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0)
- 2023(11596)
- 2022(9666)
- 2021(8831)
- 2020(7163)
- 2019(16003)
- 2018(15101)
- 2017(29519)
- 2016(15711)
- 2015(17032)
- 2014(16661)
- 2013(16285)
- 2012(14986)
- 2011(13558)
- 2010(13824)
- 2009(12992)
- 2008(11934)
- 2007(10637)
- 2006(9622)
- 2005(8478)
- 学科
- 济(64295)
- 经济(64223)
- 业(48513)
- 管理(46695)
- 企(39544)
- 企业(39544)
- 融(26248)
- 金融(26248)
- 方法(25384)
- 银(24354)
- 银行(24316)
- 行(23571)
- 中国(22878)
- 数学(22194)
- 数学方法(21945)
- 农(20186)
- 财(18136)
- 业经(17320)
- 地方(16670)
- 制(16088)
- 贸(13908)
- 贸易(13895)
- 农业(13732)
- 易(13581)
- 产业(12976)
- 务(11644)
- 财务(11618)
- 财务管理(11603)
- 技术(11421)
- 中国金融(11271)
- 机构
- 学院(220956)
- 大学(216741)
- 济(96786)
- 经济(94965)
- 管理(86647)
- 理学(75209)
- 理学院(74491)
- 研究(74439)
- 管理学(73363)
- 管理学院(72989)
- 中国(62676)
- 科学(44589)
- 财(44428)
- 京(43792)
- 农(41822)
- 所(37018)
- 中心(36386)
- 财经(35167)
- 业大(34707)
- 研究所(33778)
- 农业(33053)
- 江(32755)
- 经(31999)
- 经济学(30116)
- 经济学院(27481)
- 北京(27030)
- 院(26722)
- 州(26495)
- 财经大学(26227)
- 范(25645)
- 基金
- 项目(151143)
- 科学(119646)
- 基金(110706)
- 研究(107884)
- 家(97516)
- 国家(96703)
- 科学基金(83104)
- 社会(71035)
- 社会科(67768)
- 社会科学(67751)
- 省(60484)
- 基金项目(58534)
- 自然(53669)
- 自然科(52471)
- 自然科学(52455)
- 自然科学基金(51559)
- 划(50208)
- 教育(47854)
- 资助(44620)
- 编号(41810)
- 发(34508)
- 重点(34185)
- 创(33112)
- 部(32712)
- 成果(32487)
- 创新(30949)
- 国家社会(29799)
- 课题(29253)
- 科研(28816)
- 教育部(27973)
共检索到327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刃刚 李玉红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属于同一产业的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近20多年的实践表明,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产业之间的传统边界日趋模糊,这种现象对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组织政策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产业组织政策是以产业边界既定为基本假设前提的,产业融合现象改变这一假设前提,对产业组织政策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产业融合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动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动或迟或早需要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技术革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改变。产业融合作为20世纪末出现的特有现象,对产业组织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产生了积极变化。但就产业融合的本质来看,其实它早已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变化中开始孕育。作为具有某种必然性趋势,政府顺应了这一潮流,并营造了有利于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卫峰 李尚蓉 王艺宁
有效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2012-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技术、数字应用技术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并探讨产业政策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数字基础技术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应用技术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呈倒U型影响,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正向调节数字基础技术、数字应用技术对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影响;随着调节变量增大,倒U型曲线拐点向右偏移,同时,曲线逐渐平缓;数字基础技术、数字应用技术驱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效果在我国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宇飞
互联网与金融的产业间相互交融、渗透,形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新业态。文章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互联网金融产业模式进行重新解构,从现行金融体制、技术障碍与信任危机、传统与创新链接体系、监管效果与法律供给等角度剖析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政策大环境,以产业融合的语境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探求相应的政策应对出路。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互联网金融 发展困境 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宇飞
互联网与金融的产业间相互交融、渗透,形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新业态。文章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互联网金融产业模式进行重新解构,从现行金融体制、技术障碍与信任危机、传统与创新链接体系、监管效果与法律供给等角度剖析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政策大环境,以产业融合的语境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探求相应的政策应对出路。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互联网金融 发展困境 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于喆 周振 石昱馨
目前,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行业经济发展形势步入"两强两稳"新阶段,企业呈现出向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集聚的新特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突破。同时,须高度重视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打着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旗号的概念炒作、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新老问题。建议围绕突出问题精准发力,依靠体制改革形成制度比较优势,顺应技术演化趋势形成技术创新推动力,以合力降低军民融合的交易成本、破除军民融合的体制障碍、激发军民融合的内生活力,推动军工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关键词:
军民融合 贸易摩擦 “民参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廖青虎 孙钰 陈通
