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2)
2023(17568)
2022(15004)
2021(14024)
2020(11627)
2019(26444)
2018(26105)
2017(49872)
2016(26833)
2015(29900)
2014(29619)
2013(29162)
2012(27012)
2011(24240)
2010(24506)
2009(22792)
2008(21266)
2007(18708)
2006(16569)
2005(14784)
作者
(75950)
(62694)
(62436)
(59100)
(39869)
(29915)
(28467)
(24410)
(24043)
(22463)
(21423)
(21057)
(19791)
(19706)
(19415)
(19310)
(18579)
(18463)
(17958)
(17824)
(15602)
(15352)
(15129)
(14346)
(14219)
(13914)
(13911)
(13827)
(12710)
(12376)
学科
(110999)
经济(110889)
管理(73999)
(72854)
(59552)
企业(59552)
方法(43891)
数学(37429)
数学方法(37004)
中国(36436)
(30769)
地方(30680)
(28411)
金融(28409)
(27289)
银行(27247)
业经(27024)
(26782)
(26327)
(22658)
(22004)
农业(20933)
(19648)
贸易(19630)
(18954)
理论(18342)
技术(17738)
环境(17552)
(17136)
财务(17061)
机构
学院(369163)
大学(367459)
(148756)
经济(145440)
管理(143951)
研究(126486)
理学(123524)
理学院(122142)
管理学(120031)
管理学院(119380)
中国(99592)
(80639)
科学(77264)
(68214)
(63002)
(58908)
中心(58870)
研究所(57115)
(54845)
财经(54011)
业大(53802)
北京(51674)
(50148)
师范(49680)
(49033)
(46219)
(45686)
农业(45685)
经济学(44657)
经济学院(40281)
基金
项目(250432)
科学(196715)
研究(186455)
基金(179216)
(155040)
国家(153668)
科学基金(132301)
社会(117018)
社会科(110949)
社会科学(110926)
(99038)
基金项目(95364)
教育(85087)
自然(84380)
(82813)
自然科(82392)
自然科学(82376)
自然科学基金(80859)
编号(77175)
资助(73184)
成果(62194)
(57435)
重点(56123)
(54253)
课题(53587)
(52707)
创新(49075)
国家社会(47461)
项目编号(47414)
科研(47182)
期刊
(168912)
经济(168912)
研究(112567)
中国(76477)
学报(55365)
(54469)
管理(53736)
科学(51951)
(50694)
(45359)
金融(45359)
教育(44374)
大学(42265)
学学(39556)
农业(37389)
技术(32422)
业经(29589)
经济研究(26788)
财经(25799)
(22177)
问题(22005)
图书(19618)
(18949)
理论(18249)
科技(17941)
技术经济(17525)
现代(17237)
商业(17226)
实践(16688)
(16688)
共检索到560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鄢丰霞  陈俊红  孙明德  黎东升  
本研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北京板栗产业融合5种发展路径及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显示,北京板栗融合存在着科技推广普及率不高、加工技术落后、物流业发展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和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今后应强化板栗科技推广、提高板栗深加工技术、完善板栗物流体系、健全板栗市场体系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促进北京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均  陈俊  王乐乐  曹庆昌  
对北京市板栗产业的生产、布局、加工、销售、废弃物利用、科技水平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板栗种植规模较大,优势区域布局明显,但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废弃物利用率及优良品种采用率不高等问题制约产业发展。为充分发挥板栗对北京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应采取措施实现栗林的适度集中经营,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板栗产业开发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瑞波  兰彦平  周连第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北京市五种板栗产业循环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为北京市板栗产业循环农业模式的选择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琪延  徐玲  
本文采用RAS法编制2010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并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分析产业关联性揭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结果表明,北京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关联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关联方式主要为后向关联;旅游业具有向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但实际融合的主动性不足;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拉动力大于推动力;三个行业部门中,旅游业与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的关联程度相对高。根据结论,提出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耀光  吴雁军  
本文通过应用产业完全消耗系数、诱发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并对各产业部门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同时存在个别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等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世刚  
低碳经济下发展新能源是北京市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创新实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产业创新能力、市场发展能力、产业战略能力和产业环境建设等四个维度构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创新模式、太阳能和风能的龙头带动模式、地热能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以及生物质能的产学研联盟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世刚  
低碳经济下发展新能源是北京市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创新实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产业创新能力、市场发展能力、产业战略能力和产业环境建设等四个维度构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创新模式、太阳能和风能的龙头带动模式、地热能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以及生物质能的产学研联盟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融合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引导未来发展。以北京市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业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农业产业融合的关键要素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性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阶段的划分,"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处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成长阶段并逐年推进,已经进入成长阶段的后期,产业融合行为表现优于产业融合效果表现。农业在与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且在壮大农业、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方面成效明显,但在农业服务业发展、农业增效、农业新业态培育等具体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今后应该加强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引导,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生产率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籽种农业及其他农业新业态。研究表明,该农业产业融合评价体系可作为考量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成效的重要工具,对有关部门制定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融合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引导未来发展。以北京市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业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农业产业融合的关键要素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性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依据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阶段的划分,"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处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成长阶段并逐年推进,已经进入成长阶段的后期,产业融合行为表现优于产业融合效果表现。农业在与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淑艳  
当前建设世界城市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北京市向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迈进提供了机遇,文化创意产业对世界城市产业中心建设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国际化程度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北京二、三产业融合"课题组  苏辉  
随着北京工业高端化以及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壮大,北京二、三产业融合趋势日益显现。二、三产业间通过企业内部融合、产业链融合等方式,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共同发展。本文从北京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定性、定量方式,对二、三产业融合情况进行界定与分析,深层次反映北京产业结构现状,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芸  陈俊红  陈慈  
提出以农业为依托,以产业链延长、农业多功能拓展、农民增收为核心要素农业产业融合概念,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含三个层次的农业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农村产业融合进程及成效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北京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已经进入成长阶段,发展成果惠及农民,并提出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通过建立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采用北京市2010-2016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每个动力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确是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其中,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是最重要的动因,而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推动作用有待提高。最后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路径:应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规划、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创产业链来推动北京文创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法林  张岳军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革新和政府管制放松而出现的一种产业创新方式。传统的旅行社产业在技术环境和内部优化升级的影响下,也产生了跨界融合的发展迹象。文章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明确了旅行社产业融合的概念,分析了当前旅行社产业融合的动因,探讨了产业融合对旅游社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并结合旅行社产业融合中的障碍因素,提出推进旅行社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飒  王强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政策倾斜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快速发展。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的实证分析方法,针对北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从管理能力、生产能力、需求能力和智力能力等4个方面建立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测算得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检验分析和政策梳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