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9)
- 2023(14324)
- 2022(12324)
- 2021(11531)
- 2020(9602)
- 2019(22274)
- 2018(21828)
- 2017(42855)
- 2016(22812)
- 2015(25453)
- 2014(25181)
- 2013(24997)
- 2012(22843)
- 2011(20375)
- 2010(20522)
- 2009(18840)
- 2008(17285)
- 2007(15038)
- 2006(13083)
- 2005(11377)
- 学科
- 济(93002)
- 经济(92916)
- 管理(63423)
- 业(63201)
- 企(52843)
- 企业(52843)
- 方法(41431)
- 数学(36064)
- 数学方法(35670)
- 中国(28634)
- 融(27082)
- 金融(27079)
- 银(25296)
- 银行(25256)
- 农(24832)
- 行(24346)
- 财(23772)
- 地方(23550)
- 业经(22466)
- 制(19817)
- 学(18638)
- 农业(16889)
- 贸(16224)
- 贸易(16209)
- 务(15868)
- 财务(15806)
- 财务管理(15783)
- 易(15694)
- 理论(15582)
- 企业财务(15026)
- 机构
- 大学(313776)
- 学院(313606)
- 济(126917)
- 管理(126368)
- 经济(124115)
- 理学(110223)
- 理学院(109031)
- 管理学(107253)
- 管理学院(106706)
- 研究(102969)
- 中国(80897)
- 京(66141)
- 科学(63403)
- 财(57166)
- 所(50282)
- 中心(48500)
- 农(48377)
- 财经(46650)
- 业大(46185)
- 研究所(46083)
- 江(44217)
- 经(42363)
- 北京(41507)
- 范(40913)
- 师范(40525)
- 经济学(38666)
- 院(37983)
- 农业(37782)
- 州(36937)
- 经济学院(35201)
- 基金
- 项目(220743)
- 科学(173763)
- 研究(162561)
- 基金(160054)
- 家(138543)
- 国家(137380)
- 科学基金(118969)
- 社会(102364)
- 社会科(97232)
- 社会科学(97208)
- 省(86825)
- 基金项目(86215)
- 自然(77111)
- 自然科(75301)
- 自然科学(75288)
- 自然科学基金(73943)
- 教育(73356)
- 划(72246)
- 编号(66305)
- 资助(65500)
- 成果(52438)
- 重点(49135)
- 部(48121)
- 发(48035)
- 创(46374)
- 课题(45192)
- 创新(43216)
- 国家社会(41925)
- 科研(41875)
- 教育部(41501)
- 期刊
- 济(134427)
- 经济(134427)
- 研究(92996)
- 中国(56504)
- 学报(47308)
- 管理(44978)
- 科学(44413)
- 农(43310)
- 财(42235)
- 融(38233)
- 金融(38233)
- 大学(36037)
- 学学(33947)
- 教育(32092)
- 农业(29720)
- 技术(26703)
- 业经(22883)
- 财经(22096)
- 经济研究(21963)
- 经(18964)
- 问题(17815)
- 图书(16304)
- 理论(15918)
- 科技(15349)
- 业(15035)
- 技术经济(15019)
- 实践(14629)
- 践(14629)
- 现代(14517)
- 商业(14065)
共检索到452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福象 马健 程志宏
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以上海市六大支柱产业为例并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计量检验,结果支持了这一基本判断。本文研究还发现,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嵌入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并最终在产业结构转换值、就业结构转换值、经济效益转换值、摩尔结构转换值以及结构熵指数等方面有所反映。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产业升级 摩尔指数 结构熵指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智 万建香
选取上海市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互联网+"与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化指数与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综合得分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彼此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表明,虽然上海市在"两化融合"中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推动作用,但是"互联网+"发展水平仅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上海市的信息化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互联网+"应用还未深入工业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升级中。
关键词:
两化融合 “互联网+” 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九领 朱昱成 李幸欣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率先探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引入税收规模、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协调系数等指标,对上海三次产业、三次产业税收占比较大的行业和创新驱动型新兴行业进行测算分析,并结合"十二五"期间的税收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从税收收入结构的变化反观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成效,分析税收政策对上海产业结构的促进,探寻当前产业、行业结构中税收政策缺位因素,为促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出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九领 朱昱成 李幸欣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率先探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引入税收规模、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协调系数等指标,对上海三次产业、三次产业税收占比较大的行业和创新驱动型新兴行业进行测算分析,并结合"十二五"期间的税收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从税收收入结构的变化反观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成效,分析税收政策对上海产业结构的促进,探寻当前产业、行业结构中税收政策缺位因素,为促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出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光灿
利用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居住的空间分异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区呈现产业结构主导人口结构的特征,远郊区呈现人口结构主导产业结构的特征,近郊区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住房的可得性。当一个区域住房可得性较高,则容易成为外来人口的集聚区,并形成外来人口主导产业发展的特征。因此,住房政策、居住管理可以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从而起到调控大城市人口流动的作用。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居住空间 产业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纪鹏 刘少湃 丁烨
