镇化质量贡献作用较大,城乡统筹质量持续低迷,不增反降。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综合评价体系 时空演变 中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苏红键 朱保念 李善国
根据城镇化质量的内涵界定及相应指标体系的设计,将以往研究分为四类,并从评价对象、指标体系、赋权方法、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新型城镇化的相关要求,提出了未来开展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应达成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积极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衔接,加强市民化评价、生态环境效率评价以及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等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评价研究 进展 展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翟超颖 代木林
本文在明确中国城镇化质量含义的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城镇化质量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1990~2012年间,中国城镇化质量在波动中逐年上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相比之下,人口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拉动作用相对滞后。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作用是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层次分析法 财政政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加顺
本文基于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数据,从地理区域、行政级别与城市内部空间分布几个角度出发,研究中国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变动趋势,并从三个方面阐述未来城镇化道路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行政层级 城镇化 人口流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通屏 程胜 倪琳 钱佳
文章以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利用全国各省份城镇化和消费方面的相关数据,分析城镇化对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1978~2010年城镇化对最终消费率的提高影响不大。但在考虑城乡收入差距并把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的乘积作为一个独立变量的情况下,城镇化对最终消费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而且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差距的共同作用对消费率的影响为负。(2)城镇化与消费率反向变动的事实与钱纳里"标准模型"是一致的,在当今世界并非特例。而通过加快城镇化推动消费率提高仅仅是一种特例,只出现在特定阶段。文章认为,实施城镇化新政,必须改变传统的城镇化推进模式,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努力实现城镇化和扩大消费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城镇化 消费率 区域差异 消费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滨
选择城镇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和城镇化协调程度三个维度的34个指标,构建了我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0-2016年,我国城镇化质量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各省市在主要维度上发展水平不平衡;我国五大区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向东北部、中部、西南部和西北部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采用泰尔指数对城镇化质量区域差异进行空间分解发现,我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区域间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是我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内差异对这种空间格局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综合评价 区域空间差异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后凯 王业强 苏红键 郭叶波
本文在对城镇化质量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城市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和城乡协调程度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34个指标的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0年的系统数据,对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总的来看,评价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镇化质量状况。
关键词:
中国 城镇化质量 评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刚 陆贝贝
城镇化过程包括"物质"城镇化和"精神"城镇化两个层面。通过构建涵盖两个层面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中国城镇化质量,结果显示:2003—2013年间,中国城镇化质量总体不高,变动趋势呈现出"V"字型,拐点出现在2010年。其原因在于,2010年以前在城镇化进程中,主要强调"物质"城镇化而忽视了"精神"城镇化建设,导致二者的背离程度逐渐加大;之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文明的不断传播,"精神"城镇化呈加速发展态势,并逐渐缩小了与"物质"城镇化的差距。"物质"城镇化和"精神"城镇化未能同步发展是导致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为了不断地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在加强"物质"城镇化的同时,应大力推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卓贤
如果对我国城镇化水平、质量和潜力的判断缺乏坚实的数据分析基础,极有可能扭曲激励机制,使地方政府继"GDP竞赛"后形成新一轮"城镇化率竞赛"。本文从多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水平,发现我国城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城区比镇区具备更高集聚能力,就地城镇化成为城镇人口增长的重要源泉。基于1976—2014年城镇化率历史数据,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估算了我国城镇化率发展趋势,指出到2030年我国仍处在城镇化水平上升的较快通道;但考虑农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替代的"能量转化法"估算结果表明,城镇化的质量影响城镇化未来的潜力空间。为防止扭曲地方政府对城镇化速度的盲目追求,有必要采取完善城镇化考核指标、改革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菁菁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发展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相对于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明显滞后,并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城镇化过程中来自城乡社会的双重挑战,指出必须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大力推进和实施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同步并举、城乡互动的二元城镇化战略,同时针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社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 农村 一体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柏文 杨懿 李慧新
从城镇化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几乎一直在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古代的行政型城镇化道路和市镇化道路,到近代的商业城镇化道路,再到当代的乡镇工业小城镇化道路。在1000多年城镇化历史中,中国只有约138年的时间在学习西方的传统工业城镇化道路。从城镇化动力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推动城镇化依赖众多的产业,古代主要依赖手工业和商业,近代主要依赖商业和近代工业,现代主要依赖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国对城镇化动力产业的选择一向比较绿色环保。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产业的视角,以第三产业作为中国城镇化的动力产业将是未来中国特色城镇化的主要道路之一。
关键词:
中国 特色城镇化 动力产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水平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框架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城镇化要求商业网点不断扩充加密、服务分工更加细化、业态演进和技术创新步伐更快、产业聚集发展,从而为流通产业拓展空间提供条件。与城镇化进程相伴随,目前中国流通产业已经表现出城市商业持续繁荣发展、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外资企业战略调整步伐加快等新趋势和新特点。面对不断拓展和演化的流通发展新局面,中国流通产业未来应着力提高服务人文化和精准化水平,加快流通渠道向西延伸与下沉,积极开拓新业态和电子商务,倡导低碳商业和绿色消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文举
本文以1978~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空间,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Johansen协整检验法、Engle Granger误差修正理论和Granger因果分析法对中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有别于其短期关系、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变动均具有惯性等结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及其原因的探讨,提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识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二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有选择地引进、改造和吸收适宜先进技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城镇投资环境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