政策效力测量中存在忽视政策叠加效应、融合度难以衡量、缺乏政策影响力研究的问题。在构建政策效力的"两阶段+三维度"测量系统、引入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度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政策内容效力测量模型和考虑政策执行滞后效应的政策影响力测量模型,并以天津市2006-2018年38项政策文本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天津市促进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数量与政策内容总效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政策内容平均效力水平比较低;其次,天津市促进城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政策力度较高,政策系统性较强,但是政策目标缺乏量化,致使政策内容平均效力很难有效提升;最后,政策影响力方面,激励型政策、强制型政策对促进天津市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激励性政策工具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强制型,且这两类政策发挥影响效力的时间滞后期为两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彬 刘光阳
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刚性约束下,我国产业结构进入有序优化调整阶段。大规模产业分工逐渐模糊甚至消失,各产业边缘逐步滋生出新的经济业态和形态,并成为产业链条上新的增长点。产业融合从服务业开始,逐步渗透到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中,最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近年来,产业边缘融合现象逐步引起学界的注意,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付凌晖从产业融合后经济结构高级化角度出发,研究经济结构调整的相关衡量标准和指标,在实证分析产业融合与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联系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益琳 张新 李玲玲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如何驱动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亟待探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系统要素及其因果关系出发,阐释"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和政策干预分析。研究表明:"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实施产业、科技和财政政策有助于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及产业结构发展,但盲目提升政策强度会导致其边际效益减弱;不同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科技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最为明显。"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效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应根据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形成适度、持续和异质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益琳 张新 李玲玲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如何驱动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亟待探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系统要素及其因果关系出发,阐释"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和政策干预分析。研究表明:"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实施产业、科技和财政政策有助于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及产业结构发展,但盲目提升政策强度会导致其边际效益减弱;不同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科技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最为明显。"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效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应根据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形成适度、持续和异质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卢永妮 林啸轩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其良性发展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由中央财政牵头吸收工商资本专设六次产业化支援基金,并以此为依托又设立子基金,鼓励商品、技术、模式创新。另外,日本政策金融公库对农村产业融合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提供大额化、长期化的资金支持,以夯实硬件基础。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良好,其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中文 韩茹
军民融合发展可以在推动国防建设的同时,有效提升经济实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军民融合发展及其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实践,为我国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我国应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超前部署军民融合战略和体系,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产业层面进一步加强军民产业标准管理,打造高品质军民融合型产业链,重点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在企业层面加强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深化军民研发合作共享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俏 贾春帅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而探讨以合作社为载体的农村内生性产业融合模式,对于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合作社带动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梳理发现,合作社依次经历了初期起步及产业破壁阶段、快速发展与农业产业化阶段、发展壮大与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阶段。在具体实践中,农业多功能开发、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经济良性循环、跨界经营等需求都对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现实动力,合作社也展现出了资源整合、社会服务和公信力增强等优势,并探索形成了农业内部技术融合、纵向一体化经营融合、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针对目前合作社所面临的规模小、资金少、创意不足等问题,建议从鼓励合作社向综合和联合方向发展、改善合作社融资渠道、挖掘当地特色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产业融合 合作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静 曾剑秋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我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诉求,但从目前试点城市的发展看,成熟的可推广模式并未形成,三网融合推动举步维艰。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我国三网融合产业政策和监管模式的不成熟。本文提出三网融合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布局,立足民生,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因时、因地进行调整;三网融合监管需要机制创新,进行融合监管,利用许可证制度变更、内容分级管理等方式,打破原有的部门利益链条,解决资源控制、利益归属和分配之间的关系。解决三网融合产业政策与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才能形成一个良好有序、合作竞争的三网融合产业格局。
关键词:
三网融合 产业政策 监管体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凌江 夏杰长
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问题对于"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和政策选择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 动力机制 路径 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