从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旅游业高附加值行业比重两个方面界定了都市旅游产业结构的内涵。依据经典产业经济学理论,从外部都市经济系统和内部都市旅游系统入手,构建了包括10个影响因素的都市旅游产业结构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上海市的相关数据(1999-2013年),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定量揭示了都市旅游产业结构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一元回归下,都市产业政策、都市发展环境、都市区位条件、都市科技进步和旅游需求总量为正向影响因素;在多元回归下,都市产业政策、都市发展环境、旅游人力资源为正向影响因素,都市科技进步和旅游投资总额为负向影响因素。基于此,认为提升正向因素、改善旅游投资结构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婷莉
针对普通学校资源教室专业资源和专业支持不足的问题,上海围绕特殊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需求,以“专业资源中心、专业融合空间、专业支持平台”为发展导向,对资源教室的资源配置、环境创设、多元支持等进行研究和探索,促进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融合发展,构建了资源教室赋能融合教育迈向优质发展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
融合教育 资源教室 专业资源 服务与支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尚勇敏 曾刚
尝试理清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转型与用地结构转型内涵,提出其转型效率的函数表达,分析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改进的动态变化度及偏离系数,对上海市宝山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宝山区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变化度逐渐增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动态度分别由1996年的2.48%和5.36%上升至2012年的4.75%和5.51%,用地结构动态度由11.16%上升至13.53%;(2)宝山区三次产业结构总体趋于优化,但产业内部并未优化,仍以重化工业和传统服务业为主导;(3)宝山区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并处于加剧的状态。老工业区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改进的动态变化度及偏离系数方法为老工业区产业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卫东
金融集聚形成的网络结构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同时受益。金融发展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笔者以上海相关指标占全国数据的比重分析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的动态发展情况以及对上海金融机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和金融体系提高储蓄方面的作用进行量化,并研究它们对上海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得出上海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
金融集聚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上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燕 胡平
会展活动尤其是专业性的会展活动通常与产业集群紧密相连。当今世界,以产业集群为驱动力的专业会展日益繁荣,文章通过分析会展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耦合机理,并以上海为例作实证研究,深入思考如何强化会展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性耦合关系。
关键词:
会展业 产业集群 耦合 上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将 杨芹芹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基于区域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经典理论和作用机制,利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进行实证研究,探索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体系、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金融相关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单元媛 罗威
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技术融合引发产业融合,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产业融合。本研究以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为例,利用专利系数法对中国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度进行了测算;运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分析了技术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关系,得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技术融合度处于中等融合程度、技术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大影响的结论。因此,政府应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还应放松管制,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技术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相雪梅 赵炳新
产业关联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无形资源,本文把产业关联从经济空间拓展到地理空间,基于产业网络核结构,研究了核心产业群的空间分布,提出了产业网络核的空间效应概念,并设计了衡量这一效应的指标体系。实例分析验证了这一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了产业政策制定的新视角,利于产业升级及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顾海峰
产业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而金融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核心支持机制。本文在金融发展视角下,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金融支持机理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选取上海市作为区域样本,分别从间接金融层面与直接金融层面,系统性地提出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高级化 金融支持 机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金光 欧阳玲 段中元
本文选取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和建筑业与地方财政收入相关的24个序列,利用TRAMO/SEATS方法对"营改增"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短期来看有限,"营改增"对通讯业和建筑业的改革红利预期较低,说明本轮较窄范围内的试点改革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还未充分显现。最后,以分析结论为基础,就今后"营改增"的实施路径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