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8)
2023(14790)
2022(12081)
2021(11045)
2020(9153)
2019(20500)
2018(20180)
2017(38800)
2016(20732)
2015(22863)
2014(22918)
2013(22914)
2012(21229)
2011(19143)
2010(19963)
2009(19128)
2008(18604)
2007(16956)
2006(15552)
2005(14530)
作者
(58478)
(49043)
(48507)
(45997)
(30908)
(23415)
(22109)
(18872)
(18774)
(17588)
(16692)
(16323)
(15854)
(15531)
(15389)
(14921)
(14337)
(14094)
(14035)
(14032)
(12425)
(12083)
(11907)
(11405)
(11032)
(10981)
(10969)
(10914)
(9892)
(9654)
学科
(99950)
经济(99832)
(92712)
(74602)
企业(74602)
管理(68280)
(47728)
业经(34725)
方法(33849)
中国(32917)
农业(32066)
(28643)
(27246)
金融(27246)
地方(26677)
(25782)
银行(25766)
(25603)
数学(25280)
数学方法(25147)
(25102)
技术(20233)
(19645)
财务(19620)
财务管理(19595)
(19006)
企业财务(18621)
(17740)
贸易(17721)
(17225)
机构
学院(302236)
大学(291567)
(138240)
经济(135726)
管理(120432)
研究(102542)
理学(102004)
理学院(101035)
管理学(99959)
管理学院(99371)
中国(86814)
(64361)
(61297)
(59293)
科学(56492)
(51020)
财经(49267)
(49092)
中心(48284)
研究所(45230)
农业(44791)
(44478)
业大(43872)
经济学(41548)
北京(38954)
(38828)
经济学院(37434)
(37074)
师范(36738)
(36153)
基金
项目(187972)
科学(150702)
研究(145257)
基金(135950)
(115457)
国家(114245)
科学基金(100114)
社会(96217)
社会科(91151)
社会科学(91130)
(76924)
基金项目(71855)
教育(63882)
(61067)
自然(59935)
编号(59769)
自然科(58547)
自然科学(58536)
自然科学基金(57578)
资助(54009)
(47544)
成果(47109)
(42795)
重点(41823)
(41714)
(41184)
课题(41171)
国家社会(39806)
发展(39747)
创新(39156)
期刊
(170635)
经济(170635)
研究(95559)
中国(68212)
(61553)
(51020)
管理(48901)
(44875)
金融(44875)
农业(40885)
科学(39794)
学报(37508)
业经(34278)
大学(30816)
教育(29894)
学学(29425)
技术(28546)
经济研究(25187)
财经(25090)
问题(22811)
(21861)
(21587)
技术经济(18007)
世界(17187)
农村(16088)
(16088)
商业(16035)
(15725)
经济问题(15613)
现代(15579)
共检索到486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灿  刘明辉  
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下,产业融合不畅会导致产业间关联效应发挥受限和农产品"供需反馈"机制瓦解,这是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从国际和我国省际的产业融合指数测度结果来看,我国工农产业融合指数相对较高,包括机械、化肥等中间投入品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农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推手,而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度偏低,但服务业中间投入品产出弹性提升较快,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动能。因此,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满足社会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关键,现阶段农业发展需以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与国际竞争力为导向,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灿  刘明辉  
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下,产业融合不畅会导致产业间关联效应发挥受限和农产品“供需反馈”机制瓦解,这是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从国际和我国省际的产业融合指数测度结果来看,我国工农产业融合指数相对较高,包括机械、化肥等中间投入品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农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推手,而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度偏低,但服务业中间投入品产出弹性提升较快,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动能。因此,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满足社会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关键,现阶段农业发展需以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与国际竞争力为导向,以工业与服务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以生产要素融合及发展理念契合等为路径,以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纽带,寻求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突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离不开农村电商的创新发展;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又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对农村电商发展提出的金融新需求,农村金融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联动机制,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和"三农"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针对当前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的痛点及新需求,重构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业态,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最后指出优化农村电商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联动机制的具体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离不开农村电商的创新发展;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又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对农村电商发展提出的金融新需求,农村金融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联动机制,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和"三农"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针对当前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的痛点及新需求,重构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业态,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最后指出优化农村电商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联动机制的具体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威  马子健  谭茂鑫  
在梳理界定军民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供给要素4个层面及体制机制分析军民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针对高端创新人才紧缺、国土资源配置和空间结构布局尚需完善、资本投入难以满足需求、技术创新能力不能足等问题,提出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奇芳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情况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如今我国农产品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以及基于供给侧改革下农产品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忠艳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产品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产品电商物流的主体因素、技术因素、硬件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是农产品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农产品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的侧重点,即提高信息技术处理水平、注重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联动、提高农产品电商物流人员的管理水平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小勤  汪娟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是通过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来转变农产品供给结构,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关键是要调整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须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但是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发现,与OECD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生产中服务业要素投入严重不足,农业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不足的问题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并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瓶颈。农业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潜在需求巨大,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促进作用很小。因此当前改革的关键是通过农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小勤  汪娟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是通过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来转变农产品供给结构,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关键是要调整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须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但是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发现,与OECD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生产中服务业要素投入严重不足,农业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不足的问题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并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瓶颈。农业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潜在需求巨大,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促进作用很小。因此当前改革的关键是通过农地制度及农业合作组织改革,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将农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巨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才能促进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万里  
本文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研究如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利用我国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存在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化水平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丰富了农产品流通途径,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万里  
本文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研究如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利用我国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存在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化水平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丰富了农产品流通途径,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果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而建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机制,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果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而建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机制,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玲燕  
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农业生产端为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应尽快将标准化产销模式落到实处,依托区域特优农产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并以此作为契合点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本文针对河南省的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伟仁  张平  赵德海  
农产品流通产业良性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能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效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尚不能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面临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流通模式单一、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控不到位等困境,应通过加强农产品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农产品全产业链整合、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追溯体系等措施走出农产品流通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